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s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各类人才的核心素养都提出了较高要求,由于中职院校数学学科和各专业间存在紧密联系,所以做好数学教学工作、积极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核心素养至关重要。因此,针对中职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关    键   词]  中职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4-0214-02
   中职院校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做好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改善学生的数学及专业课程学习能力。在具体教学中,中职院校应协助教师完善教学方法、构建教学平台等,从而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中职院校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状况
   (一)设置的课程存在不足
   1.诸多中职院校主要基于专业视角考虑,对数学课程进行设置,目的是帮助学生改善数学能力,但忽略了数学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致使学生个人素质被忽略,影响了学生数学专业结构的构建。而且部分中职院校希望快速培养人才,所以课程设置偏重于技能培训内容,同时将数学学科蕴藏的精神文化内涵大量剔除,这不仅有悖中职教育发展理念,还影响了为学生培养综合能力的效果。[1]
   2.一些院校对如何衔接数学文化课及专业课工作并不重视,甚至没有拨放专项资金开发课程;课程内容多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为基础,将超纲知识剔除后便进行使用,加之课程内容缺乏专业特色,因此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教师教学存在不足
   1.中职院校一些数学教师思想落后、更新缓慢,不能结合政策及教改内容的调整而变化。一些中职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受传统思想影响,惯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等模式,教学中未能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影响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同时,一些教师并不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方法,影响了课堂互动效果,无助于为学生培养数学思维。
   2.承担数学教学任务的教师,在中职院校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较少,影响了教师数学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的更新,教师教学水平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导致教师教学中无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运用数学知识。
   3.中职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并未以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特点为依据,对学生的了解知之甚少,所设计的教学内容陈旧,思想老套,不仅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不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2]
   (三)学生学习方面的不足
   研究发现,中职院校收录的学生缺乏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同时也未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两点。
   1.中职院校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上课时无法专心听讲,影响了学习效果。
   2.部分学生思想认知有偏差,未能正确思考数学学科,且数学思维及能力相对较差,在实践运用中频繁出错。
   二、中职院校培养中职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对策
   (一)中职院校要调整教育理念,重视教师成长平台构建
   1.关注课程教学。中职院校数学教学可以改善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素养等,由于中职院校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所以必须做好数学教学工作,才能帮助学生将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思想彻底掌握,这有利于学生的后续专业知识学习。同时,中职院校要利用数学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培养核心素养。所以,要结合教学大纲及各专业课程内容,做好数学课程的安排。
   2.打造专业教师与数学教师合作、沟通平台。结合中职院校课程设置要求,要保证文化课设置及教学符合培养目标,要根据学生生活、专业和社会实践的关系完成课程设置。中职院校要鼓励数学及专业课教师联合开展教研活动,双方要对学科内容、教学方案进行联合探讨。数学教师要秉承“给专业课提供服务的观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为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等。
   3.在中职院校之间给数学教师创造沟通学习的机会。受教改、课改等影响,国内数学教学目标、方法、理念、模式都在实时改变。因此,数学教师应结合时代发展需求,主动参加中职院校间的学习交流活动,通过沟通、学习,取长补短,完成知识的补充、更新及教学方法的创新、调整。
   (二)重视数学教学内容、方法的完善及新型课堂的打造
   1.结合数学教材内容,打造“凸显专业特点”的课堂。中职数学教师必须了解、掌握学生所在专业涉及的知识、专业背景及该专业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需求,才能对教材逻辑关系进行深度发掘,从而将“教教材”变成“用教材”。同时,要全程贯彻为学生提升核心素养的理念、调整观念,通过诱导帮助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及能力充分掌握,使数学学科和职校专业契合点被發现,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标。
   2.重视学习数学文化知识,打造数学文化课堂。结合中职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数学教育旨在发挥丰富学生数学知识、训练思维能力等作用”等应用要求展开教学。由于数学属于基础性学科,核心内容之一即“理想精神”,其不仅包含数学定理、公式等贡献,其中数学家在探究数学知识过程中展现出来的高尚品格、科学精神,更是数学教学中要传递的重点。所以,中职院校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时,要积极融合数学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感悟数学真理、内涵及和现实生活存在的紧密关联性。[3]    3.改善师生课堂互动性,打造合作交流课堂环境。在新时代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是传输知识的人,更是设计数学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合作学习、与学生进行互动学习的人,所以,教师要放弃传统教学方法,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合作沟通,完成师生互动环境的构建。要想保证课堂教学中全部学生均可参加,教师就必须重视师生互动效果的改善。教师可建立合作课堂,鼓励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合作学习。通过师生、生生合作、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有助于实现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改善互动效果的教学目标。
   4.结合学生心理特征,打造“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中职数学教师教学时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坚持“以生为本”原则,主动融入学生内心世界,观察、分析学生个体差异,改善数学的可接受性,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及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理解能力等,做好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以帮助学生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
