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的堕落:福柯权利-知识视角下的《浮士德博士》

来源 :科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fjkjty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马洛是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大学才子”中最著名的一位。诗人乔治·皮尔把他尊为“缪斯女神的宠儿”,莎士比亚和本·琼生也称颂他为一流的剧作家。马洛最有名的作品是《浮士德博士》,其主题围绕着权利和知识展开。本文集中关注剧本中福柯权利-知识理论下的权利-知识不平衡性、权利-知识的生产过程以及追求权利-知识的结果以揭示浮士德博士的堕落。
  [关键词] 克里斯托弗·马洛 《浮士德博士》 权利-知识 堕落 浮士德
  
  克里斯托弗·馬洛(Christopher Marlowe, 1564—1593)是英国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大学才子”中最著名的一位。 他是莎士比亚之前最出色的剧作家,享有“英国戏剧之父”的美誉。马洛之无韵诗较之于莎士比亚虽稍逊其圆融成熟,却是英国戏剧史上坚实的一步,为英国戏剧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马洛短暂的一生共留下了六部剧本,《浮士德博士》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部。不同时代的许多评论家从各异的角度分析了这部作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本文作者站在前人的肩上,尝试从福柯权利-知识视角出发分析这部作品。
  这个剧本的主人公浮士德博士是一位知识渊博、受人敬重的学者。由于他无法忍受传统学科的限制, 转而学习魔法。为了获得无上的权力和无尽的知识,他把自己的灵魂出卖给魔鬼。该剧剧情以权利和知识为中心展开,这正好与福柯的权利-知识理论不谋而合。作者旨在通过分析权利-知识的不平衡性、权利-知识的生产以及权利-知识的效果,以揭示浮士德堕落的原因、 过程和后果。
  一、权利-知识的不平衡:浮士德堕落的原因
  福柯于1980年在《权利/知识》一书中提出了“权利-知识”这一概念,他将其定义为:权利关系与信息追求的结合体。对福柯来讲,哪里有权利-知识的不平衡, 哪里就有知识的产生。本节因此从权利-知识的不平衡性出发,分析浮士德堕落的原因:魔鬼的权利-知识的引诱是其外部原因;浮士德对权利-知识的渴求则是其内部原因。
  福柯的许多作品都阐释了人们获取信息和确立事实与“真理”的方法。他非常关注知识和话语的排他过程,并在《知识考古学》一书中指出:话语决定事实,而不是语言反映隐藏事实。区分真假就是排他过程重要的一步。在第二幕第一景中,浮士德与魔鬼签订了协约。在此之前墨菲斯托似乎表面上给出了一些善意的建议, 然而正是墨菲斯托许诺给浮士德的权利和知识引诱了后者。福柯在《权利/知识》中探讨了为了把某事物确立为事实, 其他同等有效的陈述被否定的过程。 为了使浮士德签订协约,墨菲斯托使用了各种手段, 他的话语便是谎言和真理结合的奇怪产物。当浮士德问及地狱所在何处时, 墨菲斯托坦白道:“在这些元素的中心,/ 亦即我等受尽折磨、万劫不复之处。 /地狱无范界, 也不囿于/ 某定点, 我等所在之处即地狱。”①(P46) 与签订合约相比其他同等有效的陈述如墨菲斯托对地狱本质的揭露由此而被否定。 不难看出马洛对墨菲斯托入木三分的性格刻画成为早期戏剧中魔鬼形象之典范的原因。
