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红薯淀粉糊化特性回生值是影响红薯粉条品质的关键因素,湿热改性技术对红薯淀粉粉条品质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为了提供一种绿色安全高效生产粉条用的红薯淀粉产品,试验以红薯淀
【机 构】
: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
: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青年科学研究基金(14QNZ1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薯淀粉糊化特性回生值是影响红薯粉条品质的关键因素,湿热改性技术对红薯淀粉粉条品质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为了提供一种绿色安全高效生产粉条用的红薯淀粉产品,试验以红薯淀粉回生值为响应值,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建立Box-Behnken模型对改性技术进行优化。利用响应面分析法探讨红薯淀粉含水量、湿热处理温度和湿热处理时间3因素对湿热改性红薯淀粉回生值的影响。优化的工艺条件为:红薯淀粉含水量34%、湿热处理温度105.8℃、湿热处理时间1 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湿热改性红薯淀粉制备的粉条品质显著(P<0.01)的优于原红薯淀粉粉条。湿热改性红薯淀粉粉条品质中的断条率比原淀粉粉条下降70%,而粉条硬度和粉条拉伸强度有显著性的增加,由原来的23.91、0.79 N分别增加到30.81 N和1.71 N。结果表明湿热处理不仅使红薯淀粉粉条耐煮不糊汤,而且粉条弹韧性能也增强。研究用响应面法优选出的改性工艺合理可行,为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针对传统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实操时间短和实践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引入了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利用雨课堂平台,结合微课制作,设计了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的课前、课上、课后、课程考核以及课程评价的闭环式教学模式,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勇于实践的意识和能力。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为高校计算机类实践实操课程智慧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参考。
新制竹醋液抑制6种作物8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活性大小序为:苹果霉心病菌>小麦赤霉病菌>黄瓜炭疽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葡萄炭疽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草莓灰霉病菌>苹果腐烂病菌>
计算了空间CCD相机光学窗口在满足面形要求下所允许的温度水平及温度梯度的变化范围,进行了窗口在空间热环境载荷作用下的瞬态温度场及稳态温度场的响应仿真,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
用Galerkin矩量法计算电场积分方程的方法,数值计算、分析了装配误差引起双屏FSS频率响应衰减变化特性。由实际经验建立了双屏FSS(频率选择表面)装配误差物理和结构模型,并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