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军:美丽女人背后的男人

来源 :芒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vwe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艺星的工作人员接洽陈伟军的采访拍摄时,提到财智人物大片可以和家里人合拍,工作人员给了我一个很可爱的回答:“他夫人在山东,儿子在美国。在长沙,我们就是他的家人。”
  人物档案:陈伟军 长沙艺星医学美容医院总经理
  网络上关于陈伟军的个人资料极少,他出现的时候大多与艺星相关。见到真人后,发现这个豪爽的山东男人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随和与幽默,让人很容易被其人格魅力折服,这也就不难理解拍摄时路过的男士、女士们都情不自禁地喊出“好帅”了。而陈伟军任凭摄影师“调摆”着,丝毫没有不耐烦的情绪。后来得知,这一切“经验”都来自于前不久他被某男装品牌挑去拍摄过一组时尚大片。
  因为美,甘之如饴
  2010年10月,长沙艺星正式开业。陈伟军从医院管理领域转入更精细的医疗美容产业,在他看来,健康是人们的理性需求,而随着爱美意识的增强,国际交往的频繁,以及经济条件的好转,医疗美容成为文明富裕状态下的更高追求,这是个更注重顾客内心真实需求的行业。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健康和美丽是一生的追求,也是终极追求,“让长沙的求美者不用远赴港台、日韩、欧美,就能享受到与国际接轨的高新技术,这便是艺星最大的服务理念。”
  谋定而后动。在长沙的美丽行业中,艺星属于后来者,但陈伟军坦言艺星的发展正朝着想象中的步伐迈进:“我们计划通过3-5年将国际连锁品牌的运营模式和服务理念呈献给湖南的求美者,希望她们能够走进艺星,感受艺星。我们提供国际上最先进的‘五感’服务,注重心灵感受,相信会给湖南的医疗美容市场带来一种新现象,对大家来说是好事情。”
  都说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而让女人们变得美丽的陈伟军,丝毫不介意自己被称为“女人背后的男人”,他十分愿意让女性朋友变得越来越漂亮,用他的话说就是“这会让社会更和谐,更赏心悦目,如果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大家在保持年轻和美丽的道路上多一些像艺星这样的选择,我非常乐意。”
  自信,做自己的明星
  生活中有个性、有特色、有内涵的事物,是陈伟军对于美的敏感点。而知性、智慧、精致的女人,是陈伟军所欣赏的:“我们的顾客群体大部分在30-45岁之间,这个年龄层的女性往往家庭稳定,事业也有成就,但是岁月不饶人啊!我非常欣赏那些将保持美丽作为更自信、更幸福的生活源泉的求美者,而不只是将自己绑在老公身上。女人不光要有年轻的心态,也要有永葆青春的追求。”
  在艺星,美丽就是幸福源泉。信心源于市场反馈,两年来艺星接待了近2万人,零事故。医疗美容技术一定是有限的,如果突破了限度是不科学的,会有危险的,而艺星的咨询师和专家都会按照实际情况给顾客很好的建议,转变她们不正确的求美观念,将风险降到最小,“一个人漂亮不漂亮并不是长的像谁,而是突出自己本身最独特的气质。我们也曾经遇到过血压过高,心脏不好的顾客,宁可放弃也要注重安全。”
  2012年,艺星与新丝路湖南模特大赛合作,在陈伟军看来,这是强强联合的必然。新丝路模特大赛是一个很有影响力、很正规的赛事,造就了很多国际名模。模特精致的面庞、曼妙的身材能代表艺星一部分客户群的需求。整个活动不仅有赛事的选拔,也有环保公益活动,这和艺星承担社会责任的想法不谋而合。艺星也希望能通过参与赛事鼓励更多怀揣梦想、爱漂亮、爱奋斗又自信的年轻人实现梦想:“我们的主张是只要你自信,只要你拥有朝气蓬勃、青春靓丽的形象,你就是自己的明星。我们想通过这个活动让越来越多的求美者接受这些理念。”
  怀念做老师的感觉
  当陈伟军不经意间“透露”出如今的管理工作得益于之前做老师和记者的经历时,我忙不迭地对这位前辈行了个礼。谈起做记者的那段时光,他显得神采飞扬,“那时候我们经常去扫街,在普通的事情中淘出新闻点,捕捉到国家、社会、区域不断前进的脚步,这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
