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素养究竟是什么关系——实体性与生成性之间必要的张力

来源 :课程.教材.教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baobao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养作为预期的学习结果,其实质是作为知识运用的能力。这一能力蕴含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理智与道德的统一。可见,素养与知识之间并非是两个实体,素养甚至是知识实践性、情境性等的时代彰显与另一种表达。两者作为预期学习结果的连续体,是一体化的共生关系。知识与素养关系的生成性旨在澄明两者间具身、情境与实践等关系特征。实体性与生成性之间的方法论原则旨在丰富知识与素养内涵的理解、理解两者关系的复杂性以及澄清化知识为素养的机理。
其他文献
中山路小学,一所镶嵌在美丽嘉陵江边的百年老校,从清朝的朝阳书院到今天的中山路小学,已走过140多年的历程。学校凭着不辍的攀登精神
期刊
课程育人的缘起总是与课程的发展形态和功能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对课程育人生长点的探讨需要基于对中外课程育人思想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分析。借鉴美国课程学者古德莱德“课程五层次”理论,可以推证学校课程实践是课程育人的生长点。当前,作为课程育人生长点的学校课程实践,面临着一些困境,表现在重“教学”轻“研究”、重“要素”轻“系统”、重“接受”轻“构建”、重“知识”轻“德化”等。要走出困境,就需要从树立教育科研意识、提高系统思维能力、创设知识构建情境、挖掘德化要素功能等方面开展学校课程实践变革,以赋予“课程育人”生长点教育
抓好统编三科教材使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教材建设提高政治站位、突出战略定位、落实育人本位的关键举措。必须从价值引领、加强研究、改革创新、实
自主创新能力既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准,也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创新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科学、有效地培育,并且创新活动本身具有“间断性”,
民族教材编写队伍是推进民族教材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长期发展中,民族教材编写队伍规模日益壮大、专业化与专职化水平显著提升,为民族教材建设和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梳理历时发展脉络、分析当前队伍现状,可发现当前民族教材编写队伍存在着人员构成单一、梯次配备不够合理等结构层面问题,以及研究水平相对薄弱、职业发展空间相对狭窄等发展层面问题。面对新时期民族教材建设的新要求,相关主管部门仍需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优化人才引入机制,各个民族教材机构也应不断加强编写队伍思想建设、提升队伍专业化建设水平,以更好地推
饮水安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文明社会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对积石山县吃水困难问题和管理问题进行了描述。
《中外历史纲要(下)》,是为普通高中编写的世界史教科书,是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不可缺少的载体。这本教科书增加了不少世界史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观点。这些
以红皮红肉火龙果红仙蜜种子为试材,分别采用0.01%-0.30%(W/V)浓度秋水仙素浸泡干种子和露白种子,研究秋水仙素对火龙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蒸馏水浸泡)相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课程改革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需要相关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予以保障,这就是课程改革的制度创新问题。回顾我国课程改革历程,课程改革制度创新的基本遵循是:党的领导,人民至上;顺势而为,变革创新;循序渐进,逐步推进;顶层设计,基层实验;收放自如,不断调适。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我国课程改革制度创新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明确制度创新总体要求;扎根中国大地,保障制度创新落地实施;彰显公
2013年,甘肃粮食产量达到1138.9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十连丰”,农民人均纯收入5093元,增长13%,再破历史记录,实现“十连快”。回眸过去的这十多年,甘肃省农业增效大、农民增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