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问题”应启动问责制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有两条消息,令很多读者心酸。一则是“悬崖边的上学路”。重庆彭水羊头铺区的一群孩子,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是一条长约10公里,中途还有落差200米的陡峭悬崖,孩子们每天早晨五点多就打着火把出门,走两三个小时才能到达学校。另一则是湖南麻阳留守儿童走倾斜钢绳桥上学,学生上学要经过桥面倾斜的铁索桥,手扶着桥两边的钢绳小心翼翼地过桥,而桥下面是奔流的河水。
  对于这两则消息,在笔者看来,无论对“悬崖边的上学路”,还是“倾斜钢绳桥上学”,都不能只停留在呼吁政府部门重视、加以解决上,而应该启动对政府部门和相关人员的问责,进而建立制约这类事再次发生的机制。还有多少类似的上学故事没有进入公众的视野,且一直存在呢?
  不要忘记,关于保障乡村学校安全上学、就近入学,早已形成共识,而且针对乡村学校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我国已经出台相关的文件、规定。问题在于这些规定没有得到执行。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该意见要求,“农村小学1至3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小学高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确有需要的可以寄宿;初中学生根据实际可以走读或寄宿。原则上每个乡镇都应设置初中,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寨要设置村小学或教学点,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应保留或设置教学点。各地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体力特征、道路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学校服务半径,尽量缩短学生上下学路途时间。”那么,请问,各地是否执行这一意见,在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保留或设置教学点?从以上两则消息看,重庆和湖南有些地方并没有落实这一意见,是不是应该追究责任?如果不追究责任,这一《意见》的权威性何在?
  早在2008年,重庆市就曾对初中小学就近入学作出量化规定,城镇小学生上学步行不超过25分钟,城镇初中生上学单程在5公里以内,农村小学低中年级就学单程为2.5公里、高年级为5公里。那么,请问,对于媒体报道的孩子要走10公里的山路,走二三个小时才能到达学校,政府部门该做何解释?这一规定已经出台5年多,难道只是作秀吗?重庆有关部门应该根据量化规定,追查彭水未落实规定之责。
  我国已建立督导制度,据报道,目前全国有30万中小学校,专兼职督学有5万多人,教育部要求按一人负责5所学校配备督学。今年年底之前,全国所有中小学校都将在校门口挂上本校“督学”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群众对学校有意见,可以直接给督学打电话。如果这些督导真管用,难道不知道学生上学如此艰难?这些学校的督导究竟起到什么作用?是不是也应该追究督导失职的责任?
  我国很多教育的问题,包括乡村学校的建设、发展问题,早已被国家、各地政府知晓,并出台明确的政府规定,加以解决。可以说,所有的道理政府部门都懂,所有的治理办法,早就已经白纸黑字写进文件、规定,可是,这些规定却没有得到落实。而不落实也没人追究。在这种情况下,舆论再说大道理,再呼吁他们加以重视,能真正解决问题吗?要让这些已经出台的规定得到执行,唯一的办法,就是严格依照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激活规定,而不是让规定成为一纸空文。
  以笔者之见,省市人大应当承担问责的职责,对政府部门不保障投入、没有做到让学生就近入学、督学队伍花了大笔钱却不做真正的督学工作进行问责,否则,靠政府部门进行自我监督,很难取得效果。当然,地方政府可能抱怨缺乏资金,依靠本地财力无法解决就近入学保障问题。那么,这一问题就应该在制定规定时,就对经费保障体系加以明确。比如,是否通过省级统筹来提高乡村学校的办学标准、解决办学条件薄弱的问题。如果在制定规定时不提出,此后因经费问题不落实,这不摆明把规定当摆设吗?规定不是用来忽悠公众的,而应该是切实解决问题的。
  在执行规定之外,更重要的是建立教育民主管理、决策机制,应该赋予家长参与学校选址、学校管理、学校办学监督的权利。如果家长的意见被排除在教育管理、决策之外,就由政府部门说了算,学生的权利是不会被重视的。艰辛的上学路就是受教育者权利被漠视的真实写照。事实上,如果不建立教育民主决策机制,通过受教育者来参与教育发展决策,改变教育资源的配置体系,监督政府部门,保障学生的平等受教育权,广大农村学生的教育公平就难以实现,这将是比上学路更艰难的一条路。
其他文献
文化冲突一直是对外汉语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本文以对外汉语课堂管理中存在的文化冲突为出发点,在对我国对外汉语课堂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文化冲突在对
本文通过在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落实素质
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重视学生主体行为的培养,不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The main body of classroo
美国文学是英语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但因诸多学生认为课程的实用性不强、授课方式的“满堂灌”等原因,而被日趋边缘化.因此,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更新教学
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城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多角度分析本城区小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状况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在校生的比例日渐增大,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环境的优越以及父母在教育认知方面上的欠缺,增大了学校在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方面的难度。本文提出了加强体育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作者从引导学生重观察、启发学生重想象、指导学生重积累等方面,提出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点滴看法。 Composition teaching is an i
期刊
随着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流水线组织生产的形式下,如何改善和优化生产线的整体效率,减少工序间的在制品越来越受到重视。生产线是制造企业的重要组成部门,生产线管理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未来,制造企业需要依靠生产线改善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保证产品质量,适应市场变化,增强核心竞争力,获得持续发展的空间和动力。目前,大部分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线管理都存在一些问题,企业的管理者也在通过各种方式来分析
众所周知,负担过重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大积弊。“减负”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但在应试教育的“磁场”里,学生、老师乃至家长承受的压力有增无减。原因很简单,升学是硬道理,不仅是大大小小的考试,就连评优秀、评“三好”,都与升学有关。教育者很无奈:胳膊拧不过大腿,加重学生负担虽然受抱怨,但升学率差了不仅挨骂,还可能丢饭碗。  素质教育的本义,应当是一种快乐的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在释放“教育生产力”
目的 应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技术,建立一种敏感、特异、简便且快速的日本血吸虫核酸检测方法. 方法 选择Sj28S核糖体基因片段为靶序列,用Primer Premier 5软件设计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