茈湖潋滟春风暖 吹绽碧桃一树红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x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十六年的风雨兼程
  
  “洱水西源第一流,川名沃野稻先秋”。洱源,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风淳厚、风光绮丽、物产丰富的地方。30万各族人民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十个乡镇星星点点散落在这阡陌交通、汊港交错、河流如织、湖泊众多的洱海源头。洱源美丽迷人,像一颗绚丽的宝石镶嵌在滇西北高原,以其灿烂的历史文化、古朴神奇而极富诗情画意的人文景观著称于世。素有“神话王国”、“白族文化宝库”、“仙女撒歌的地方”、“唢呐之乡”、“歌舞之乡”的美誉。洱源水资源极为丰富,黑漓江、罗时江、永安江、弥苴河、弥茨河、凤羽河、茈碧湖、海西海、西湖、东湖、绿玉池等并称为“三江三河五湖”,共有大小支流560余条,贯穿山间田坝,形成大范围内自流灌溉的天然水网。平畴沃野、湖光山色,被誉为“高原水乡”。杨升庵感慨曰:“远梦似曾经此地,游子恍疑归故乡”。
  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勤劳、智慧的洱源人民创造了无与伦比的优秀文化,至明、清已“与中原相埒”,突出的表现便是涌现了一大批知名文人,他们或以学识充仕京官,或凭文才饮誉三迤,或以军功扬名海内。如杨南金、何邦渐、艾自修、高桂枝、王崧、赵辉璧、杨琼、杨友棠、施混、施介、马锳、马子华、李中迪、罗铁鹰等人,及至现代的著名学者马曜、张文勋等。洱源一中,就是在这样一个人文蔚起的背景下成立的。
  洱源一中位于有“温泉城”之称的洱源县城茈碧湖镇,背倚巍峨的罗坪山,面对平畴沃野,与高原明珠茈碧湖相望,和新兴的“大理地热国”相邻,迄今为洱源县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所完全中学。洱源一中始建于1931年,原名“洱源县立初级中学”,招1班50人,校长杨国桢。1935年改为县立简易师范,1938年恢复中学。至1949年,共培训师资3期139人,招初中13个班,毕业850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学校收归县人民政府。1958年洱源、剑川、邓川三县合并,洱源中学改称剑川一中,并增设高中2班98人,成为大理州当时的16所完全中学之一。当时中学与宁湖小学同校,校舍十分拥挤。1961年撤大县后为洱源一中,将高中部迁至南山,也就是现在的洱源一中校址。时有高中4班205人。1965年,该校高八班有36人参加高考,被录取22人,升学率达到61%,各科平均分为69.15分,高于下关一中(62.47分)和大理一中(60.08分),教学质量为全州之冠。并且高于全省水平。应当说,这是洱源一中历史以来高考成绩较为显著的一年。同年,初中部也迁往南山,原校舍归宁湖小学。“文革”期间,学校受到巨大冲击,教学基本处于停顿状态。1971年开始,每年招推荐高中生4班,1979年列为县重点中学,此后每年招生初中2班,高中4至6班。2004年,初中停招,高中扩招。至今,洱源一中有教学班28个,2007年9月将达到30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1600多人,学校每年招收高一新生550名。现有教职工124人,专业教师100人;有中学高级教师24人,中学一级教师49人;中学二级教师27人,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高中教师达标率为88%。
  洱源一中校园占地面积为52亩(含教师住宿区),校舍建筑面积13121.17平方米,建有容纳400多人的多功能教学展播厅、电教室、语音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及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图书馆各类藏书近1万册,教学设备总值646.892万元。
  建校七十多年来,洱源一中确立了“质量是办学的生命,发展是办学的主题,改革是创办名校的方向”的办学理念,把握教育质量的重点,加强学校的软硬件建设,美化校园内部环境,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求质量、求发展,致力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理念的前沿化。建校至今,洱源一中共招初中150班,高中218班,毕业生达20000多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走过了历史沧桑的洱源一中,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迎来了一茬又一茬的优秀教师。送走丁清风明月,迎来旭日朝霞。走进这所正在发展壮大的老校,缕缕书香已弥散在清新的空气中。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
  
  洱源一中校长杜克仁是一条年轻精干的白族汉子,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一中教师的精、气、神。他话不多。身体也不算壮硕,但在他深沉、含蓄的外表下隐藏的则是坚定与睿智。对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他说得简明扼要而又条理清晰,就如他学的数学专业一般,务实、谦逊,不摆花架子。他是大理市上关镇人,是个年仅38岁的中学高级教师。他先后在邓川镇初级中学和洱源二中任教。1997年7月,他被调到洱源一中担任教务主任,同时任数学教师。2005年9月,洱源县在全省范围内公开选拔校长,他技压群雄、脱颖而出,担任了洱源一中校长。
