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山水诗中的佛学理念与成因探析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王维,人称“诗佛”。他一生笃志信佛,因此在他的山水诗中透露着浓厚的佛教色彩,其中的空寂、幽静的境界犹如一幅静谧的画卷一般让人宁静、遐想。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佛理;空寂;幽静
  王维的山水诗大多都是用白描手法来写的,让人在平淡的诗句中找到厚重的人生感悟,并且还能感受到王维的心境,他那种忘却尘世喧嚣,淡泊名利的思想。王维接受了佛家“空”的理念,用“空”的理念来消除心中的不安和郁闷,他对自己的仕途已经心灰意冷,所以把目光转向了大自然,想借助自然的美景排解自己心中的苦闷,借助安静祥和的自然景观平复自己的情绪,达到“忘我”“空寂”的境界。读了他的山水诗后,自己仿佛置身于寂静的森林中,心情是那么的平和。
  一、山水诗内容上的“空寂”境界
  王维的山水之中很多是表现“空寂清幽”的境界的,如《鹿柴》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山中是安静的,但也不是死寂,后两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写到,一缕阳光安静祥和的照在青苔上,是那么的安静却又充满生机,诗人在这其中找到了解脱和快乐。其实“空山”就如佛家所说“万事皆空”这一道理,在这样的安静祥和的境界中,只有把一切杂念抛开才能与自然融合。一些都是不存在的,没有了欲望才能达到真正的解脱。在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借助空寂的景象让思想解脱。
  王维写了很多静谧的自然环境,在其中心领神会,达到顿悟成佛的境界,他提出从空寂的环境中观察,认知客观世界,在静处品读历史和人生。我们在《鸟鸣涧》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心灵的空寂幽静,脱离世俗喧嚣,在安静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王维不仅思想上追求安静,行动上也是一样的,在安静的环境中冥想,思考人生,这也算是他的修行吧。空寂的环境,空寂的心灵,在纷纷绕绕的世界中找到真实的自我,放下一切杂念,只要心中有佛,哪里都是净土!
  二、山水诗创作手法中的佛理
  中国山水诗主要是围绕“形”和“意”两者的关系来发展的,寓情于景,以形达意,把景、情、意三方面结合起来。王维的诗是离不开这些因素的,他的诗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有声衬无声,以达到空寂清幽的境界。《竹里馆》中诗人用了琴声来衬托环境的幽静,表现出了深山没有人知道,只有明日会来光顾的极其清幽,空寂的境界。佛家的参悟讲求心领神会,在安静的环境中冥想才能参悟出道理。心灵与万物是相联系的,这就是王维在佛理的指导下达到了形与意的完美结合。
  佛家讲究的是“色即是空”只有当其大彻大悟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王维的山水诗在创作手法上就是向着这个方向靠拢的。在《鹿柴》中就是这样的,好似平淡的描写,其实早已超出了平淡。作者心境上的空寂,借助其他的东西表达出来了,他把主观的东西寄托在自然界的美好事物当中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佛学理念渗入的人生观念。
  王维的山水诗,在动静结合方面处理得很好,动静关系一直都是佛家所注重的问题。作者在诗歌创作中就十分注重这点,当他把这种思想注入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上时,所有的诗句就充满了佛学的色彩。在《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是动静结合的完美处理,作者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诗句中表达自己超然脱俗的境界,表达自己忘我,远离喧嚣的心志。不仅表达了心志,还让诗句透露出浓浓的佛家理念。
  三、王维山水诗“佛理”思想的成因
  (一)佛、儒、道并存的时代感召
  在盛唐时期,儒家学派依旧受到统治者的利用,并且在与佛家的融合方面有很好的趋势,虽然两者的思想有所矛盾但是还是逐渐的融为同一流。在张九龄执政时,他主张以儒家“用贤”的思想来继承官位,在这之中王维曾多次上书张九龄,告知自己的气节和思想。受到了張九龄的赏识,此后王维的思想比较激进,这对他思想观念有了很深的影响。但是之后张九龄被贬,王维的思想由此越来越消沉,更加的相信佛家的思想。虽然如此但王维还是继承了儒家的一些思想,比如“忠孝”的思想。他对母亲依然是守孝道的,对君王依然是忠心。这些可能是儒家在中国的影响很深了,所以即使接受了外来的思想依然不会忘记本有的东西。
  在唐代,道教社会地位显著提高。统治者扶植道教,利用道教维护统治者的封建统治。在初、盛唐时期,虽然与佛教有少数的冲突,但还是有很好的融会趋势,以至于现在人们常说:“佛道不分家。”在中国的佛教中往往可以看到道家的思想。道家与儒家本来就没有什么矛盾,在这一时期,又有良好的融合。王维生活在这个年代,思想上自然而然的就受到了道家的影响。王维生活在一个思想开放的年代,在这儒释道三家思想杂糅的时期,王维的思想观受到了三方面的影响,只是他特别偏爱于佛道,所以他在儒家和道家中寻找与与佛道相同的东西。在三家思想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这就是王维的人生选择,在闲适安静的环境中寻找最真实的人生。
  (二)王维理想追求的外化