  福柯的兴趣并不在于“真理“的具体内容,而是那些使其成为真理的规则。他认为人们接受和传输真理的这一系列规则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是变动的。对浮士德来说,每门学科都毫无用处, 只有“这些魔法师的魔法/ 和魔法书, 神妙至极。”(P13)通过他的富有逻辑性的开场白,读者可以对其性格和动机附以小觑。而他在签约伊始直问墨菲斯托的问题正是他对知识渴求的证明。浮士德所觉察到的人类的必亡性就是一种主要知识(savoir),而其对权利-知识的渴求从应用的角度出发有两层涵义:同时体现了伊丽莎白时代的精神和人类的需要-这是一种知识方法(connaissance)。当谈到医学时,浮士德憧憬着本属于上帝的生死大权:“会使人永生不死,/ 或起死回生,/ 这种工作才值得敬重。”(P11)正是浮士德的越界和对知识的好奇导致了他对权利-知识的渴求, 也正是这种不平衡导致了他的堕落。
  二、权利-知识的生产:浮士德堕落的过程
  福柯集中讨论了知识生产过程中权利的必要性,并且认为“权利-知识”更能准确地表达两者之间的依赖关系。知识为权利的生产提供方法,它们之间互相生产,并处于同一循环过程中:权力产生和维持知识, 同时知识引起和扩大权利的效果。“权力制造知识(不仅仅是因为知识为权力服务,权力才鼓励知识;也不仅仅是因为知识有用,权力才使用知识);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 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 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规训与惩罚》,P29)浮士德频繁使用他的魔法,并取闹于人,如教皇,骑士和马商等。在此过程中他滥用自己来之不易的权利,终于从天才堕落为无赖。本节追索浮士德堕落的过程,这也正是权利-知识的生产过程:契约的签定是权利-知识的开始;对马商的恶作剧正是知识产生的权利的滥用;戏法变出海伦那一景则是知识产生权利之后权利再产生知识的循环;浮士德不顾上帝及其使者的劝阻则暗示了权利-知识的结束。
   福柯强烈反对“客观真理”这一概念, 并持有一种高度怀疑的相对主义倾向。福柯认为, 在世界之初原本没有真理。如果人们要追溯本元的纯净性和唯一性,他们将只会发现一些伪装成真理的碎片。这些假设的“真理”夹杂着欲望和冲突。浮士德从开场白到签订合约所经历的事都没有重大意义,甚至他因合约得到的魔法也既不真实又不长久,只不过是一时的幻象,正如他后来在第四幕第一景中向德国皇帝坦白道:“启禀皇上,这两位逝者早已成了尘土,微臣无法将它们的真正实体呈现在皇上眼前。”(P83) 因此在浮士德堕落之初,原本没有真理,有的只是墨菲斯托实施到浮士德身上的一种权利-知识的集合体。合约的签订可视作浮士德堕落的开始, 但也经历了多重限制,如上帝和善天使的劝告等。因此, 获知的主体和真理本身都是权利-知识关系的产物。
   当福柯说“知识产生权利,” 他并不是把知识置于权利所产生的效果的外部;相反,知识形成权利的内部结构,若缺之,权利效果的生产则成无本之木。在签约之后, 浮士德便忙于将其知识转换成权利。 他的堕落超越了人们的想象-他甚至乐于玩弄马商, 在马商被其欺诈而逃跑后, 他说道:“什么?人走了? 再会啦, 嘻!浮士德的腿又长出来啦, 我想这名马商花了力气换来一捆干草。 嗯!这种把戏让他多花四十块钱。”(P89) 尽管他并不拥有和占有权利-知识, 但是通过他这个载体, 知识产生了权利。在这些低俗喜剧场景中,权利效果和知识不可分割; 知识产生的权利效果更快速、更直接如浮士德将草变马和重接其腿。马商乐意购买浮士德的马,结果却因涉水而变成了草;而浮士德也正想从魔鬼处得到魔法知识,并自欺欺人地认为值得交易。这两者之间交相辉映,起到了戏仿的作用,预示着浮士德的权利-知识的短暂性和历史性。