  杜克仁自任洱源一中校长以来,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以德育人,以身作则,以人为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为全面提升洱源一中的办学质量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为把洱源一中办成培养优秀人才的龙头学校而殚精竭虑。在学校管理中,杜克仁决不搞“一言堂”,而是努力推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校领导班子的合力,充分挖掘全体教职工的智慧,集思广益,民主决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带领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员工拧成一股绳,使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和谐。在“船长”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洱源一中这艘船鼓起风帆、乘风破浪,正驶向理想的彼岸。
  要办好一所学校,教师队伍是关键,杜克仁时刻不忘这一点。于是,他倡议在老、中、青教师之间构建起“拜师制”的互动平台,做好“传帮带”,让年轻教师多向老教师学习好的教学经验和育人方法,而老教师也要多向年轻教师学习新的理念、新的手段和方法。由此,大力加强了教学科研工作,组建教科室,在各教研组分别进行学科教学、教学科研和师资培训、学历提高的课题研究,让每位教师都转变观念、发展自我。2007年3月,在校内首次实行了“一部两组”制度,即年级部、班级组和学科组,大力推进学校的教科研究。而作为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的骨干教师,杜克仁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并撰写了几十篇教育论文,其中《发展素质教育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获1999年洱源县素质教育论文一等奖。《中考试题中反映出来的学生能力培养》、《数学教学中类比思想的教学》分别获1998、2000年洱源一中教学论文一等奖。人编洱源一中教育论文集。2003年,在《云南教育》发表 《中学数学解题中的观察与试探》,同年在《大理教学》上发表教学论文《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角边角”公理教学尝试》。2006年,在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爱青少年成长——校长(书记)论坛》上发表论文《百年树人,润物无声》。同时,他努力抓好教育教学,带头开展课堂教学改革,1998年参加大理州初中青年教师优秀录像课评比获三等奖;2001年,在洱源一中课堂教学改革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
  作为一名教师,杜克仁对住房问题深有体会。一间宿舍既当卧室,又当客厅和厨房,还要兼办公室,中间拉一张隔帘布,这样的情景对教师们早已司空见惯,三口之家就在这样的小环境里蜷缩着,让人很心痛。洱源一中的情况稍好一些,经过学校的努力,终于在县城有了一片教师住宿区,然而还是满足不了大家的住房需求。作为一名校长,杜克仁知道,要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才能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才能凝聚人心。2006年6月,学校开始启动了洱源一中住宿区第三期工程,并对住宿区整体环境进行一次性规划建设,重建排污管道,新建通道,新建绿化带。至2007年初,一个整洁、美观、功能齐备的住宿区已全部建成,洱源一中大部分教职工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杜克仁和校领导班子一道,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校园文化、育人环境等诸方面作了一系列的改革,树立了学校的整体形象。
  
  德者,才之帅也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是千百年来社会对人才的主要评定标准。的确如此,倘若一个人有才而无德,他很有可能对社会构成威胁。所以,治国、治校,历来都将“德”这个标准放在首位。杜克仁在《百年树人,润物无声》一文中提到了洱源一中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做法:首先帮助学生树立自我定位的独立动机,通过教师与学生“换位交谈”召开班会、举行课外活动和各种竞赛,使学生明白自己的长和短,做到知己知彼,自觉寻找榜样。其次,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通过与学生对话、学校心理咨询室、校长信箱了解学生,帮助他们找到理想与自我现实的差距,分析自己,确立自我目标;再次,帮助学生制定自我管理的计划,由教师监督帮助其实施,并使之不断完善;其四,引导学生自觉刻苦锻炼,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以此磨砺意志,增强体质。五是一段时间内帮助学生进行一次自我总结,对自己的得失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对于学生的综合管理方面,杜克仁也谈到了学校的做法:首先学校必须遵循学生自我控制、自我成熟、自我修养的原则。教师在工作中,必须注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使之能正确认识自我,而学校的心理帮助和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其次,对学生进行正确诱导,包括晓之以理的理智引导,动之以情的情感诱导,明之以利的价值诱导,明之以目标的榜样诱导,展望未来的前途诱导,立之以规的规范诱导,做到了润物无声,促其成长,而又不伤其根本。