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文化实践与理论(连载之十一)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章从两个视野探讨不远的未来。一是从改革开放的角度,用美丽商业建设概括商业现代化的实现过程,探讨如何完成商业现代化伟业。二是从中国千年历史大变局的视野,为更加长远的目标确立理论定位,用中国商业文明的创新与世界共创美好未来。

一、建设美丽商业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呼唤美丽商业
  1.美丽商业是中国商业现代化的形象概括
  用“美丽”这个词汇形容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行为及其主体———商业,也许不多见,尤其是中国人很难将二者直接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美丽中国建设的全面深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商业已经成为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第一需要的必然途径。在这个背景下,不但有可能有必要将美丽与商业直接联系,而且亟须用便利舒心、绿色安全、富有魅力的美丽商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促进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因此,所谓美丽商业,是用美丽来概括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商业现代化的过程和目标。也就是说,商业现代化不但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充分必要条件,而且同时要求它的过程和目标也必须是和谐的、健康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即美丽的。
  2.商业美的内生性
  所谓美,是指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事物中促进和谐发展的客观属性,与审美主体功能激发出来的主观感受的统一。商业美是内在的。但由于中国长达数千年重农抑商的小农文化影响,人们对商业美的内在性认识缺乏自觉,甚至对商业之美有着巨大的误会与抵触,所谓“无商不奸”“铜臭熏天,利令智昏”“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不一而足。这种长期的认识,既像苏东坡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历史与社会的局限中迷惘;更如康德所谓:“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商业美的内生性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商业是满足人民大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途径,商业活动是人民大众最广泛、最具活力的社会活动。毕竟现在已经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商品短缺与计划分配,更不是小农经济时代的自给自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从人民大众日常生活所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供给、衣食住行,到整个经济活动的运行、社会资源的配置,都要由市场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企业组织是经济的主要细胞,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商业活动、商业原则、商业理念对社会的运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已经处在现代商业社会可谓恰如其分。
  第二,商业活跃、市场繁荣是社会繁荣昌盛的主要标志和基本要求。商业的灵魂和生命在开放,在竞争,在创新,在多样化和差异化。商业正是因为有了上述特性,它才能沟通有无、刺激需求、繁荣社会,成为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才显得如此活跃、如此多娇、如此美丽。在封闭的社会条件下,不鼓励不允许竞争,闭关锁国故步自封,一花独放,缺少差异,商业不可能繁荣,人民也不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商业市场的繁荣与否,是民族和国家富强或羸弱、兴旺或衰落的标志;改革开放也因此成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题。
  第三,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业社会转型是历史发展的时代选择,合乎人类发展的历史潮流。近代以来,中国开始了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商业文明的转型,融入了世界市场的潮流。这种转型不但是现实社会的变革,而且开启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千年变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仅使转型走上了快行道,汇入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洪流,而且逐渐涌向潮头。中华民族融入现代社会,走向世界市场,既是民族振兴的大业,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
  中国的新时代商业,顺应人民意愿,汇聚改革开放,合乎时代潮流,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全面现代化的宏大之美。
  第四,美丽商业是对商业活动的审美追求。人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大致有三种。其一是科学层面的认知关系,其二是道德层面的规范关系,其三是审美层面的表现关系。在社会实践中,也往往是人与客观事物先形成意志实践关系和理智认识关系,在此基础上,当社会发展到人们不以直接的功利态度对待客体对象时,就出现了比较成熟、纯粹的审美关系。孔子正是在此意义上总结自己一生的追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其中的“不惑、知天命、耳顺”,可以理解为他求真、求善、求美的心路历程。“从心所欲不逾矩”,则是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界。
  商业活动作为现代社会大量发生和存在的客观事物,人们对其必然有着求真、求善、求美的追求,或者说真、善、美三种境界。特别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和健全,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永远的奋斗目标之时,人民对美丽商业的追求不仅早已兴起,而且已然逐渐蔚为大观。改革开放以来短暂的四十年间,中国消费市场发生巨大变化,消费结构经历了三次升级,自开启“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以来,人民生活早已从解决温饱向物质生活消费全面丰富、提升質量转变。1978年,中国恩格尔系数平均值为60%(农村68%,城镇59%),属于贫穷级别。2000~2015年,全国居民食品消费比重降低12.30个百分点,整个物质生活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比重降低4.73个百分点。2017年,中国恩格尔系数从2016年的30.1%降到2017年的29.3%,已上升到恩格尔系数的富足级别。正在全面小康并逐渐富裕的中国人民,急切召唤美丽商业的到来。
  人们对商业活动求真、求善、求美的追求,其实是有阶梯和结构差异的,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语)。虽然人们对商业美的追求逐渐蔚为大观,但由于中国经历市场经济的洗礼还为时不长命途多舛,改革开放巨变与商业社会的基础性建设要求相比尤需历史积淀,因此对商业发展求真、求善的需求必然是基础性和首位的。面对假冒伪劣、无视法治、良莠不齐的失序现象,人民更需要品质商业、诚信商业,需要现代化的经济体系,需要现代化事业的健全与完善。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呼唤美丽商业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法治、民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美丽中国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在党的十八大上首次提出并被确立为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更是把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写入其中。美丽中国建设不仅是生态文明的要求,也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人民生活幸福等要求。甚至可以说,美丽中国是中共中央基于国际国内背景和我国未来发展定位提出的一种社会形态和国家状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需要天蓝气清、山清水秀,同样需要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和清明,需要民富国强,需要美丽商业。