  根据福柯的理论,权利产生欲望和利益,同时也产生知识和真理。如果权利总是压迫,总是否定,就不会有人去遵循它;而使得权利被接受和遵循的原因就在于它能改变和产生事物,它带来快乐、形成知识、产生话语。权利应该被视作一张覆盖全社会的多产的网络。权利确立真理和事实,同时也形成主体、实施规训。浮士德戏法变出的海伦在整个场景中一言未发, 而浮士德却因海伦的绝世美貌吟咏出本剧最美的诗行:“就是这张脸庞启动了千艘船舰/ 去焚毁高耸入云的特洛伊城楼/ 甜美的海伦, 给我一吻成永恒/ 她的香唇勾走了我的灵魂。瞧!灵魂出窍就在那!/ 来!海伦!来!再将灵魂还给我。/ 我要常驻此地/ 只因天堂就在两片香唇间,/ 凡不属于海伦的皆属渣滓。”(P98-9) 他对海伦的诗行来自于他生命即将结束之前的一段话,正是在此之后他才领会到合约的可怕性。这段话显示他重新获得了原来的雄辨之才和他对古希腊文学与思想的魅力之沉溺。福柯着重强调了产生不同类别知识的权利机制,这些从人们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加强了权利的实施。
  福柯声称在信息处理过程中权利运作已成事实,为了使某事物确立为事实, 就必须将其主体化, 并经过权威部门的彻底许可。他认为真实的陈述会在整个社会中循环, 这种陈述支持那些“常识性知识”;而那些被归为虚假的陈述就不会被再生产。浮士德的簽约和实施魔法权利有悖于上帝的旨意,因此这种权利-知识被上帝归为虚假, 并不允许其再生产。浮士德无视上帝使者的劝阻意味着他的权利-知识结束。
  三、权利-知识的效果:浮士德堕落的后果
  知识和权利结合,不仅仅体现真理的权威性,而且有权使它自身成为现实。所有知识一旦被应用于现实世界就会产生其效果,“变为真理。”福柯将权利-知识描述为一种能决定知识内容的抽象力量。他认为获知主题、被知客体和知识的特征必须被视作权利-知识基本涵义的效果。这三个因素反映了堕落为半个无赖的浮士德最后感悟到了其临近的死亡和权利-知识的无限性。
  福柯的“主体”概念是指一般意义上能选择其行为过程的实体,是一种自我知识与自身身份的连接。当人们获得新知就有必要用概念来规范它,因此人们很难处理这种情况:获得新知而不泯灭个性、囿于类型。虽然浮士德拒绝封建礼教、反对遵守基督教教义,他同样也不坚守文艺复兴的思想模式、缺乏悲剧英雄的崇高。因此他既不是文艺复兴时代的真英雄,也不是“反英雄”。福柯认为, 如果人们发现了关于自己的真理,那他就会在权利关系中构建一个主体。尽管浮士德冗长的结束独白表明他是一个正在逐渐了解自己的权利-知识的主体, 对其权利关系所牵涉到的人来讲,他是半个无赖。
  根据福柯的理论, 那些“不对胃口”的信息的生产本身就是一种批判。意味深长的是权利-知识的生产并没有剔除这种看似具有批判性的知识。这种权利和知识的交叉使人们将客体看得更加清楚。浮士德在堕落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客体:即将临近的死亡。从最开始,浮士德选择了欲望和魔法就预示着他的永死完全该归因于自己。通过一系列权利的实施,他终于了解了自己的真理,他自问;“浮士德,你不过是个注定要永死的人吗?”(P87)
  福柯认为,每个社会都有其自身的真理体系,这种来自权威人士的陈述作为一个整体被社会所接受, 并且通过实践把它从虚假的陈述中区别开来。浮士德没有认清权利-知识的无限性之特征,他觉得在其追求权利-知识的过程中没有限制、没有传统、没有权威。跟他的理解真好相反的是:人类具有有限性,知识才具有无限性。作为浮士德所处时代的至上权威-上帝早已给人类立定了界限,因此浮士德对知识的挑战在本剧末宣告失败。
  四、总结
  基于以上详细的文本分析,本文得出结论:浮士德堕落是不可避免的;浮士德的堕落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证明了权利-知识的不平衡性,阐明了权利-知识的生产过程和效果,揭示了追求知识必须奉行知识的无限性。
  参考文献:
  (以下引文只在括号中注出页码。)
  [1] Foucault, Michel,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Alan Sheridan, trans.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1977.