再次要求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要求教师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思想素质,要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道德。其四,成立家长委员会;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促进学校与家庭教育互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等。同时,也利用班会、校会、年级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在注重抓好学生常规德育的同时,学校也采取了一些具有个性特色的措施。开办业余党校,给学生上党课,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军训,组织新团员入团宣誓,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建立洱源一中校外德育基地,培养学生高尚的革命理想;举办体育运动会、“五四”文艺晚会、师生书画展、演讲比赛陶冶学生情操。洱源一中还组织编写了校内的德育教材《春风化雨》一书,分校园春秋、美丽家乡、文化典藏、博采众长、英烈传略等五个部分,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学校的历史与现状,用优秀校友的事迹来感召学子,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学校编写的《洱源一中校刊》,贴近师生,贴近校园生活,弘扬校园文化,为校园文化生活增色不少。2005年10月,在云南省首届校园联谊会文学社社刊评选中,被评为“云南省校园文学优秀社刊”。学校还经常组织法制讲座,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在高考前一个月聘请省州心理专家开讲座,同时购买心理健康讲座光盘进行播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洱源一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学生的意志和毅力。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实施了《洱源一中一日生活常规》、《中学生礼仪常规》、《洱源一中学生学习常规》,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诚信教育、禁毒教育、法制教育、尊重父母教育、自我保护教育、崇尚科学教育、网络道德教育、“八荣八耻”教育,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竞争、学会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努力使学生达身体健康、品德高尚、人格完整的标准。
  
  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是学校的生命线。直至今天,考试的指挥棒仍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上空舞动。近几年,各级领导、学生家长对教育教学质量更加关注。洱源一中意识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刻不容缓,也容不得半点疏忽和懈怠。学校牢固树立教育质量是第一要务的思想,从最基本的教学常规抓起,要求每位教师上好每一堂课,向45分钟要质量。抓实每一次习题训练、单元训练及月考、模拟考,瞄准高考开展教学。
  为了对社会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洱源一中面向全体,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长进、学有所长,有所作为。学校制定了《“分层教育”实施方案》,以年级为单位,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为负责人,以各类不同的学生为教育对象,按学生的不同状况,对学生开展分层推进工作。从学生的生活、思想、学习等各方面进行关心、了解、指导和帮助,另外,各年级在学生自愿的原则下,举办了不同学科的“基础提高班”,利用晚自习和周末,对各科目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指导。在高三年级中,还组织了“加强班(优辅班)”,进一步加强对各班优等生的帮助辅导,拓宽、加深知识面,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能够有所突破,提升学校高考上重点线的比例,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在高三下学期,学校及时为每班20%的困难学生推出免费营养早餐,鼓励这些同学向高考冲刺。
  教育科研是学校的重要工作。 学校新设置的教科室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研究探讨教材教法、教学理念、考试动态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学校要求各位任课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执教水平,努力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各学科教研组结合本学科的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努力使教研工作贴近教学、贴近学生、贴近高考,坚定不移地走科研促教,科研兴校的路子。学科教研活动,包括分析、解决教学中存在、遇到的疑难问题,谈教学中的体会,分析教材,探讨、研究教法和学法,在校内开展上“公开课”、“示范课”活动,开展“说课”活动,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高中部全体教师还认真做好历年高考试题的研究、分析工作。近年来,洱源一中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有9篇获省级一、二、三等奖,有52篇教育教学论文编成《洱源一中教育论文集》第一、二期,为了开阔视野、提高教师素质,学校还组织教师外出昆明、保山、腾冲等地观摩学习,构建平台,开展校际交流,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同时,鼓励教师自学、自考、校本培训、函授学习,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多渠道对教师培养。已建立起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师德优良、教法精湛、关爱学生、共谋发展的教师队伍。