   (三)做好数学建模训练,帮助学生培养、改善数学应用能力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方程模型、解析几何模型、函数模型、概率统计模型等是中职数学教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模型,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对课本中的模型案例进行合理运用,为学生在通过模型运用解决和生活、生产有关的结合计算、测量等实际问题时提供指导。另外,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好数学实际问题的设计,并引导学生通过建模方式探究答案,从而无缝衔接数学知识及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重视集体备课,横向联系、纵向比较数学学科和专业知识内容。数学教师在中职院校内要积极和专业课教师参加备课、科研等活动,要通过沟通掌握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时涉及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建模形式进行问题转化,让学生通过数学建模将专业问题彻底解决,以此帮助学生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3.结合专业特征、数学知识、学生状况组织教学工作。数学教师可不定时开展数学建模类竞赛活动,通过比赛帮助学生培养数学建模思想、意识、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利用自主数学建模形式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建模能力。
   (四)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1.采用探究式教学法为学生培养思维能力、提高核心素养。中职院校数学教师要引入探究式教学法,帮助学生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及知识自主建构能力,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自主构建的过程,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可以自主地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加以“变形”,并还原成为生活的“数学原型”,使学生能够在“变形”“还形”“建构”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为提高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奠定基础。[4]
   2.通过问题为学生培养质疑与释疑能力。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效果直接受到个人质疑及释疑能力的影响,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培养数学思维时,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改变传统定向思维习惯,帮助学生培养多角度、多方位分析、辨识问题及提出质疑的能力,使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对质疑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处理,这样有助于为学生培养思维能力及核心素养。因此,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期间,要根据思维求异性组织培养、训练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多视角、多方位思维模式,防止学生片面、浅薄、孤立地对待数学问题。
   3.中职教师应帮助学生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研究显示,发散思维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思维联想性,這属于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的过程。所以,数学教师可采用求异思维训练、发散思维训练等方式引导学生横向发展思维,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深度、广度,并在数学教学中潜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处理问题,让学生通过质疑、释疑的方式站在不同角度思考数学问题,使学生在问题多种解决方法的探究中掌握数学问题原型及规律,从而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完成为学生培养、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数学教师结合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现状制定、落实数学教学对策,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对助力学生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甲秀.中职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20(12):67-69.
   [2]史青.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有效教法探究[J].亚太教育,2019(3):88.
   [3]马中明.中职数学教学实践中促使学生生成核心素养的策略分享[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9):60.
   [4]吴玉秀.谈在想象能力培养中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J].才智,2019(32):108.
  编辑 郭小琴
其他文献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世界的语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歌声与音乐表达了人们反法西斯的战斗情怀,是战斗的号角,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协同作战,对于发展反法西斯国际联盟有着不
当下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职业核心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普遍欠缺,针对问题对高职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毕业设计教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流行性急性结膜炎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职工医院(471003)夏跃虹,范志玲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急性结膜炎125例,男75例,女50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1岁,病程短者2天,长者一周,均为双眼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要能获得好的效果,除了选择好教学内容和设计好教学形式外,还需要运用好教学手法。而教学手法的运用,有时候我们可以借用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剧本的编写到镜头的组接再到重点的回看,都可以给我们教学方案的编写、环节的组接、内容的回看以诸多启示。  关键词:小学数学;电影表现手法;教学艺术  我们都知道,电影要能够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吸引观众注意并获得观众好评,除了要有优秀的作品内容外,还离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指导意见,为高校课程思政指明了方向。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实施课程思政不但非常必要,而且切实可行。结合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坚持理念先行,强化师生课程思政意识;资源助力,挖掘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创新方法,引发思政教育自然发生;优化评价,形成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实现学生专业素养、信息化素养和思想政治道德素养的协同提升。 
人文素质教育是新时代人才和社会的必然需求.新时代大学生不仅仅要掌握精湛的技术技能,更应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更好地服务社会.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其中的翻译人才更是稀缺,因此很多高等院校都较为重视英语教学,以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培养可用之才.英语翻译教学是我
阿芸趴在太奶奶的腿上乱动着,太奶奶坐在那张长凳上,轻轻拍着阿芸.长凳扭来扭去,发出从岁月里流出的吱呀声.太奶奶说:“阿芸知道桐君山吗?桐君山长到天上去喽.那里还有一个比
期刊
数控铣削实训课程是数控专业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期间,铣削技术会随着行业市场变化而作出调整,而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数控铣削实训原有的课程体系已经难
[摘 要] “1+X”证书制度下,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学校应与企业深度融合,共同培养和提升老年照护人才的职业能力,从而形成“校企联动、课证融合、团队合作、立德树人”的老年照护专业人才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建立起“共建共享、共赢共进”的产教融合的长效运行机制。  [关 键 词] “1+X”制度;产教融合;老年照护;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