  商业活动既可以满足人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推动社会经济繁荣,支撑国家富强;还可以通过社区和谐、靓丽街区建设,可以通过魅力城市建设,通过实现城市的繁荣稳定与互联互通来更好地协调市域和区域人口、资源和市场。很难想象,缺乏便捷舒适的商业服务,居民社区生活会祥和宜人;很难想象,缺少门庭若市、愉悦优雅的商业设施,美轮美奂的店铺楼宇,城市街区会流光溢彩、欣欣向荣;很难想象,缺少高质量的城市商业服务的支撑,可以彰显城市的卓越品牌和绚丽形象。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果缺少美丽商业,绿水青山枉自多;如果没有美丽商业,空谈幸福生活;如果没有美丽商业,难见和谐社区,难见靓丽街区,难见魅力宜居城市。
  问题远不止于此。众所周知,城市建设是现代区域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全球互联文明的崛起,将伴随着超级城市群的出现。美国学者、作家帕拉格·康纳(2016)认为,到2030年,全球将会出现50个超级城市群。超级城市之所以能够吸引全球的资金、资源、人才、技术,甚至中小城市也必须将自身融入超级城市群,是因为超级城市是建立在市场机制、商业原则和商业网络上的基础设施便利、供应链网络发达的全球地理节点。融入这种超级城市并与之形成互动共生,是国家、地区、任一城市获得繁荣的基本途径。帕拉格·康纳甚至认为,不久的将来供应链将全球迅速增长的超级城市群连接在一起,供应链将代替任何超级大国或者多国联盟,成为全球社会的稳定器,没有任何国家,哪怕是美国和中国,能够打破这种供应链系统。
  (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2020年初突发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带来极大冲击。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恢复消费、升级消费工作部署,推进促消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积极搭建消费促进平台,中国商业联合会组织举办的“2021(第十一届)全国年货购物节”相关活动将于2020年12月开始在全国各地拉开序幕。本届全国年货购物节被商务部纳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组织开展的“百城万企促消费”全国消费促进月重点活动。通过举办全国年
期刊
河北春泽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原料基地位于涉县娲皇宫5A景区山下,其地理位置是国际公认的葡萄種植黄金地带,北纬36°17′至36°55′,东经113°至114°之间。每年有30天左右-13℃到-7℃区间的低温,是种植冰葡萄难得的小气候,这也是中皇山葡萄特有的自然优势。  十余年来,河北春泽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始终秉承脚踏实地的务实原则,精心刻苦研究优质葡萄酒产品,致力坚持发展酒
期刊
王京忠,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总经理,资深媒体人,著名策划家,京忠智库创始人。开启职业媒体人的腾飞之路  1984年,曾担任侦察兵、新闻干事的王京忠结束五年军旅生涯回到北京。因多次荣获“优秀报道员”,军、师、团、营嘉奖十余次和四次荣立三等功,被优先推荐到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半月谈》杂志是受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根据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面向广大基层读者的一本重要刊物和思想阵地。在这个平台上,曾经的
期刊
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地处拱卫京畿要地和门户的天津东明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创始人牛振东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秉承“客户第一,诚信至上”的原则,带领东明珍人齐心创伟业,共筑中国梦,仅用短短3年多的时间,公司就取得了无数令人震惊的辉煌业绩,他们所走过的道
期刊
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各行业都在和信息技术及互联网融合,教育行业也不例外。税法课程作为会计核心课程之一,将传统教学优势和信息技术互联网优势结合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是必然的。本文借助超星学习通智慧教学平台,构建了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期改变目前税法教学现状,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2018年4月,教育部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 0行动计划》,进入了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
期刊
在21世纪,时代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协调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以二者之间的互动影响,为自身发展谋求更好的机会。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证明,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呈正相关。本文通过对华为和方太两个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两个影响因素,以及这两个影响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探究,证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这两个知名企业吸引人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以期对企业的发展
期刊
梁桂才,1946年生于广东肇庆。现为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國楹联学会书法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  攻山水、花鸟,兼人物、书法、篆刻。六十年代初师承广东梁纪先生和吴子复先生研习花鸟及传统山水,七十年代入室随关山月先生研习山水画。  2020年,参加第二届“凝心聚力·培根铸魂”民族书画家作品联展;同年举办“民族艺术时代英才——
期刊
2015年9月24日,李克强总理来到“小红书”的郑州保税仓库。得知“小红书”做电商半年多销售额就达到7个亿时,说“你们的增长真是够快的”!他指着"小红书"的包装用语“今天的心情,三分天注定,七分靠shopping”,即兴改编“今天的成绩,三分靠创新,七分靠打拼”。  总理对“小红书”独特的电商模式表示肯定:“你们有1500万的用户,有创新的模式,很了不起!希望你们成为这个领域里走在全国前列的创新型
期刊
杨克强先生现任北京钟南山创新公益基金会会长(主席),是一位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的社会活动家。在青少年科技创新相关的公益活动方面,他经常不遗余力,倾其所能鼎力支持。几十年来,已经从自己的工资、书稿、讲课等收入中累计向社会捐赠数千万元……从资金数量上看虽然无法与曹德旺、陈光标、成龙这些著名企业家明星慈善家相提并论,但是杨克强先生的行为也确实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积极支持青少年航天科普大赛  2016年9
期刊
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王兴的父母给他取名时不知道是不是想到了这句预言般的千古名言。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王兴在学习上很有一些王者的风范。1997年从龙岩一中直接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01年毕業后又直接前往美国特拉华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读博。更加具有王者气象的是,2003年圣诞节,王兴毅然中止在美国的全额奖学金的学业,回国创业。10年后的2014年,华人经济领袖名单中有了一个只比“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