  由于学校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形成了奋发向上的氛围,因此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攀升。2003年,高考上线率达57.20%,文科最高分541分,获洱源县文科状元,理科最高分519分,获洱源县理科状元;2004年,高考上线率首次突破61.40%,文科最高分546分,获洱源县文科状元,理科最高分619分,获洱源县理科状元;2005年高考上线率73.9%,文科最高分573分,理科最高分602分,教学质量大幅攀升。2006年高考,洱源一中呈现了四个亮点:一是600分以上人数达11人,比2005年的1人增加了10人,且囊括了洱源县文、理科前三名;二是文科考生第一次有3人突破600分,改写了洱源县文科考生没有600分的历史;三是上重点人数达58人,比2005年的31人净增27人,一本率达15.79%,居全县第一,全州第七;四是应届上线率突破了90%,在大理州35所高完中里名列前茅;2007年高考普高上线人数达460人,理补班上线率为100%,其余几班上线率均超过了93%,600分以上人数达11人:文科全县前六名均出自洱源一中。2006年理科状元杨杰以655分考入南开大学,洱源一中文科状元王燕铭以620分考人中国人民大学,理科考生胡佳鹏以639分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在近4年的中学生学科竞赛中,洱源一中有48人次获国家级英语、物理、化学、数学竞赛一、二、三等奖,有26人获省级奖。
  学校招生改革方面,从2006年9月起,在高一年级开设了一个实验班,共有48人,最高分634分,最低分603分。由于学习、生活、家庭诸方面的原因,李冬鸿、胡杨暘和花渭楠、王蕊、杨磊等同学分别从下关一中、大理一中、州民中等转回洱源一中就读,他们很快适应了洱源一中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诚如其中一名同学说的,洱源一中教师的敬业精神感动了他,洱源一中很适合他的成长,让他重新找回了自信。实验班在历次月考中各学科都获得了平均分比普通班高出近20分的好成绩:前10名同学的最高分比普通班的最高分高出100多分。下关一中落选后被洱源一中录取的张先智同学,每次月考均以800多分名列全级第一,且许多学科均获得满分,如化学科在过去的8次考试中有7次获得满分。从下关一中转回的李冬鸿在5月份的月考中以799分的优异成绩获得全级第二名。整个实验班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全体同学身心健康、团结友爱,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求知的沃土 文明的殿堂
  
  作为一所穿越了76年尘烟的县立中学,洱源一中经历了许多沧桑与变迁。校园占地面积不大,校舍建筑处于逐步更新的阶段。然而,走进洱源一中,浓郁的人文气息便迎面而来。具有中式风格的大门两侧,用醒目的红字书写了激励语。步人校园,直人眼帘的便是“校友标志雕塑”,雕塑命名为“腾飞之源”,是具有现代艺术风格的不锈钢制成。雕塑似一只振翅高飞的凤凰,又似一株茁壮成长的幼苗,下部是一个银光闪闪的地球。体现了洱源一中学子们奋发向上、面向世界的胸怀,也体现了广大师生振翅翱翔、向往远大目标和自由腾飞的精神。刘晓昌和寸果静两位老师带着记者参观了整个校园。校内古木参天,苍松翠柏,那些历经风雨侵蚀的老校舍,让人不禁遐想往日的时光,那些校舍有些老了,却仍为培育人才发挥着作用。那些古松,枝干遒劲,直入云天,让人顿生敬意。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是一幢幢新建的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和学生宿舍楼,楼群林立在蓝天白云下,展示着洱源一中硬件建设取得的新成果。走进每一幢楼,卫生、整洁、有序,可见学校管理的规范程度。走出大楼,在运动场上,学校邀请县环保局局长作环保讲座。数百名学生坐在运动场上聆听。虽然天气炎热,却秩序井然。在校园内,黑板报、宣传栏、文明用语等都在醒目的地方设置。而在办公楼下,全体教师的标准照和简介经过精心设计后张贴,充分展示教师们的风貌。天空之下,楼群之间,还有新建的绿化带,有四时不败的鲜花,有绿草如茵的草坪,还分块到各班管理。整个育人环境建设显得别具匠心而又不事张扬,正向环境优美、人文荟萃的花园式学校迈进。
  在绿化带一侧,一眼貌不惊人的老井静静地卧在那里。刘晓昌老师说,别看这眼井小。可整个学校的饮用水都靠它,洗衣做饭浇花全用它。这眼井甘甜可口,储量丰富,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还为我们省了一大笔水费呢!的确,要从自来水厂买水,数千名师生和学校用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从罗坪山中引水,管道又太长,成本太高,也不划算。如此看来,这眼井是学校的宝物呢。学校在井旁修了一座水池,平时将井水抽到蓄水池中。记者忍不住喝了一口,井水清凉回甜。数千名师生的学校,用水量很大,可这眼老井的水却仍是源源不断地涌出来,滋润着一届又一届学子的心田。七十年,也许八十年、一百年后,人们还在喝着这眼井的水,这眼井,不仅给学校提供了水源,还是学校最为驰名的人文景观呢!
