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昱畅:我的“两副面孔”

来源 :故事家·花开不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901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执”与“变通”并存
  彭昱畅这个人说来复杂也简单。“固执”与“变通”这两个特性同时在他的身上并存,矛盾且又合理。小的时候,父亲打算给他报萨克斯特长班,彭昱畅就非要学吉他,因为如此一来便可以边弹边唱。到了高考的时候,父母想让他报考理科院校,将来也好就业。彭昱畅依然没有乖乖听话,他一门心思地要去考表演专业。
  彭昱畅的倔强让他对未来一直有着清晰的打算,而目标一旦明确了,他也会想办法进一步地去靠近自己理想中的殿堂。他还是一意孤行,去北京参加了艺考培训。然后,彭昱畅又另辟蹊径,去了上海戏剧学院,学木偶表演。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反正考都考上了,那就去吧。”再细细说下来,“那就去吧”这四个字竟不是无奈之选,反倒是彭昱畅的真心。
  他喜欢木偶皮影与木偶造型表演这个专业,哪怕百度给它的标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小众且冷门——全国只有上海戏剧学院特设这个专业,每年也只招收18个人。不能露脸,只能在幕后操纵的皮影戏,怎么想都跟表演专业不搭边。
  彭昱畅却不那么认为:“它不会和表演无关,反而是相辅相成的,通过操控木偶来表演,你首先要理解你自己演的东西,才能去赋予你操作的东西以灵魂。如果本身对表演一无所知,那么作品肯定也不会特别精彩。”对“表演”,彭昱畅有自己的坚持,亦有自己的理解和认知。他是个对梦想不会望而却步,却并不惧怕“舍近求远”的人。大多数人做不到如此,总要一条路走到黑。但彭昱畅认为:这就好比自由赛跑,怎么跑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跑到终点。
  你可以认为他有势在必得的飞扬跋扈,也可以觉得他带些懂得迂回的特殊情商。两者中的任何一点,都会成为运势的加持,让少年继续闪光。
  “天真”与“成熟”共有
  “虽然在舞台上,你的年龄是最小的。但是,你逮到机会就不撒手。”在《演员的诞生》这档节目上,导师章子怡如此评价彭昱畅。
  他的“野心”向来是彰显于台面之上,没什么可回避的,凡是进了演艺圈的人都渴望当影帝。这是对“演技派”的向往,是一个成熟的演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只是,彭昱畅一样很天真。
  除了对表演质量要求严格,他并未对演戏可带来的附加值过分地追求。没有对名利的欲望,自然,彭昱畅是不挑戏的。出道这几年,彭昱畅大多数是以配角的身份出现在大众视线里。他演过可爱呆萌的“强公公”,演过稚嫩机灵的游泳健将“明天”,也出演过为了民乐奋斗的“油渣”李由。这些角色和影片皆是良心之作,只是,距离爆红总归是差着一段距离。哪怕是口碑颇好的《快把我哥带走》这部电影,也未将彭昱畅推向“当红小生”的宝座。因为每一次彭昱畅合作的制作班底都只会认认真真地拍戏,像他一样,他们从不涉足过多的炒作或是舆论导向。
  在拍片不利的情况下,《快把我哥带走》还能突破2亿票房,实现了逆风翻盘。彭昱畅觉得很开心,还有点小得意。他确实不是那种虚伪的人,喜怒都形于色。在社交互动平台知乎上,有人提问“当演员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彭昱畅回答道:“我一直认为演艺圈是个虚幻的空中楼阁,身处这个圈子里的人,都很难有脚踏实地的安心感。努力奋斗却总在下游徘徊的时候,担心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刚有点起色,又怕作品跟不上,人气再掉下来;就算是站到了这个圈子的最高位置,也会怕后浪太凶猛,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
  前段时间大热的电视剧《都挺好》中,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富二代纨绔子弟的彭昱畅。他在剧中饰演的小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是戏。能有机会出演这么一部厚重的剧,又能和那么多演技派演员同台飙戏,彭昱畅坦言“紧张到咽口水”,但这对他来说,又是一次演技上的成长。
  他是清醒的,关于很多事情,彭昱畅想得透彻,看得明白。同时,他又是纯粹的。只要导演喊了“开机”,所谓的“水深、不易”,彭昱畅都会瞬间遗忘。那时候,他只想着一件事——该如何跳脱出彭昱畅本身,只做剧中的那个人。
  “帅”与“不帅”皆是
  彭昱畅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鲜肉”,他个头儿不高,脸部轮廓也并没有棱角分明。学生时期,一直看不到自身的闪光点。曾有一段时间,还有网友们调侃:彭昱畅真是长了一张神似黄渤的脸。
  言下之意,他不是靠“颜值”吃饭的。也确实如此,彭昱畅在《向往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偶像包袱,能吃能睡能干活儿,观众纷纷被他圈粉。彭昱畅跟黄渤一样,都有着观众缘。他们内在的魅力,一样是吸引人的利器。这是“祖师爷赏饭吃”的天赋,也是许多人模仿不来的气质。
  24岁的彭昱畅,穿着校服一点也没有违和感。23岁的彭昱畅,显然“野心”很足,他仅仅就用一个决绝的眼神便将“溥仪”的历经沧桑完美诠释,折服了大众。至于22岁的彭昱畅,他又很随性,能在简单的“强公公”和腹黑君主“孟章”之间自由切换,选角和表演都是凭借一腔热爱。他那张不帅的脸,给了他各种可能性,不止有花美男这一种定位。他的每一次尝试,都是一种成长,又让他多了各种韵味。两者相辅相成,最终,会造就独一无二的彭昱畅。
