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源三中自2011年11月开展《慈善读本》进校园活动以来,学校德育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工作内容进一步丰富,工作成效进一步凸显。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2011年11月28日下午,中华慈善总会和福州市慈善总会将5000册《慈善读本》送进罗源三中,学校组织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听取市县慈善总会领导的报告,受到了深刻教育。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慈善读本》进校园这项活动,成立了以陈世春校长为组长的“《慈善读本》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分管德育副校长具体抓,把慈善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当中,把慈善文化有机融入到学校的主体文化中,慈善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认真组织实施
学校将慈善教育纳入课程计划,通过课堂实施慈善教育,要求各年级利用班会课学习《慈善读本》,由班主任制定教学计划,每两周进行一次读本内容的学习,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学经验总结或学习成果汇报;安排全校各年级在学科教学中挖掘慈善教育因素,渗透慈善教育。特别是利用思想品德课、宣传栏宣传慈善理念、慈善行为、典型人物和事迹,让爱在同学们心中成长。
三、广泛开展慈善活动
学校在校内外广泛开展以“慈善教育”为主题的各项活动,开展了“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育,分“感恩祖国”、“感恩师长”、“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四个系列来进行;并于2011-2012学年开展了慈善征文比赛,比赛分学生征文、教师征文、学生家长征文三个部分,广大师生、家长踊跃投稿,共计收到征文近500篇,从中评选出优秀作品60篇,部分优秀作品被《慈善》杂志选用;开展感恩歌曲比赛,我们在每个学年的下半学期在七年级开展感恩歌曲比赛,于每年6月1日前后进行汇报演出。
乐善好施、扶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互帮助、患难扶持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学校积极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开展“爱心助学”工程,为了进一步发挥慈善助学的作用,激励一批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感受社会关爱,珍惜学习良机,勤奋读书, 2012年学校开展细致的调查摸底,确定扶助对象20名低保生,4名贫困生,使他们原本举步维艰的求学路上布满了温暖,洒满了阳光;还捐助我校教师支教的宁夏隆德中学。全校师生为动脊髓炎手术的徐建峰同学捐款32160元,2011年全校师生为遇车祸的郑梦霖、陈依婷同学捐款34973元。还开展“真情送温暖”活动。一是关爱特困生、低保生、留守儿童;二是关爱老党员退休教师;三是关爱疾病师生;四是关爱孤寡老人。每逢节假日到社区、老人院开展送温暖活动。学校先后发动教师为突发灾难的于臣老师家属、陈健老师家属以及尤庆俭老师捐款近50000元。全校教师积极投入到慈善事业中。
四、树立先进模范典型
我校八年四班刘源好同学从小乐于助人,积极参与慈善活动,自小学起刘源好同学就长期资助我县松山镇岐后村一位家境贫寒的同学,平时在班级里她也常常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克服困难,她的行动深深地感染并带动了周围的同学。为树立典型,弘扬先进,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学校将刘源好同学的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并将刘源好同学选送参评由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 、福建省教育厅联合组织评选的2012年福建省“学雷锋,我们身边的好榜样”的活动,经网络公开投票评选和评审委员会评审,刘源好同学最终当选2012年福建省“学雷锋 我们身边的好榜样”的标兵。
罗源三中作为我县《慈善读本》进校园活动八所试点学校之一,自活动开展以来,深刻感受到上级领导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关心支持和信任,感受到慈善工作像一盏明灯,点亮了师生心灵。我们帮助困难的孩子上学,为苦难的师生化解燃眉之急,为孤寡老人、孤残儿童送去温暖和关爱,我们为校园和谐作出了努力。今后,我们将克服困难,弥补不足,再接再励,为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2011年11月28日下午,中华慈善总会和福州市慈善总会将5000册《慈善读本》送进罗源三中,学校组织全体师生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听取市县慈善总会领导的报告,受到了深刻教育。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慈善读本》进校园这项活动,成立了以陈世春校长为组长的“《慈善读本》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分管德育副校长具体抓,把慈善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当中,把慈善文化有机融入到学校的主体文化中,慈善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认真组织实施
学校将慈善教育纳入课程计划,通过课堂实施慈善教育,要求各年级利用班会课学习《慈善读本》,由班主任制定教学计划,每两周进行一次读本内容的学习,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学经验总结或学习成果汇报;安排全校各年级在学科教学中挖掘慈善教育因素,渗透慈善教育。特别是利用思想品德课、宣传栏宣传慈善理念、慈善行为、典型人物和事迹,让爱在同学们心中成长。
三、广泛开展慈善活动
学校在校内外广泛开展以“慈善教育”为主题的各项活动,开展了“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育,分“感恩祖国”、“感恩师长”、“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四个系列来进行;并于2011-2012学年开展了慈善征文比赛,比赛分学生征文、教师征文、学生家长征文三个部分,广大师生、家长踊跃投稿,共计收到征文近500篇,从中评选出优秀作品60篇,部分优秀作品被《慈善》杂志选用;开展感恩歌曲比赛,我们在每个学年的下半学期在七年级开展感恩歌曲比赛,于每年6月1日前后进行汇报演出。
乐善好施、扶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互帮助、患难扶持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学校积极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开展“爱心助学”工程,为了进一步发挥慈善助学的作用,激励一批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感受社会关爱,珍惜学习良机,勤奋读书, 2012年学校开展细致的调查摸底,确定扶助对象20名低保生,4名贫困生,使他们原本举步维艰的求学路上布满了温暖,洒满了阳光;还捐助我校教师支教的宁夏隆德中学。全校师生为动脊髓炎手术的徐建峰同学捐款32160元,2011年全校师生为遇车祸的郑梦霖、陈依婷同学捐款34973元。还开展“真情送温暖”活动。一是关爱特困生、低保生、留守儿童;二是关爱老党员退休教师;三是关爱疾病师生;四是关爱孤寡老人。每逢节假日到社区、老人院开展送温暖活动。学校先后发动教师为突发灾难的于臣老师家属、陈健老师家属以及尤庆俭老师捐款近50000元。全校教师积极投入到慈善事业中。
四、树立先进模范典型
我校八年四班刘源好同学从小乐于助人,积极参与慈善活动,自小学起刘源好同学就长期资助我县松山镇岐后村一位家境贫寒的同学,平时在班级里她也常常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克服困难,她的行动深深地感染并带动了周围的同学。为树立典型,弘扬先进,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学校将刘源好同学的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并将刘源好同学选送参评由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 、福建省教育厅联合组织评选的2012年福建省“学雷锋,我们身边的好榜样”的活动,经网络公开投票评选和评审委员会评审,刘源好同学最终当选2012年福建省“学雷锋 我们身边的好榜样”的标兵。
罗源三中作为我县《慈善读本》进校园活动八所试点学校之一,自活动开展以来,深刻感受到上级领导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关心支持和信任,感受到慈善工作像一盏明灯,点亮了师生心灵。我们帮助困难的孩子上学,为苦难的师生化解燃眉之急,为孤寡老人、孤残儿童送去温暖和关爱,我们为校园和谐作出了努力。今后,我们将克服困难,弥补不足,再接再励,为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