  在洱源一中自办的校刊上,记者看到了一位教师的文章。文中提到了“田径场,红大楼”、“四合院,潇湘馆”、“南草园,松林坡”这样的文字,还有一位校友的文章中,提到了“绿大楼”。这些诗意的名字,曾经记录了多少教师和学子的踪痕,他们的回忆与荣光都在这里镌刻。这位老师写道:“那里曾是著名的红大楼,房屋虽旧,却是许多名师的阳光小宅,曾铭刻过他们多少 青春的欢乐、年少的痴狂,然而,当我也成为它的主人时,热闹繁华早已消逝在飘远的白云深处,清晰的旧梦只是我独自走在咯吱咯吱的楼道里的残痕”。文中写“四合院”:“相比于田径场,四合院是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时时要用水养护的草坪绿化带,但我仍能从草根深处寻觅到它的旧影。这里曾是女生们的小小家园,演绎着她们美丽的梦想和真实的泪水,中间原有一株杏树,每到春天,白色的花辦在风中,片片飘飞,绚丽里平添几许忧伤,仿佛是一种象征。”文中的“潇湘馆”:“是教师小院,青灰的屋瓦映衬着那一笼翠竹,透出难以言说的苍凉,而今,翠竹不变,背景换了,是三层的新女生楼,”还有“松林坡”:“昔日的松林坡,寥寥无几的落寞古松,在夕阳的映照下,更显苍翠,曾经的松涛与二胡,曾经的清风与明月,曾经的执着与无悔,都如地上寂寥的松叶一样,随风而逝……”
  看到这样的文字,似乎就看到了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洱源一中。由于规模扩大,那些院落和建筑拆除了,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大楼,它们尽力地向空中生长,以减少占地面积的压力。洱源一中聘请了专家首次进行了近期、中期和长期的一次陸规划,从根本上避免了学校发展的随意性、盲目性。这样,钢混、砖混的办公楼、实验楼、教学楼、宿舍楼一幢接一幢开工,现代气息充溢着校园。
  
  以生为本 仁者无疆
  
  随着洱源一中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进一步加强了“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2006年,全面实现了后勤社会化。新建了学生餐厅,让学生有一个安静、卫生的就餐环境。学校在学生食堂、男女生宿舍、开水房、小卖部、校门都设置了IC卡刷卡机,实现校园管理、校园生活一卡通,提升了学校管理的科技含量。学校投入资金。加固了各学生宿舍楼,特别是女生宿舍楼的防护栏,宿管员轮流在各宿舍楼24小时值班。学校与茈碧湖派出所一起,警民共建文明学校,治理周边环境,切实抓好对学生的服务,保障其安全,让学生有一个安全、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特别是晚自习后,学校安排护送不住校学生回家,虽然增加了不少人力物力,但这种具有人性关怀的举措,使学生暖心,家长放心。
  “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渗透到学校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为了让那些热爱学习的贫困生完成学业,洱源一中推出了多项举措资助贫困学子,团县委、县妇联和社会各界人士也对此项善举给予了帮助。学校积极配合团县委实施“爱心成就未来”工程扶助贫困生;配合县妇联搭建“春蕾桥”,对女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对下岗职工子女减免学费;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减免学杂费;对各班级的贫困生按国家规定发放人民助学金;对农村贫困生减免校服费;对家庭贫困的学生减免使用英语空中课堂教学的专用耳机费;全校行政领导、教职员工于2005年9月12日为贫困生捐资7810元,2006年9月为贫困生捐资8350元,分批发放到贫困生手中;对残疾人子女免收学杂费;对部分贫困生提供勤工俭学免费餐。大理药业集团从2006年起连续三年在洱源一中设置了高考状元奖励基金3万元。洱源一中离休教师杨茂先每月提供500元,从2005年起对高三年级4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提供资助。建筑业成功人士杨为忠先生按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连续三年资助高一年级3名贫困生。兰界人士李映龙先生以按月发放的形式资助5名贫困学生,共15000元。美籍华人王滇声先生资助4名贫困学生1180美元。美籍华人赖韵玫女士资助1名贫困生300美元。通过以上举措,2005年以来,洱源一中的贫困生无一人因生活困难而辍学。据统计,2003年至2006年,洱源一中共向全校贫困生发放资金达28万元。
  为了进一步加大扶助力度,经学校多方努力,从2007年9月起,企业界成功人士陈宝先生出资10万元,用于资助2007级高一品学兼优的贫困生。而学校也结合自身实际,对2007年中考分数达大理一中录取线以上的考生减免高中三年的学杂费。这对所有想读书、成绩优秀的贫困生家庭是一个好的机遇。
  