  [2] Foucault, Michel.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Gordon Colin, ed.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0.
  [3] Foucault, Michel.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Smith, A. M. Sheridan. trans. London: Routledge, 1972.
  [4] 何其莘,《英国戏剧史》[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1999
  [5] 克里斯托弗· 马罗(著),《浮士德博士》[M]. (张静二 编译)台湾: 聊经出版社, 2001
  注释:
  ① 克里斯托弗· 马罗(著),《浮士德博士》[M]. (张静二 编译)台湾: 聊经出版社, 2001
  作者简介:
  王彩娟,女,湖南长沙人,中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其他文献
现代行政法治的发展,服务行政观念的确立,为非权力行政方式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契约行政应运而生,以其灵活性、民主性、高效性而倍受世界各国推崇.我国在八十年代以后的行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 伊拉克战争后,尽快恢复人们的生产、生活是伊拉克的头等大事。由于石油是伊拉克国民经济的支柱,因此,恢复和发展伊拉克的石油工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伊拉克政府积极地作出各种努力来实现伊拉克的强国梦想。例如:2009年公开拍卖八个油气田的开采权、制定《石油天然气法》等。  [关键词] 石油工業 《石油天然气法》     从1980年到2003年,四场战争已经使得昔日中东强国——伊拉克失去了往日
从分析绿色壁垒的涵义及表现形式入手,阐述了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对企业发展的重大影响,并从正确认识绿色壁垒、鼓励技术创新、建立绿色壁垒的预警机制、积极进行绿色认证、
[摘要] 我国的刑罚与西方国家相比是严厉的,学界对刑罚的轻缓化基本持肯定的态度,但大多数学者都将注意力集中在立法上的轻刑化,而忽略了在刑事司法实务中的轻刑化。本文即从实质正义的法律解释与超法规的期待可能性两个角度,探索我国刑事司法事务轻型化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轻刑化 刑法的实质解释 超法规的期待可能性    一、轻刑化之概念及范畴  我国刑法学界对于轻刑化的概念主要有三种观点,广义说、狭义
任何矛盾的产生都不可能是单方造成的,医患关系也是如此。对于目前我国医患紧张的现状,医患双方都存在相应的责任,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患两个主体
[摘要] 宁波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要实现旅游产业新跨越,一个关键的前提条件是加快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和实现旅游人才资源的快速积累。但目前,高素质的旅游人才严重匮乏已成为宁波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使旅游人力开发跟上迅速发展的旅游业的客观需求,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关键词] 宁波 旅游人才 调查分析    一、宁波旅游人才资源现状分析  1、宁波饭店业人才资源现状  宁波市现有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立为中国-东盟的教育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欧美发达国家和东盟某些先进国家的职业教育走在了世界前列并形成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值得中国尤其是广西认真学习和借鉴。如何利用这些宝贵的经验促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发展了成为广西各职业院校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发达国家 东盟 中国 广西 职业教育 合作    
[摘要]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及心理量表测量法,对400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27.47%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在SCL-90各个因子上都明显地高于同龄人;其中男生的突出症状是强迫,女生的突出症状是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抑郁;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程度存在差异,表现在差异因子水平不同。通过合理膳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有显著的调节与改
[摘要] 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分析论证,可以看出德国古典哲学中既充满了理性主义的因素,也有非理性主义的因素。  [关键词] 德国古典哲学 理性 非理性    无论是古希腊哲学,还是近代或现代西方哲学,都充满了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分歧和碰撞,因此可以说整个西方哲学史就是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对立统一的历史。本文拟就西方哲学史上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作一简要的分析和说明。  十九世纪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