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探析

来源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l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生产一线专业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的就业率,国家以及学校都制定了多项扶持政策。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素质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大,同时也对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4
  虽然近些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已经进行了多次改革,但是延续几十年的传统教学模式想在短期内有可观的改变十分困难。改革难度大并不代表不能改革,随着社会信息技术发展和网络的普及,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亟需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1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目标定位不当,与企业需求脱节
  我国现在的职业教育大多数是由普通教育改制而来,教育强调以学科的理论知识为主,对实际的操作技能进行选择性忽略。并且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当前情况下,企业希望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能够有能力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的组装和维修,而我们当前高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都以软件为主,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不能胜任企业的工作。与此同时,由于生源情况的不同和地区教育水平的不同,我们的高职教育在国家统一颁布的教育大纲的约束下很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因材施教,于是出现了教学目标不能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的情况。
  1.2 教学内容缺乏专业特色,针对性不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调特色,而我们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教育所学的知识过多,范围太广,没有针对性培养,造成学员就业针对性差,适应能力降低,无法从事专业水平较高的任务。并且计算机行业是个高速发展的行业,而我们的高职计算机教育不注重开发,课程一成不变,闭门造车。所以,我们毕业生感觉好多所学内容与实际存在差距,不能胜任专业技术的工作。
  1.3 教学方法与途径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与学校所施行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途径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纵观世界上较为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无不在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上进行了较大的创新性改革。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独特性,照搬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还不足以解决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无法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出现重复教学状况,教学成果不明显,教学效率较低等一系列“水土不服”现象层出不穷。我国高职教育的教学途径过于单一,严重偏向于理论教学,社会企业实践机会太少,学生无法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长此以往,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学知识的应用方向,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严重影响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阻碍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譬如OSI七层模型部分的教学,这一块理论内容较为枯燥,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这样的困惑:七层模型用来干什么?它在整个计算机网络中处于何种地位?之所以学生会产生这种困惑,主要是因为该部分内容很难以通过理论讲清楚,学生也难以通过理论知识来形象的构建出来。理论与实践的不一致使得学生无法对理论知识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学与用难以联系起来,很容易出现学完了不知道用在哪。
  2 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措施
  2.1 教学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贴近社会与企业的需求
  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改革也在慢慢推进。但就目前而言,该专业教学改革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我们对学科的分工要求越来越细,当今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目标显得过于笼统,专业的定位不明确,教学目标太模糊。所以我们首当其冲的要解决教学目标和定位问题,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育要贴紧社会与企业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
  2.2 教学内容以能力为主导、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
  根据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育的发展缺乏特色,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能力高低,和就业的岗位对人才知识的需求来整合我们的高职教育,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并且教学应着重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这样学生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这样的学生就业才有竞争力并且就业后在工作中也能够有更大的发展。
  2.3 教学方法以行动为导向,加强实际工作能力培养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积极创新探索是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的高职教育老师应该尽可能去改变以前被动的教育方法,去迎合这种新的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并且,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生产一线专业人才,是一种面对企业的定向教育。所培养的学生能否适用于企业的需要是判断高职教育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唯一标准。所以我们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育必须贴近企业,让教学与生产紧密联系起来。校企合作的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前进方向。
  2.4 实行网络式教学
  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制度中一直以来都延续使用的,它比较重视课堂的讲授过程,需要学生对大量的理论知识进行记忆,从而忽略了专业性教学的实际应用教学目的。近些年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很多先进的教育教学工具媒介开始出现在高校的教育教学环节中。
  Internet可以说是《计算机网络》最好的教学模型,以网教网能够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网络上的新技术一时间很难以在教材上出现,毕竟教材的改版还是无法与技术的推进速度相匹配,这些新技术教师就可以通过Internet及时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此外,Internet海量的数据库能够给学习者提供充分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但对于《计算机网络》教学,Internet只是辅助性工具,教师可以用Internet作为模型,向学生教授计算机网络中的多种应用。譬如邮件的发送与接受过程、网页的HTTP设置、IP电话的使用等等。
  2.5 加强学校网络实验室的建设,给学生提供优越的实验环境
  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实验室是关键,是课程教学质量的保证。虽然当前很多职业院校难以拿出资金来完善实验室配置,但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帮助更多的学生更好的就业,学校在资金投入上一定要有侧重点,根据学校课程教学的需要来相应的完善实验室配套设施,优先升级实验室硬件。
  参考文献:
  [1]严双林.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7,01:53-55.
  [2]周学军,方灵.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56-57.
  [3]程书红,杨莉.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08:99-100.
  [4]朱景锋.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2,01:51-54.
  作者簡介:李冬根(1970.1-),男,江西抚州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 计算机网络与教学论,课程与教材分析。
  作者单位: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西抚州 344000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教学中运用物理学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专业的物理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还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中运用物理学史时坚持相关原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 物理学史 物理教学 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
Access软件已得到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本文以创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例,谈一谈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与Access课程教学的心得体会。
摘 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高职教育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变革,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高职院校对优秀人才的培养。本文就结合本人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现状予以分析,找出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若干发展思路,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相关单位或个人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3-4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深
军校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是军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本文在明确网络信息资源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军校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建设内容,并强调了几个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
摘 要 外贸跟单是随着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而发展起来的,目前已经形成了独立的工作岗位和独立的技能要求。本文对高职院校外贸跟单实务课程的教学提出了几点改革建议。希望能为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跟单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微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也随处可见,而这些技术实行的基础是无线网络通信,随着时代的进步,无线网络通信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介于民办高等院校和公办高等院校之间的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一直都广受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深刻影响着独立
材料结构(PEP出版的高中化学学生选修课本第三版)中,金属晶体中原子的积累方式只有一些想象,但没有可视化的模型。这使得学生很难理解。甚至是不可能让学生计算每个原子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