  芳菲竞秀 灼灼其华
  
  “小楼昨夜忽东风,吹绽碧桃一树红。灼灼其华花似面,乡情脉脉梦魂中,”这是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白族学者张文勋先生的七绝。张文勋在这首绝句的序言中写到:“去岁回乡,访母校洱源一中,临别时承赠碧桃一株,今已盛开,终朝赏玩,倍增乡情”。作为曾经就读于洱源一中的学子,张文勋应当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张文勋先生在洱源县立初级中学(即今洱源一中)毕业后,就离开了故乡。1958年秋,他主持编写了《白族文学史》,影响深远。他安心教育,潜心治学,在培桃育李之余,撰写出版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论稿》、《诗词审美》、《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等十四本著作,在国内外颇有影响。1987年,他被评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989年,他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他获得政府特殊津贴。作为经常回乡探访的名人,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洱源学子成长。
  在洱源一中的众多校友中,还有李良敏、李良箐、赵灿鹏、李国相等人,他们也起到较好的影响。
  李良敏于1972年至1974年在洱源一中就读,1989年赴美,在芝加哥的一所大学学习计算机软件工程,1993年1月获硕士学位后,在芝加哥美联邦破产法院任职,从事电子计算机工作。李良箐于1974至1975年在洱源一中读书,1977年考入吉林大学数学系,获硕士学位、1986年赴美,在纽约州立大学就读,获硕士学位,199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继续学习,1995年获博士学位,现继续作博士后研究。赵灿鹏,1983至1986年就读于洱源一中,1989年以大理州文科第一名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1993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攻读文学硕士学位,1996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李国相,1980年毕业于洱源一中后考入国防科技大学,并先后在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攻读学士、硕士、博士,现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工作。他们是校友中的代表,在各自的领域均有建树,无愧于洱海源头的哺育和母校的培养。
  由于历届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洱源一中获得了多项殊荣:1995年被云南省教委认定为“云南省二级完全中学”,1997年被评为“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大理州育人环境建设优级学校”;2000年被评为“大理州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1年届满后再次被命名为“云南省文明单位”,同年被中共洱源县委、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无毒单位”,2003年被云南省教育厅命名为“2002-2003年度云南省现代远程教育先进项目单位”,2004年被云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名为“云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学校”,2004年5月被云南省教育厅命名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7年,被洱源县委、县政府评定为“平安学校”。同年,第三次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云南省文明单位”。
  “乾坤三寸笔,苦乐一床书”。洱源一中将励精图治、团结协作、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快,使这里成为莘莘学子的“腾飞之源”!
其他文献
