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输血在创伤性失血中的应用

来源 :临床输血与检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w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成分输血在创伤性失血中的联合应用疗效。方法 选择输血量大于3000ml的创伤性失血患者,根据病情,分别于术中或术后给予a组:悬浮红细胞、冰冻灭活血浆Ib组在a组基础上加入冷沉淀;c组在b组基础上加入机采(保存)PLT联合输注。观察患者输注前1h、输注后2~4h、24h各项指标:PT、APTT、TT、FIB、PTr、PLT、BP。结果 c组与a、b二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输注24h后较输后2~4h及输注前1h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 在创伤性失血患者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五项免疫学标志(HBV-M)与HBV DNA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分别对收集的373例乙肝患者血清HB
目的研究无偿献血人次的动态变化.建立献血人次预测模型,为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季节变动模型理论,利用2001~2003年的献血人次数据.建立季节变动模型。2004-2006年度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经性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而输注含梅毒螺旋体的血制品也是传染梅毒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有资料显示梅毒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
近年来随着输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去白细胞血液的临床应用,愈来愈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去白细胞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大大降低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为进一步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