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网聊,要不要干预他们?

来源 :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现象:
  雷霆,12岁,上小学6年级,两年前就有了自己QQ,不过,QQ上几乎没有一个陌生人,有爸爸妈妈亲戚朋友,最多的还是同学。有时候,雷霆会陷入和同学沟通的僵局,尤其是和女孩子的交往,网络这时就能帮到他。白天惹恼了女同学,晚上回到家,平静下来后,他会觉得自己做的不对,就通过QQ跟同学道歉。雷霆笑着承认“在网络上和女生聊天比在学校容易多了。有一天晚上,我在网上和班里的一个女生说话。之前我们从来没有说过话。她告诉我她和她爸爸妈妈有矛盾,他们不理解她。第二天,我在学校看到她时,问她情况好点了没——从那以后,我们就经常说话了。”
  处在这个男生和女生沟通困难的年级,网络聊天倒不失为一个打破僵局的好办法。但是对于一些孩子,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皮皮,8岁,他在QQ上注册的网名叫小虎。他宣称他“爱上了一个网上认识的女孩。”他说不知道如何与学校的女孩交流,却在网络上结识了一些真正的女朋友。他与女生沟通的法宝就是“把‘我爱你’这几个字完整地写出来。”至于要不要和网友见面?这个在网络中逍遥地现代“唐璜”说还没有打定主意,还抬出自己地父母做挡箭牌:“我得看看我爸妈是不是有一天会同意我和她见面。”
  
  编辑分析:
  对于由网络聊天引起的孩子在行为上的偏差,大人该如何行动呢?我认为作为父母,一定要作出干预,规范他们地语言,惩罚不得体的举止。需要向孩子强调的是:不能因为我们躲在屏幕后面,就可以言语粗鲁,或者胡编乱造。在虚拟世界里,我们也应该像现实生活一样,互相尊重。
  儿童和成人的一个重要差别在于,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界限还不是那么清晰。一个在网络世界里“胡作非为”的成人,可以保持着非常良好的现实功能,但儿童却不同,就像孩子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梦会实现一样,他们相信网络世界的事情也会实现,而这种模糊的界限感对成长有着相当大的弊端。
其他文献
闲来偶读《读书》一九九六年七月号,崔之元先生的雄文《卢梭新论》的标题非常醒目。急急展阅之下,发现它像是为“卢梭旧论”而作的一篇辩护词。所以,很乐意在这里插几句嘴。  塔尔蒙(J.Talmon)的著作《极权主义,民主的起源》出版于一九五二年,从年代上说可能不算新论。但塔氏竟敢把极权主义与民主扯在一起,则不啻是新论,而且是奇谈怪论异端邪说了。  公平地说,塔尔蒙虽然冒天下之不韪指认卢梭是“极权主义民主
宋刻初刊及宋椠流播考述 (一)宋刻初刊时间的推定 李商隐诗,《新唐书·艺文志》称《玉豁生诗》三卷,然有其名而亡其书,宋初已不可得。王尧臣上《崇文总目》称《李义山诗》三卷,为北宋初刊李商隐诗之《集》名。南渡后,郑樵《通志·艺文略》载《玉豁生诗》一卷,尤袤《遂初堂书目》称《李义山集》而未注卷数,
随着哮喘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哮喘的治疗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更强调吸入糖皮质激素在哮喘治疗中的首要地位,对于中、重度持续哮喘患者,近年来推荐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本文介绍了该两类药物在哮喘吸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