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s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技术实验是一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课程。介绍了基于“互联网+”的远程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模式,探讨了具体的远程实验教学设计方法与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远程实验系统的广泛应用,必将大力促进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改革,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综合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液压与气动技术是机械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其内容实用性较强,若采用常规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容易枯燥,知识转化率较低。为了提高知识转化率,可以采用以工程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在原有的基础知识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采用以案例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培养模式,不断优化考核方式,将有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从而实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导读】本文认为当前环境有利于科普图书的发展,主要依据三个方面:国家重视、公众需要和科普创作队伍正在形成。建议出版社应当重点抓好科普图书的三个环节:“给谁看”“写什么”和“怎么写”。对什么是好的科普图书提出了三个标准,即科普图书也要做到“信、达、雅”,“信”指科学性,“达”是趣味性,“雅”是文学性。  【关键词】科普图书出版环节评判标准  在座各位都是科技出版领域的专家领导,这方面懂得比我多。近些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三大理念指导下,分析工科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从阐明理论基础、明确教学目标、重构教学流程、建立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MOOC+SPOC+翻转课堂”的工科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果,真正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伴随着“互联网+”概念的不断推广,“互联网+”教学平台以其先进的技术优势、庞大的包容性,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愈加广泛。以高校设计类课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互联网+”教学平台在高校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并进一步提出基于“互联网+”教学平台的高校设计类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期为今后高校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点理论和方法层面的参考。
人文学研究的"自然科学化"倾向和"指标化评价"现象,已成为困扰中国人文学界的重要难题.如何尊重学科特性,优化体制环境,激发个体才智,培育杰出人才,亟待更多的反思和讨论.王汎森先生在《天才为何成群地来》一书中给出了他的答案.
针对现有的通风模拟演示系统设备控制效率低、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设计了智能矿井通风调节演示实验系统。实验系统采用高精度传感器来监测风量,结合了PLC等智能控制部件建立了硬件系统,并使用LabVIEW工程软件编写了软件控制界面,能够达到自动调风演示的目的。通过验证实验,证明了该系统的可靠性及准确性。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实时监测、自动响应等优点。
为了促进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提升教学效果,拟开展金属冷塑性变形滑移带动态观察实验,设计并研制了一套用于该实验的设备.该设备集滑移带形成、动态显示、存储三功能
针对以往工科教学理念和培养方案下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机械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在我校初步实践。实践证明,该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能促进机械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淮海地区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紧缺人才。
介绍了一种基于温差发电原理而制作的温差发电实验装置,用此实验装置测量了F40550温差发电片在不同温差(10℃,20℃,30℃,40℃,50℃)下的电学输出特性数据。测试结果表明,输出电流与负载电阻R成反比;输出电压先随负载迅速增大,然后逐渐趋于饱和;输出功率先随R从0迅速增大至最大值(负载电阻9~15Ω区间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衰减至0;最大输出功率与温差呈非线性关系,可用二次函数进行拟合。实验结果显示,我校制备的温差发电实验装置实验所得数据合理、较为准确,可以运用到实验教学中。
为了探索实践教学新形态,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针对当下高校实践能力培养现状,提出了基于科研项目驱动的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对实践能力培养的案例剖析,表明该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考研和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