当我们换乘越野车从云龙县城出发,从云龙天然太极图边擦肩而过后不久,就到了千年白族古村诺邓的面前。  诺邓村位于大理州云龙县城西北面的山谷中。  “诺邓”村名见诸于史籍已经有1140多年的历史,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王朝。“诺邓”一词是当地白语的译音,意思是“有老虎的山坡”。在唐代樊绰的《蛮书》中已经对诺邓有明确记载,此书的成书年代在唐懿宗咸通三年,即公元862年。这就是说,这里最迟在唐朝就已经
期刊
观维琨女士白描长卷《瑞丽行》,心中油然一震,此非吾梦中之傣乡乎?余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傣乡生活近两年,其情其景,时常缭绕梦中,窃欲以诗文记之,终因才力不递,恐画虎类犬,终作罢。今观维琨之画,余愿了矣!  夫观维琨之画,用现代时髦话说,就是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傣乡山水风光,风土人情。可名之为风景画,亦可名之风俗画、风情画,然终觉不能尽意,或许是三者融为一体吧。  余于画是门外汉,不敢置喙。但对于美
期刊
走在校园的小路上,看见绿草丛中参着星星点点的粉红——这粉红的小点点是什么呢?走近一看,啊,含羞草!原来含羞草也会开花呢!含羞草开着球形的粉红色的小花呢!  惊喜之余,当天黄昏,我就急迫地挖回了一株含羞草,小心翼翼地移植到阳台的花盆里。我想,这样我就可以每天都和含羞草在一起了。更重要的是,我的含羞草再也不用忍受割草机隔三差五的宰割了!学校的草坪是经常被修理的呀!  第二天一大清早,我一醒来就去看含羞
期刊
诗意行走天地间    居住在风城下关,工作在古城大理。每天穿行于银苍玉洱之间,常常感受到无尽的疲累。有时渴望某种一劳永逸的幸福从天而降,从此安祥,安静地活着。  但是上帝总有办法让我们走下去。一面上山一面看风景,那风景是造物主为我们预备的消解疲劳的良药。  水无常形山无常态,这话是我们校园搬迁到苍山玉局峰之后我才亲身感知的。在这里,亲密接触山的妩媚。晨光中,山影半梦半醒,每一棵树,或松或柏,轮廓都
期刊
“80后”如今是各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上的一个新名词,同时也是热门的关键词,在网络上,社会各层人士对它众说纷纭,沸沸扬扬,当然也会褒贬不一。  何谓“80后”呢,公认的解释为80年代以后出生的这群人。而这群人集中分布为中国当代大学生,我自然也成为了其中的一员。“80后”人群的成长背景与上一代人明显不同。国内,正处于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国际,趋向经济全球化。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而成长,我们“
期刊
普者黑在彝语里的意思是鱼虾多的地方。我们在五月里来到了这片山水之中。  汽车从丘北县城驶出,不一会儿,就看到不远处有些小山包,此起彼伏,仿佛毫不相干,又顾盼有姿。山是石头山,小巧玲珑,形态各异,山体大多被灌木所覆盖,绿得浓郁,与周围绿油油的田野相互映衬,仿佛有绿色的风拂面而来。  正看得出神,汽车驶入了一条狭窄的公路,两旁是碧绿的荷塘,团团的荷叶挨挨挤挤,在盛夏的阳光下,焕发着勃勃生机。荷塘一直延
期刊
发源于横断山纵谷区兰坪县金顶盐路山的沘江,在深山峡谷里横冲直撞,硬是闯出自己的一条出路。最后,她终于在一个叫功果的地方猛然一跳,汇入了向南奔流的澜沧江。就在沘江疲惫喘息的丛山褶皱间,她留下一些深谷中的小冲积湾。这些小河坝就成了山国云龙相对富庶的集镇。沘江流经石门,在这里打了一个十分别致的回头湾,河道弯出了一个圆满天成太极八卦图。云龙县城石门古镇,就居于沘江天然太极图之下,坐拥着一方奇异的风水宝地。
期刊
曾经听人说过:灵堂前哭得最悲痛的才是最不孝的,爱他就要生前对他好。  我就是那个天底下最不孝的人。  爷爷走了,在一个凄清的四月。我清楚地记得那天阳光明媚,可是,爷爷走了,走得毫无预兆,令人毫无防备,我甚至没能见上爷爷最后一面。  无数次地幻想奇迹,幻想爷爷从睡梦中醒来,可是,我失望了,彻底地绝望了:我面前的爷爷,安静地躺在棺木里,。头发全白了,脸上没有一丝血丝,越发显得苍老无力。爷爷已经很老了,
期刊
王毅然的小说,大多是纪实性的,以写人记事为主。或追忆亲人朋友,或俯拾旧日往事。无论内容怎样的不同,都统摄在从容、博大的气度之下,以平缓、自然、客观的笔调来追念至亲至爱之人,叙写大喜大悲之事,可谓“恬淡自然”。其作品不事雕琢,随意自然,不刻意追求主题的精深、语言的精巧或感情的波澜,又可谓是大巧不工。    一、精巧的结构,完美的构思    见多识广、儒雅潇洒的马如云,省级某边境贸易口岸“绿云”休闲山
期刊
一    村子脚的磨房,始终在记忆中时隐时现。  村子通电之前,磨面靠的就是水磨。故乡山高箐深,水资源异常丰富,差不多每个寨子都有一到二座磨房,甚至有些冒尖儿的人家自己就拥有一座磨房。这些磨房在河谷里零散地藏着。十冬腊月粮食晒干了,磨房就忙了起来。整个河谷滚着闷雷似的声音,那是村里的人在轮流着磨刚晒干的玉麦、小麦、豆子。  我们社里就只有一座磨房。这座磨房大约有百十年的历史了。爹说,连爷爷都不知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