  如果说记者敏锐的发现力和创意让他时常能出谋划策,那么作为老师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加奠定了陈伟军的管理力和领导力的基础。在陈伟军心中,最怀念的还是做老师的感觉,“得到的是金钱物质之外的成功,是精神上的满足。不仅能把掌握的知识教给学生,还能用你的人格和做事风格影响学生的成长。其实不论是表达还是写字,每个人的成长几乎都有老师的影子在。老师想要在40分钟内达到百分之百的教学目的,而做管理也一样,在沟通的时候希望团队能迅速理解要求,并很好地实施。”
  虽然不能重返学校的讲台,但在陈伟军的心中,已经描绘出一幅蓝图。画面里,艺星在全国省会城市和沿海一线开放城市开办了25-30家连锁店,每家店都体现出艺星最好的服务理念。而在每一个店传播艺星成熟的理念,对于陈伟军来说,就是老师教学生的感觉,会让他很有成就感:“我作为艺星早期的开拓者,有义务去实现这个目标,而现在的艺星也正在按照这个方向努力。”
  Q&A 《芒果画报》对话陈伟军
  欣赏和尊重与利益无关
  《芒果画报》:您前段时间参与拍摄了一些时尚大片和微电影,那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陈伟军:每一次拍摄都是一种新的尝试,这些我都不熟悉,就当是锻炼了。最大的感慨就是演员真累。有一次是要拍摄一组男人们下班后的休闲情境,有个小伙子却拍哭了。要走出那种潇洒帅气又带着飘逸的感觉,范儿和表情拿捏不出,我还算一点就通的,但还是累。
  《芒果画报》:您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陈伟军:坦白说我很喜欢现在这种商务生活。大家为了共同的理想聚在一起,我负起该负的责任,通过与人沟通,给人帮助,共同努力把事情做好。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的利益索取,我们赢得的是彼此的欣赏、理解和尊重。
  《芒果画报》:您觉得长沙的美丽产业现在处于一个怎样的发展状态?
  陈伟军:美丽产业会越来越规范,对消费者来说,国家对医疗准入制度的完善以及整改,会靠市场去自然淘汰掉一些机构。消费者也需要自己去认知,当医疗美容知识越来越普及,失去神秘感,自然会变得很平常。正是因为它太神秘,很多人不太了解,不好意思去说,反而容易被误导。
  《芒果画报》:您是否有些建议给各位爱美的朋友?
  陈伟军:有资质的医院,有资质的专家,是你选择的先决条件。尤其是在注射微整形方面,不要贪图便宜,不要随便在没有资质的美容院操作,即使是注射美容,也要在跟外科手术一样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
其他文献
“这些洋气、洋派的节目说明编导的去土反俗的导演思想,另一方面也说明新一代国家领导改革开放的坚定的信心。当然多重混搭的实践,也表明了将世界先进文化本土化的尝试。”  去年除夕,我在老家的屋子里,用一台弃用的电脑写了一篇《龙年春晚走出农民春晚圈》,老家冷,我躲在房间里蹲在床头柜边上写完那篇不得不说的随感。后来听传说,哈文认真看完了此文。  今年,又是春晚,我又回到老家看望年迈的父母,陪他们过年,看春晚
期刊
那时的何汶玦就觉得,画画,是他一辈子要干的事。而这件事在何汶玦看来,它仅仅是生活的一部分,“艺术真没那么伟大。”所以他的所有创作都与他的生活息息相关。  北京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朝圣之地,向往艺术的人们总是前赴后继地涌向这里,如大浪淘沙,能真正在这里落下脚跟,也着实不容易。湘籍画家何汶玦,却在北京牢牢扎下了根。  当代艺术人在北京也是北漂,大多在这个城市的边沿,以低成本的生活与这个城市拉锯。因此艺术聚
期刊
春意盎然的时节,田园风来袭。小清新亦或是看透世情的心灵,都适合安放在这里,舒适、自然又浪漫。若是无条件拥有乡间别墅,也能在钢筋水泥铸就的森林里拥有一片独属于己的“世外桃源”。在多变的风格里,营造一种混搭的自然美。  提到田园风,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场景呢?碎花的窗帘、布艺沙发、旧旧的柜子、厚重的木料,还有种种引发想象的物件,大多与自然相关。渴望回归的都市人,渐渐在家中开始营造出清新质朴的田园风,不论
