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迪逊大道上的天使

来源 :情感读本·道德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54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派对一结束,我就跑去看母亲。“你要是在那里就好了!”我对她说。“大家都说我有你这样一位母亲真是很幸运。”
  我们单位所有护士都对新来的帅哥住院医师和他讲的那些有趣的故事很感兴趣——当然,我除外。今天早上,他在讲住在他那个街区的疯狂拾荒女人的故事,用来取悦同事,但我却一直背对着他。
  “嗯,今早我出去取报纸,”他说,“她也在那里,跟往常一样,推着她的购物车。只是这次车上有一个婴儿摇篮!”
  “她为什么需要婴儿摇篮?”有人问。
  “谁知道呢,”他说。“但她将小车直接推到了麦迪逊大道。”
  “一位拾荒女人?”一位护士说。“在麦迪逊大道上?”
  我离开他们,去查看病人表,看了一次又一次,甚至看第三次第四次,一直低着头,不让人看到我的脸有多么红。我心中的自我真的很想告诉他们事实真相。
  “你们取笑的那个人是我母亲!她是天底下最善良的人。那个婴儿摇篮不是给她的,是给她邻居的新生孙子的!”
  但我什么也没说。我只是保持沉默,像以往一样。
  在我的成长期,我从来都不会想象害怕提到我母亲。我不会害怕提到一位穿时髦皮草套装的风光时尚女性,我也不会害怕提到一位在20世纪40年代就获得了硕士学位的老师,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女性是不会那样做的。
  但那位女士已不再存在。几年前,母亲在前门廊步梯上摔了一跤,做了脑手术。她活了下来,但这次事故严重地改变了她的个性。
  她那些时装被破破烂烂的绿运动服和很多破洞的网球鞋取代了。她再也不是一位老师了,而是推着一辆旧的购物车在社区内闲逛。
  那天晚上,我顺路去看她的时候,同事们的笑声还萦绕在我耳边。我看到她在她的“办公室”里,即她的起居室沙发四周半米宽的地方,在整理一沓杂货店购物收据。她脚边的地板上放着8只冻火鸡。她显得心情很不安。
  “妈,怎么了?”
  “我的开支超过计划了,”她说。“但这个社区还有人买不起感恩节火鸡。”
  这是那次事故没有改变母亲个性的一部分:即帮助他人的意愿。她挨家挨户去为“畸形儿童基金会”募捐,给生病的邻居带去慰问食品,而且备有一篮子贴好邮票的明信卡,随时可以寄给需要鼓励的人。
  近年来,母亲关注的是她自己的个人“杂货部”。她用自己那点微薄的退休金,保证让住在她那个街区的人都有足够吃的,并用她那辆钢制电动购物车亲自送货。那辆购物车就是我们医院新来的那位帅哥住院医师觉得很可笑的购物车。
  “妈,为什么你要管这些事呢?”我说,然后用脚将一只冰冻火鸡踢开。“有人甚至都不会为此感恩。那次,你的邻居要给家人做一顿特别的晚餐,你为了给她找各种所需的食材,走遍了全城,你还记得吗?她甚至都没有说声感谢。”
  “如果有人这样做的话,那就是他们的内心在告诉你他们需要更多的善良,”母亲说。
  我能说什么呢?那次事故带走了她的逻辑。为什么她能够如此耐心地对待他人,这对我来说完全是个谜。
  几周后,我遇到这个神秘的谜了。那天,我去给一位朋友的朋友的新娘送礼会当帮手。来宾全都衣冠楚楚,光鲜吓人,但新娘本人却原来很粗鲁。
  她大声训斥我在酒中加了太多的冰,还指责我餐巾摆放不对。如果这就是她的内心想告诉我她需要更多的善良,那我是不打算听的。母亲可以不在乎他人对她嘲笑还盯着她的钱,但我做不到。
  毕竟,我来这里只是想为朋友帮个忙。我默默地给女宾们上蛋糕,心里发誓以后去帮忙一定要更认真地挑挑场所。然后,我尽快地退回到酒水处。母亲很幸运,有天使保护她免遭这个世界中小气吝啬的人的伤害。
  我真希望在派对余下的时间内能够一直隐形,因为我担心我会受不了而尖叫。但是,突然之间,所有人的眼睛都看着我了。那位穿着最光鲜的女宾手捧着酒杯,用一根调羹指著我。“罗伯塔,”她说,“我刚意识到你母亲是谁!”
  我畏缩在那里,等待着肯定会接踵而来的“有趣”故事。
  “她是我们家的一位老朋友,是住在麦迪逊大道的一位退休教师,”这位女士开口说道,“她再也无法出去,而且担心自己要住进养老院。”来宾们互相嘀咕起来,他们全都知道一个有着类似背景的人。
  “罗伯塔的母亲是一位济急的人。她给我们带来了一切,食品、药品等。我们把她叫做麦迪逊大道上的天使!”她一直不停地讲,直到所有人,甚至连那个非常势利的女主人都承认母亲的善良为止。然后,他们祝贺我是她的女儿。
  派对一结束,我就跑去看母亲。“你要是在那里就好了!”我对她说。“大家都说我有你这样一位母亲真是很幸运。”
  “真的吗?”母亲说。她显得很惊讶。“你知道的,大多数看到我推着购物车的人都是只盯着我笑。”
  现在我也不得不放声笑了。母亲一直都知道人们的想法,她只是不让这些想法阻止她做好事而已。为什么会是这样?这样做的逻辑在哪?
