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档案数据资源体系的变化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ri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数据时代下档案数据资源体系变化的研究,有利于保护各类档案文化资源,优化档案业务流程,挖掘档案增值信息,加强档案管理机构的职能建设,达到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目的。拥有可观的馆藏资源是档案部门开展工作最大的优势,馆藏资源越多越能体现档案部门存在的价值,丰富的馆藏是档案部门维护社会地位的根本,也是开展档案利用服务的资本。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呈现爆发式增长,最终作为档案保存下来材料的也急剧增长,档案不再缺,而是泛。档案数据的来源更广泛、内容更丰富、采集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档案数据;资源体系;变化
  大数据时代,社会各行各业都逃不开大数据的侵袭,面临着对纷繁复杂层出不穷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困境,同时还面临着大数据时代给工作带来的各种改变,作为主管国家信息资源的职能机构,肩负着国家、社会、人民赋予的使命,档案部门同样也面临着大数据时代给档案管理带来的各种变化,如新生的理论观念、增多的数据资源、变换的服务方式、难度增大的安全保卫以及行政机构的准确定位等等,这些变化都需要档案部门对大数据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重新进行认识和分析。
  一、档案数据的来源更广
  档案馆是集中统一永久保管党和国家档案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科学研究和社会各界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所以档案过去的功用主要体现在维护和传承党和国家的记忆上,这在一定程度限定了档案的来源,它们大多都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经年累月后精挑细选的“成品”,大数据时代,档案数据的来源更多地倾向网络化、社会化、平民化。互联网的普及、网民人数的增多以及网页数量的暴涨使得网上信息成为了档案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
  档案部门更关注民生民意是档案数据来源的另一大变化。这几年,档案部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更加注重收集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档案。国际档案日的宣传主题从“档案在你身边”到“走近档案”,都是在呼唤大众的社会档案意识,引导他们关注档案、关心自我。日常生活中,日记照片、录影录像、获奖证书、购物发票、就诊记录、行车线路、消费信息等等都和自身息息相关,虽然这些信息对他人毫无用处,但它是自己历史的一部分,对自己有重大意义。国家号召全社会建立家庭档案和个人档案,“全民皆档”使得档案来源更草根化、生活化。
  二、档案数据的内容更丰富
  对于档案部门来说,信息资源是安身立命之本,档案数量越大、门类越多就越有利于档案价值的发挥,强化档案部门的社会地位。大数据时代早已让 IT 行业风起云涌,后知后觉的档案部门受到大数据的影响,档案数据本身也发生了变化。一是档案数据数量增大。大数据时代,档案数据资源总量大且迅猛增长。但个档案馆的馆藏档案数量不算大,但全国各个档案馆馆藏档案的总和就可以称得上大数据。数据时代,随着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的扩改建工程项目从开始启动到逐步完工,档案馆馆藏容量大大增加,档案馆势必要全面完成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任务,且在今后乃至很长一段时间内档案仍将实行“双套归档制”,这些移交、寄存、撤转并改档案数量轻易就能使档案馆馆藏存储量达到 TB 甚至 PB 级,形成海量规模。二是档案数据类型增多。档案馆的馆藏档案通常包括纸质、声像、实物几个常见种类,信息化又带来了电子档案,还有用户信息、浏览查询痕迹等等需要保存,这些载体各异、特征多样,结构差异大的档案被分门别类用不同方式保管着,数据和载体的增多使得同一个信息可以用不同的数据形式表示出来,同样的数据形式也可以表达不同的信息内容,它们共同组成了档案馆的异构数据大集群。三是档案数据价值密度降低。档案作为最真实的历史记录,相较于一般的信息资源拥有非常高的价值。但大部分的档案一旦移交进馆后就基本处于休眠状态,乏人问津少有翻阅。实践证明,利用率高利用价值大的档案在馆藏档案中几乎如凤毛麟角般稀少,这些重要档案占全部库存档案的比重非常低,档案价值密度的高低与档案数据总量的大小成反比,表示说档案数据总量越多单个档案的价值密度就越小,其中还不乏长期处于沉睡中从来没有发挥过作用的,它们其实占据了档案总量的大部分。大数据时代,档案数据总量只会逐年骤增,相对来说档案整体平均利用率就会降低,那么可能有用的档案对应比例就会减少。四是档案数据处理速度加快。随着档案信息化进程加快和档案网络的逐步建设,档案部门已经渐渐脱离了人工手动管理档案的落后方式,进入了了现代化的档案收、管、用业务流程管理。大数据时代,檔案工作讲究的是时效性和便捷性,一方面对稍纵即逝的有用信息的抓取速度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网络中更新快的网页信息,另一方面要求档案员从海量档案中迅速找到用户所需的信息。如何快速获取有效信息并满足用户需求,只有靠大数据催生出的云计算技术来解决自身带来的难题,运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软件、高科技手段提升档案资源的处理速度。
  三、档案数据的收集方式多样
  信息资源数量再多,没有被收集归档就不是档案,就不能起到档案作为权威的作用。档案业务工作的第一环就是档案的收集,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下,收集主要靠的是主动移交,单位各科室定时向综合档案室移交,各单位定时向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还要打好移交清册,以免损毁丢失。
  第一,档案数据的强制收集。事实上,很多单位都不主动向档案馆移交档案,借故拖延,加上档案法规威慑力弱,档案部门不主动上门要,很难及时将档案收集齐全完整。第二,档案数据的实时捕捉。如今互联网信息内容多、更新快、传播广,成为档案部门在大数据时代档案收集的重点和难点区域。将有价值的信息及时捕捉归档,对档案员的专业敏锐度和操作灵活性是一大考验,因为不知道一闪而逝的信息在什么时候有用,档案部门再也不能只依着“等人送上门”的老办法来收集档案,采用收集信息的新方法,实时把握网络动态资源,借助计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计算,帮助档案员实时对网络资源进行科学捕捉。
  大数据时代下的档案管理是档案界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正确认识大数据时代给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视角去认识档案价值,用创新的思维去拓展档案领域,用科学的方法去提高档案工作水平,用变革的技术去提升档案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潘连根.我国档案学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北京档案,2008