期刊
“湖南公视帮女郎”的新浪微博上,“帮女郎”为自己贴上了以下几个标签:传递正能量,美女记者,80后,不怕苦。如果说善是正能量的种子,那么这一群青春靓丽的“帮女郎”则是用行动实践正能量信徒。她们坚信,只要还有三分无畏,五分冲动,带着善意便能义无反顾地上路。遇见什么都是风景,遭遇什么都是财富,施与便是获得,满心喜悦。  日行一善:1.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不给别人添麻烦。2.善于关心身边人,发现他们的困难
期刊
其实构建正能量的过程就像我们坚持锻炼身体一样,最开始一定要坚定信念,坚持是最难的,等到成为习惯,就会变得顺其自然,整个人的思路和想法也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日行一善:积善成德。存好心,做好事,多做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对我来说,积极乐观就是正能量。我觉得自己是具备正能量的,碰到困难的时候我都是想着积极的一面,也很乐观,最重要的是在作为一个管理者,面对困难的时候能够学会解压,不把压力对外呈现。办一
期刊
当人们都在迎接着一场场繁华,身处城市中央的楼盘忙着一边等待区域繁荣,一边则更好地将商业与住宅隔离。有时,身处繁华闹市,只需推开小区门,便能立马安静下来。“出得繁华,入得宁静”已经成为这个城市是人们的生活向往。他们渴望在中心大宅里,享受心中那份休憩之感。。本期芒果下午茶,请到了两家楼盘代表来谈谈“繁华后,我们的宁静”。  芒果下午茶:  话题:繁华后,我们的宁静。  楼盘代表:湘江壹号、北辰三角洲 
期刊
我一直认为积极和向上的东西就是所谓的正能量,它就像积压在身体里的能量,总能在最需要它出现的时候爆发出来。但是这种能量需要你不停地经历,经历越多,能量才会越强大。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经历中成长。  日行一善:日行多善,多多做善。  我大学毕业就到了非洲的纳米比亚,这十多年的国外工作经历,让我积累了很多正能量。  刚刚去纳米比亚的时候,语言、生活环境和文化的差异,让我极其无法适应。但这些都不是最困
期刊
每个人对正能量的理解可能不一样,一方面社会压力很大,另一个与每个人的生活状态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但是我觉得正能量是一个很积极的状态或者说应该是一个影响力。  日行一善:过好自己就是行善,你不要给社会带来负面的情绪就是在行善。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作为独生女从小比一般女孩子更爱打扮。初中开始就用洗面奶洗脸,用西瓜做面膜,穿最流行的上海花牌皮鞋,有收藏小东西的癖好,特别是香水。仿佛我自己就是为
期刊
每个人都有“仁”的本性,只是展现多少的问题。正如每个人都有真善美,仁义礼智信的本质,但他们在生活之中展现的程度不一样。大家都向往平静幸福的生活,可人是变化的,所谓仁者,就是能放下自我的程度,决定他能成为有多大的仁者。  ————王实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我们这代人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  文革之后开始懂事,五、六岁接受教育时开始改革。这三十年我们所经历的教育就是变化,不断地变化尝试,然后不断
期刊
龚琳娜和老锣吵架的时候,老锣会唱《笨蛋》,龚琳娜则回以《法海你不懂爱》,这是他们的音乐生活。他们的神曲就像一株快乐病毒,飘散在生活的空气里,吵架,忐忑的时候哼上一句,就能放下忐忑,卸下烦恼,时代中人的抑郁症也仿佛找到了新的出路。  学着把心打开  《法海你不懂爱》又神开了,怎么会神的,我不说音乐,想先说说一个人。  2012年11月,我接到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王婷婷的电话,她在电话的另一头怯怯地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