  作为麦迪逊大道上的天使的骄傲女儿,我要尽量将这个传统保持下去。是的,我对帮忙是有选择的,但现在我的选择是,我将尽可能多地去帮助他人。
  侯医萍摘自《新民晚报》
其他文献
我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被他摆摆手制止了,“姐,什么都别说了。你只要记住,我是你弟弟就行了。”  1  小凯敲门的时候,我正一个人生闷气。跟文宜,为了买车的事。  本来,家里存折上有十万,买辆瑞纳足够了。但,他却不同意。说什么10万以下的车都是花架子,安全系数差,绝对不能买。我杏眼一睁,挑衅地问:“那你准备买什么车?”思忖良久,他郑重地说:“至少要买辆20万以上的。”我晕。20万,凭我俩那仨瓜俩枣
期刊
喂,我是前两天你们家的房客,只是想问一下,你们现在都还好吗?  中午时分,我还是把那个犹豫了半天的号码拨了出去。心里有点忐忑,拨不通,是不是他们遇到了危险?通了,我该说什么?我只是他们短短两天的房客,互相连名字都不知道,我的这个电话会不会让人家感到很突兀?  “您好,您拨叫的用户已关机,请您稍后再拨。”放下电话,心里一凛,但我依然相信他们是安全的,因为他们家的旅馆只有三层,离地震最严重的沟口还有一
期刊
没想到,奇迹的一刻发生了。只见Nolan艰难地睁开了眼睛,对着Ruth说出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妈妈,我爱你!”  放手让儿子离世,是她这辈子最艰难的抉择。  英国4岁小男孩Nolan的梦想,是长大后做一名警察。但这个梦想永远都无法实现了。  2岁时,他被诊断患上了一种罕见的儿童疾病:横纹肌肉瘤。2年来,他一直在与病魔做斗争。妈妈Ruth将他治疗的点点滴滴记录在Facebook上,他的勇敢、坚强
期刊
这些各有故事的失意者,正是最需要在深夜得到抚慰和治愈的人,而玖妹的这份“生意”,也最依赖这样的“主顾”。用玖妹的话说“就是孤独、寂寞的人”。  当夜深人静,你睡意朦胧的时候,是否有人会向你道上一声“晚安”?有人说:晚安是世上最长情的告白。而对人称“掌柜玖妹”的翁碧英来说,向陌生的人道晚安,是她寻求自己和这个世界联结的一种方式,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生意”。  位于珠江江心的长洲岛上,常住居民只有两万
期刊
]不要向沉默的人探问  何以沉默的理由  早起的人看到清静的雪  昨夜,雪兀自下着,不声不响  盲人在盲人的世界里  我们在暗处而他们在明处  我后悔曾拉一个会唱歌的盲女合影  她的顺从,有如雪  落在艰深的大海上  我本该只向她躬身行禮
期刊
她站在床边  先是摸摸我临睡前泪湿的脸  然后走出去  她的腿脚不太利索  我追上去  在一片開得茂盛的油菜花田边  她停下来冲我  挥挥手  刚下过雨  空气清咧而甜蜜  我的手指碰到一颗油菜上的水珠  冰凉的触感  迫使我睁开眼睛  室内寂静如初  隔着窗帘  我听到雨水拍打塑料雨棚的声音
期刊
谁不愿意活,谁不想活?这世界上有什么有价的东西能换来多活的一天?但是这个女人却愿意用大把的生命去换一个孩子。  我采访了二十多年,这恐怕是唯一一次采访到半路我主动放弃的采访。  我的采访对象叫林茹,2016年10月刚过26岁的生日。2014年她被查出得了骨肉瘤,一种恶性肿瘤,会弥散到肺部,几乎不可逆。但是2016年年初她意外怀孕,尽管医生说怀孕会加速恶化病情,让癌细胞扩散,可是她仍旧没有终止孕育,
期刊
贫穷压力下的坚强支撑和温柔守护,是这个不善表达感情的朴实父亲,用大半生心血为孩子们撑起的保护伞。  1  看过电影《美丽人生》吗?  法西斯政权下,犹太人圭多和儿子被送往集中营,圭多编了个美丽的童话,告诉儿子这只是一场游戏,只要最后获得1000分,奖品是一辆大坦克。  集中营的生活黑暗艰苦,儿子却在爸爸的善意谎言下保持天真快乐,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纳粹阴霾之下。  他相信了,以为那些端着枪的士兵,只是
期刊
我多想待在父母的屋檐下,他们不老、不病,我也不长大,就那样一直生活下去。  高一那年,中秋节晚上,看着圆润的月亮,突然想家了。我独自溜出校门,沿高干渠往东疾走。河水激越,發出咕咚咕咚的欢叫声,我心里盛满了思念。  月色里的村子非常安静,家人在做什么?  推开虚掩的大门,窝里的鸡扑腾一声便又安静了。一家人的身影映在窗棂纸上。母亲说:“有人进来了?”父亲说:“你听错了吧?”“我回来了,妈!”  妹妹和
期刊
昨天  為了给死去的父亲母亲烧一炷香  我回到了上油匠湾  山路越来越难走了  像去年一样  车子在  同一个转弯的地方抛锚  通往父亲母亲坟边的小路都长满了杂草  因为没有人居住  上油匠湾  已经再也不能称之为一个湾子了  我所害怕的是  再过些年  也许  我的上油匠湾  我已  再也回不去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