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中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男40例,女50例,年龄65~78岁,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组(D组),罗哌卡因组(Y组)和单纯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R组),每组30例.D组术后以罗哌卡因100 mg复合地塞米松0.1 mg/kg为药液行腰方肌阻滞同时联合PCIA作为术后镇痛,Y组术后以单纯罗哌卡因100 mg为药液行腰方肌阻滞并联合PCI
【机 构】
:
528000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中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男40例,女50例,年龄65~78岁,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组(D组),罗哌卡因组(Y组)和单纯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R组),每组30例.D组术后以罗哌卡因100 mg复合地塞米松0.1 mg/kg为药液行腰方肌阻滞同时联合PCIA作为术后镇痛,Y组术后以单纯罗哌卡因100 mg为药液行腰方肌阻滞并联合PCIA为术后镇痛,R组则采用单纯PCIA作为对照.记录三组术后4、6、12、24和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以及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曲马多补救例数.同时记录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和术后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结果 术后4、6、12、24和48 h D组和Y组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R组(P<0.05),术后12、24 h D组的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Y组(P<0.05).术后48 h D组和Y组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和曲马多补救例数明显少于R组(P<0.05),且D组明显少于Y组(P<0.05).术后48 h内D组和Y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R组(P<0.05),且D组明显低于Y组(P<0.05).三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和术后谵妄.D组术后镇痛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Y组和R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腰方肌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提高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
其他文献
目的:膀胱癌是世界范围内高发恶性肿瘤,其按原发部位浸润情况一般划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其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由于其高复发率及进展率,长期以来备受临床研究关注.本研究旨在分析髂内动脉化疗在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治疗中是否有益.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2015年6月-2019年12月所有收住入院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据欧洲泌尿外科学会指南危险分层将其划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组,进一步将高危组膀胱癌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共35例,患者行髂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患者微创手术后感染性发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0年12月我院微创手术治疗的48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293例,经皮肾镜取石术86例,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06例,对出现术后感染性发热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出现感染性发热患者共59例,发生率为12.16%;其中女性(OR=1.056,95%CI:0.987~1.457,P=0.021)、糖尿病(OR =2.814,95%CI:1.551~3.532,P=0.013
探讨经阴茎背侧入路改良Shiraki术治疗小儿隐匿阴茎效果.对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7例小儿先天性隐匿阴茎(中重度),均行经阴茎背侧入路改良Shiraki术治疗,观察疗效.本组87例(中度36例,重度5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中度隐匿阴茎患者手术时间(42.4±6.7) min,重度隐匿阴茎患者手术时间(44.5±7.1) min.术中出血量约5~8 mL.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6个月~2年,平均12个月,18例有包皮内板轻度水肿,随访6~12周后均恢复正常;85例阴茎体显露良好,家长对阴茎
目的 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价值.方法 选择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100例,男67例,女33例,年龄≥65岁,ASA Ⅱ或Ⅲ级.患者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在术前及术后第7天通过Z计分法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POCD组和NPOCD组.记录术前1 d、术后1、3 d血清中NLR的变化.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时点血清NLR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发生POCD的预测价值.结果 术后7 d发生POCD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