  当然,这也是每个人的样子。我们都是“两面性”的,优点永远会和缺点相伴。这才是最真实的人生。大抵,这也是彭昱畅最大的魅力——他可深邃,可明媚,藏匿于人世間,总能是任何人,却又只忠于他自己。
其他文献
很多时候,如果墨守成规,就永远不会有创新。只有跳出思维的束缚和羁绊,在没有需求的地方创造需求,并且把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才是成功之真正所在。  在德国慕尼黑的伊萨尔河流域,有一片一望无际的棉花种植区。那里的棉花产量占据德国棉花产量的一半以上。因此,与棉花相关的产业在当地极其发达。尤其是棉被的制作,几乎成为村民们的主要谋生途径。  跟众多私营业主一样,奥斯顿在当地经营着一个小小的棉被加工厂。但是,
期刊
正因为让心跟着爱走,奥利维亚才在小钢笔里炫出了大世界。  执着;追求;梦想;专一。  生命是一张弓,那弓弦是梦想。  ——罗曼·罗兰  在为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庆祝70岁生日的专题展会上,一幅名为《那是什么地方》的建筑画,吸引了众多名流和成功人士,就连艺术鉴赏力极高的查尔斯本人都啧啧称奇,久久地驻足品味。这幅巨作不管是风景、植物还是建筑的小细节,都处理得一丝不苟,即使放大到100倍,依然可以清晰地看
期刊
深圳中学拟一次引进哈佛清华北大等名校35位硕士博士生,引發社会广泛关注。有人认为“不逊色于一些高校的教师招聘名单”,但名校博士当中小学老师是否“大材小用”?深圳中学校长朱华伟说道:“基础教育是人才成长的起点,青少年素质培养的根本在教师。最优秀的人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真正的“大材”才能培养出“大材”,我们就是希望引进更多高层次教师,培养更多高水平中学生,为一流大学输送一流生源,为国家发展储备杰出人
期刊
可敬又伟大的曾峰,他的爱心授课是奉献爱心的最高境界,也让更多贫困的人有了安家的能力。  奉献;侠义精神;施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 ——梵高  他是一位普通的厨师,靠手艺安身立命;他又是一位不简单的厨师,无偿将摊煎饼的手艺传授于人,带领无数的人走上创富之路。7年时间里,他的学徒遍布全国各地,他传授的煎饼手艺还走出了国门,令无数经济窘迫的家庭“峰回路转”“柳
期刊
小狗贝利延续使命,在主人伊森的嘱托下,通过不断的生命轮回, 执着守护伊森的孙女CJ,将伊森对孙女的爱与陪伴,当做最重要的使命和意义,最终帮助CJ收获幸福,再次回到主人伊森身边。   导演: 盖尔·曼库索  关于狗狗的电影和故事,总是特别能赚取观众的眼泪。来自宠物的温情、陪伴和执着,瞬间融化了我们心底的忧伤,那种清澈无私的情感,很治愈,很暖心。  总有一些情感能触动到你,让你泪流满面,电影中的狗狗虽
期刊
2019年2月14日,《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最后一场比赛圆满落幕,最终“北大”女博士陈更靠着丰富的学识、良好的心态成功斩获了《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总冠军。董卿评价她:“天道酬勤,水到渠成。”陈更获得总冠军后发言:“很多诗友因为看到我在诗词大会的样子,也想要来诗词大会;很多小朋友、青少年说因为看到我念诗的样子,发现中国诗词的美好,也开始念诗。我觉得,为了传播中国古典诗词,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期刊
一个思考者,即使独处丛林、荒原、大漠,也会感觉自己拥有整个世界。随波逐流的人,即使身处人群中,心灵也会感觉到寂寞无比,他们最终都成了尘世的过客与浮萍。  每个时代,都有冷静深邃的思考者,也都有得过且过、随波逐流不思考的人。可以肯定的是,所有思考者的目光,最终都会成为一个民族前行的火把。  鲁迅先生说:“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每个人都需要友情,但是,很多道路不能结伴而行。有些事,只能一个人
期刊
方便面  投简历后,好多天都没有收到回复,我一直闷闷不乐。正在这时,我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说:“你好,方便面是吗?”我没好气地回了一句“我是火腿肠”就挂断了电话。  躺下来琢磨了好一会儿后,我才反应过来她说的是:“你好,方便面试吗?”  军训回来  麻将桌上,张婶对王姨说:“你知道吗?昨天我家门铃响,我打开门的一瞬间,忽然眼前一黑。”  话没说完,王姨匆忙抢过话茬关切地问:“你没事吧?是不是高血
期刊
感谢那份连自己都没有想象到的坚持和勇气,才让淹没于芸芸众生的我们稍微有一些不同,在筋疲力尽时仍然奋力跃起,一跃而上,看到希望的光芒。而在一次次的尝试和失败中,我们亦不断积累经验,和着眼泪和汗水在不为人知的黑暗中咬牙前行,超越所谓命运设下的极限。  看到学弟朋友圈里晒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时,我也为之高兴,薄薄的一页通知书旁边是高高的一摞儿复习资料,对比鲜明。时间一晃4年,我为他的坚持高兴,更为之震撼。不
期刊
每时每刻每秒  我都在期待  你的文字乘风而来  任清风信手轻翻  笔墨盈香  我焚香沐手  悉心聆听你和花开的故事   ——致花粉  亲爱的编辑们:  你们好!时光熔金,岁月铅华。转眼间,小花已经陪伴我三年了,我的高中生活也在不经意间走过了三分之二。可是我的内心却开始迷茫了,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何方。  很早以前,我就已经计划好以后从事的职业。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自己的经历越来越丰富,最初的想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