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应用苦味酸法和酶法检测肌酐对GFR评估方程适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2009年华北(北京)、东北(大连)、华东(上海)、华中(长沙)4个区域三级甲等综合医院CKD患者176例.以双血浆法99m Tc-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血浆清除率作为176例CKD患者的rGFR.使用4个不同厂家的酶法或苦味酸法肌酐试剂配套不同厂家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患者血肌酐,同时应用体表面积( BSA)标化的Cockcroft-Gault方程(CG/BSA方程)、简化MDRD方程、校正至同位素稀释质谱法的简化MDRD方程(MDRD-IDMS方程)、CKD流行病学合作研究方程(CKD-EPI方程)及2个国内简化MDRD改良方程(课题组方程1、2)分别计算eGFR,比较不同估算结果与rGFR的相关性、偏差、精密度以及30%准确性.结果 176例CKD患者的rGFR为[40.70(19.41~84.35)] ml·min-1·(1.73 m2)-1.应用苦味酸法测定肌酐时,各方程评估的eGFR与rGFR的ICC在0.879~0.923之间;应用酶法测定肌酐时,各方程评估的eGFR与rGFR的ICC在0.925 ~0.946之间,相关性优于应用苦味酸法测定肌酐.Bland-Altman图显示,各方程评估的eGFR在高值区偏差较大,但用酶法时偏离程度均小于应用苦味酸法.在rGFR≥60 ml·min-1·(1.73 m2)-1时,各方程应用酶法测定肌酐时的30%准确性在68.3%~90.0%之间,应用苦味酸法30%准确性在41%~75%之间,除课题组方程1外,其他方程应用酶法测定肌酐时的准确性均显著高于苦味酸法.而rGFR<60ml· min-1·(1.73 m2)-1时,应用酶法、苦味酸法测定肌酐的30%准确性分别在39.7%~49.1%、40.5%~52.6%之间.对于同一方程,应用酶法测定肌酐的两套不同检测系统间,其30%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应用苦味酸法的两套不同检测系统间,其30%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一评估方程使用苦味酸法和酶法两种不同的肌酐检测方法时,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酶法测定肌酐时,方程评估的eGFR结果在相关性、偏离程度、准确性方面均优于苦味酸法。
苦味酸法和酶法检测肌酐对肾小球滤过率预测公式效能的影响
【摘 要】
:
目的 探讨应用苦味酸法和酶法检测肌酐对GFR评估方程适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2009年华北(北京)、东北(大连)、华东(上海)、华中(长沙)4个区域三级甲等综合医院CKD患者176例.以双血浆法99m Tc-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血浆清除率作为176例CKD患者的rGFR.使用4个不同厂家的酶法或苦味酸法肌酐试剂配套不同厂家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患者血肌酐,同时应用体表面
【机 构】
: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100730中国医学
【发表日期】
:
2011年34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利福布丁交叉耐药株与利福平耐药/利福布丁敏感株rpoB全基因突变特征的差异.方法 测定rpoB全基因序列,比较278株利福平/利福布丁交叉耐药(rifampicin/rifabutin cross-resistant,RIF/Rfb-R)株和40株利福平耐药/利福布丁敏感(rifampicinresistant/rifabutin-susceptible,RIF-R/
诊断性试验研究的目的是为临床医生在对疾病进行诊断或对健康状况筛查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诊断性试验研究的内容不仅是指常规意义上的实验室检查,还包括对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心电图等多种医学仪器检查的诊断价值进行的评价.它可以验证一项新的诊断措施的价值,也可以对传统的两种诊断方法进行比较,其研究结果将促进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性高的诊断措施在临床的推广应用,摒弃那些过时的、容易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的诊断
期刊
患者女,57岁,尿毒症,血型:A、CCDEe,既往4次妊娠,2次同种异体肾移植,多次输血.2003年5月29日在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肾移植中心透析治疗,输洗涤红细胞2 u无不良反应。
期刊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多重耐药给临床治疗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在多种耐药机制中,产生β内酰胺酶(BLA)是细菌对BLA类抗生素耐药最主要的机制[1].为此,我们对患多发性肝脓肿的一例患者进行了追踪分析,在其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从肝脓肿穿刺液和血培养液中分离出有代表性的7株大肠埃希菌,对它们形成耐药的环境、发生突变的途径和产生突变的类型进行了探讨研究。
期刊
目前在临床性病检验中,对最常见的3种病原体淋病奈瑟菌(淋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的检验效率较低,一次只能检测一种病原体,花费时间轼长,急需研制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检测方法。
期刊
我们采用2-巯基丙酸(2-mercaptopropionic acid,2-MPA)和头孢他啶(CAZ)双纸片琼脂扩散协同试验检测细菌金属β内酰胺酶,并与EDTA协同试验进行比较。
期刊
目前,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广受关注.将完整肿瘤细胞直接和DC融合得到的肿瘤细胞DC融合瘤苗,不但可表达肿瘤抗原,还可表达共刺激分子,使肿瘤抗原得以有效呈递[1]。
期刊
为顺应当今期刊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更好地为广大作者、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本刊从2009年5月15日起已开通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网站及稿件远程管理系统。网站的开通,将为广大读者、作者、编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和沟通的平台。通过本刊网站,读者、作者、编者将能及时了解本领域的国内外学术动态及各专业学术会议的召开事宜。目前本刊有VIP会员1200余人,网站的开通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为VIP会员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