  [2]朱玉媛.论档案学研究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档案学通讯,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工艺美术,审美性与实用性同聚一身,工艺美术本身是矛盾的统一体。1长城驰名中外,人們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的建立是为了抵御侵害,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它的自然生命流逝了,即它不以抵御侵害为主要目的,但是它的文化生命却不断生长。这两个方面犹如一个沙漏,此消彼长。在全球经济化和世界文化碰撞中,设计者也明确了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重要意义与使命,发展和丰富艺术设计理论同文化属性不可分割。本文就从广义的
期刊
摘 要:人工智能的发展势必对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学者们对人工智能在教育的应用特点、方式以及作用做出了相应的阐述。但对于人工智能教育的内涵还未能给出一个统一标准的界定。本文对人工智能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内涵、现状及对研究的反思与展望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人工智能;学前教育  人工智能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也在加速融入教育,为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思想,提供新的方法和工具,带动教育
期刊
曹者,姓也;村者,邨也;而曹村者,乃绍公之裔族居地也。观夫斯邨之胜,北倚稠岩,南毗傅宅,有百亩荷塘,千倾花园,嬉戏妙女萌娃。此处,绿水绕村郭,青山作屏风。郡属会稽,地接丰安,天连婺女,溯隶於越。古称岩南曹邨,今为乌伤名村。景色雅致,气候温润。巍巍乎稠岩郁郁葱葱,袅袅兮云雾飘飘渺渺。遍野稻梁泛金玉之美,漫山果木飘兰桂之香。四时皆具江南秀,村莊囊括古韵风。  万古德胜岩,千年野饮宴。稠岩山藏抱卜子遗迹
期刊
摘 要:文化“走出去”是坚持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必经之路,对于提高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影视作品作为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是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路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构建和传播了底蕴深厚的文明大国形象,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文化输出;文化类综艺节目;软实力  一.我国文化对外输出的现状  在全球一体化的
期刊
摘 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历史长河里不可抹去的特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特有的创造技艺立于世,流露自然气息,富有文化底蕴,寄托人的情感,展现了顺应自然的自然观和理想中的人居理念。中国古典园林景、情、人三者的有机结合对于现代社会所追求的的“诗意的栖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文化遗产着重要的影响和借鉴意义。本文就中国古典园林的当代意义作如下探讨。  关键词:古典园林;诗意的栖居;文化
期刊
摘 要:在全球经济及信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传统思想文化依然有很多需要我们加以传承和学习的地方,为能够得到更好地建筑设计思路,我们要做到在传承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传统建筑学与新时期建筑学的不断创新,做到传统建筑思想与新建筑思想的完美融合,在现代化建筑中融入更多传统的建筑学元素,从而为新时期建筑学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力量。接下来,本文在认识传统建筑学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建筑学进行思考。 
期刊
摘 要:“互联网+”形势下的群众文化建设,就是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平台,让互联网与群众文化工作进行深度融合,展现新的群众文化建设形态。这是一种新型文化建设形态,其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术,并发挥新技术的优化集成功用,从而推进互联网在不同域界的广泛应用与融合发展,增强和提升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辐射能力,凝塑一条新型文化联结纽带,为群众文化建设开辟新通道,拓展新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以田野调查获取的实证材料与舞蹈本体相结合,研究仡佬族傩戏舞蹈与仡佬族人民的生活关系。概述务川县仡佬族傩戏舞蹈概况;傩戏舞蹈的分类,对仡佬族的傩戏舞蹈进行舞蹈形态、特征分析;整理仡佬族傩戏舞蹈的伴奏音乐;介绍仡佬族傩戏的文化体现;梳理务川县仡佬族傩戏舞蹈现状。  关键词:仡佬族;傩戏;舞蹈文化;舞蹈形态;动律特征  一、务川县仡佬族傩戏舞蹈概况  仡佬族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之一,分布于
期刊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习总书记主持重要会议,战疫部署步步深入,确定了疫情防控工作“十六字”方针,明确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的总要求,在党和政府强有力的管控下,我国疫情已得到很好的控制,抗疫斗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担当精神,疫情防控工作总要求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坚定信心迎挑战、同舟共济战疫情、科学防治上水平、精准施策提
期刊
摘 要:何凤山(1901-1997),湖南益阳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何凤山不惜冒生命危险凭一己之力挽救数千名犹太人的生命,因其感动世界的大义之举,他被称为中国现实版的“辛德勒”。本文旨在从何凤山教育和工作的背景入手,分析其义举产生的本质原因,并进一步总结其宝贵的精神品质。  关键词:何凤山;国际义士;中国“辛德勒”  一、何凤山的教育及工作经历  何凤山,1901年生于湖南益阳,他出生贫寒,年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