节节麦-簇毛麦属间杂种的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

来源 :遗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anl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远缘杂交,结合杂种幼胚离体培养,获得了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2n=14,DD)和簇毛麦(Dasypyrum villosum,2n=14,VV)的属间杂种F1.对杂种F1花粉母细胞减数(PMC)分裂中期Ⅰ(MI)染色体配对行为进行观察发现,'节节麦×簇毛麦'杂种F1平均每PMC有1.25个棒状二价体,染色体的平均构型为2n=14=11.49 Ⅰ+1.25Ⅱ(Xta=1.25),大部分被观察的细胞出现1~5个二价体,表明节节麦D染色体与簇毛麦V染色体间具有
其他文献
利用野生型的发根农杆菌K599对属于不同科属的大豆、黄瓜和凤仙花进行活体感染实验,结果表明,发根农杆菌K599可使切割后的大豆、黄瓜和凤仙花子叶形成不定根,生根频率分别为1
ADAM33基因定位于20号染色体短臂20p13,属于ADAM基因超家族.ADAM基因超家族编码的蛋白质具有金属蛋白酶活性,这种活性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在不同人群中的病例-对照及家系研
高等植物细胞核与线粒体之间的互作机理一直是发育生物学的研究热点,而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现象的发现,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材料.以红莲型细胞质雄
以已公布的黑麦胞质核糖体蛋白基因ScRPS7的cDNA序列为信息探针,在中国华大水稻基因组数据库中搜索与之高度同源的基因组重叠群.采用计算机拼接和RT-PCR方法克隆了水稻胞质核
为研究采用PCR-SSP技术,建立可靠的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2,3,4,5,6系统的同步基因分型方法,并以所建立的方法研究血小板抗原.设计合成18条序列特异性引物,探索最佳退火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