  王维其实是在追求一个理想的境界,他以安静的境界、特殊的意象、佛家的思想来赞美一个自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可以摆脱所有的束缚,想怎样都可以,这样的理想追求在《终南别业》和《山居秋暝》中就有很好的表现。“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和“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其中的思想是一致的,他的理想就是想要留在此处,不管世界怎样改变都要留在这里,不管别人的看法自己想怎样就怎样。王维的理想遵从了佛家的“静心观景”的思想,在心中创造了一个自己的精神王国。佛家的思想让王维找到了解脱,其实佛家思想并不是消极的,他给王维的人生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他在官场上的失意并不是他的无能,只是没有在一个合适的时期恰逢自己的思想观。不能因为迎合多数人的口味改变自己的思想乃至人生观点。一个人生活并不是为了生存,也许是为了他人,为了一个信念,不论怎样都不要把现实的残酷变成苟且偷生,这样没有生活的价值。王维的山水诗歌就是他的精神世界,只要在自己的思想领域中不论去到哪里都可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用平常的心态创造出一个禅学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刘宁.王维孟浩然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俞陛云.诗境浅说[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吴钱宽.浅谈王维山水诗中禅意的风格[J].马鞍上市当涂县文化局,2000.
其他文献
基于地理信息的路由协议由于其高效性与可测量性广泛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但是基于地理信息的路由协议会因为环境因素或者其他地理因素而造成不可避免的路由空洞。本文提出
目次一、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制度创新的突出表现二、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制度创新的前瞻性三、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制度创新的正当性四、结束语高飞博士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集
期刊
摘 要:本文以FLIR公司的“Tau2 640红外机芯”为核心组件,利用红外探测器机芯实现红外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再用千兆以太网模块将探测器输出的图像数据转换为连续的、低延迟的IP数据包,最后经过PC机进行信号处理,通过以太网接口实现对电动聚焦镜头的控制最终得到高分辨清晰的红外温度图像,进而实现一个便携式的可用于实时控制的多功能红外热像组件。  关键词:红外热像仪;焦平面;千兆以太网模块  随着信
春天,江南的春天,空气中仍蕴含着一丝凉意.偶尔风吹来,仍然让人凉透心底,若是伴上春雨,会让你在冷气中倍受折磨,感觉天冷雨湿,感觉天寒地冻.这时,若是春日来临,春日的阳光便
期刊
摘 要: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重要途径在于构建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文章首先分析了在湖南城镇化进程中构建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意义,进而阐述了目标定位,最后从开放式招生制度、业绩互认与学分转换、劳动资格动态框架和职业护照制度等方面创新提出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对策  自国家层面到湖南省,从“十二五”期间到“十三五”开局之初,都无一例外的强调了要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
路遥是当代文学界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在陕西当代文学界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平凡的世界》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在《平凡的世界》里作者就用最为质朴无华、真切感人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一群平凡的人在那个不平凡的年代里所经历的不平凡的生活。  一、现实主义派的孙少安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双水村孙玉厚家的大儿子孙少安十三岁就开始操持家务和父亲一起担起家里的烂包光景,作为家中的长子孙少安承担起了家里的一切。
期刊
目次一、立法目的决定下的“第三人”二、《侵权责任法》“第三人”规范之解析三、《侵权责任法》第28条的解释论:官方与民间四、第28条是“第三人”规范一般性条款?五、比较
目次一、引论:问题、论域与方法二、罗马法如何界定错误之“重大”三、后世大陆法传统如何界定错误之“重大”四、如何解释我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五、结论一、引论:问题、
目次一、共同担保适用同一套法律规则的合理性证成二、《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共同保证规则的检讨三、《物权法》第176条的原意解读及与旧规定的衔接四、共同保证法律规则的
目次一、前罗马时期的姘居二、王政时期的姘居三、古典时期的姘居四、基督教皇帝时期和优士丁尼时期五、结论今天,婚姻已经不是唯一的组成家庭的方式,非婚同居是当前各国都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