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空间的转变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shao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图书数字化的发展,图书馆空间已从单一的藏书与阅览空间向多元的体验空间转变,空间语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未来的图书馆更注重其空间文化的表达,图书馆新型空间通过这种语意表达来引导读者,进行知识体验与互动交流。文章将从图书馆空间演变、图书馆空间文化表达和图书馆未来的空间语言三个部分分析图书馆空间语言的转变。
  关键词:图书馆空间;文化表达;空间转变
  中图分类号:G258.9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12-20
  一、图书馆空间的演变
  意大利建筑评论家布鲁诺·赛维认为,空间是建筑的主角,而图书馆空间所表达的是读者需要与服务的功能。随着图书数字化的发展,图书馆从单一的藏书空间向多功能、多用途演变,并逐步成为校园社交、教育、文化活动的中心,它从一个简单的物理场所变身为与读者的文化生活、社会交往、精神世界密切相关的广延场域。
  古代图书馆是藏书之所,藏书楼是中国古代供藏书和阅览图书用的建筑,其最原始和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收藏各类典籍和文集奏议。此时,中国私家藏书楼数量众多,藏书家将所藏古籍珍本贮于藏书楼并取“斋堂号”为名,古代藏书楼不仅是中国古代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珍贵文献保留下来的重要渠道,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藏书楼的文献收集、保存、整理和文化传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古代藏书楼是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发展起源之地。
  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着西学东渐而产生和发展的,由于近代战乱和西方图书馆理念的传入,藏书方式从传统的封闭式向半开放转变,内部空间建设主要以书库为中心,相应形成藏、借、阅、文献整理加工四种类型的物理空间格局,图书馆员的工作间与读者活动区域截然分开,阅览室闭架式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
  1990年,密执安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提出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数字图书馆已成为以现代信息技术等为支撑,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管理各种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存储、传递、检索等,为读者提供数字化学习产品和自主学习方式的一种全新开放的学习环境。读者足不出户便能阅览到想要閱览的书籍,至此,图书馆藏书空间与借阅空间的功能已走到尽头。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为摆脱这种单一功能的定位而不断进行新的空间拓展,以浙江大学图书馆为例,其馆内的信息共享空间就包含了文化空间,能支持举办小型讲座、报告和文化沙龙活动,包括陈列珍贵古籍的宋厅、颇具历史韵味的国立浙江大学时期藏书室、学术沙龙等,不仅是空间功能的拓展,也是一种记忆的展现和文化的表达。
  二、图书馆空间文化的表达
  图书馆空间有别于家庭空间和工作空间,它具有包容性,能够让人暂时忘却烦恼、促进交流等特质,同时还是能满足个人休息、阅读、收集信息等需求的综合场所,美国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Ray Oldenburg)将之称为“第三空间”。除了图书馆之外,诸如酒吧、美术馆、书店、咖啡馆、公园等都属于第三空间。第三空间往往具备一定的仪式感,在这些空间中,人们通过举杯、浏览、思考等方式完成自我释放,这些仪式其实是一种语言,因为以上的空间行为都包含了某些程度上的交流。以图书馆阅览室为例,已有一两个人坐在可以坐4~6人的桌子前,“共存”的读者就不太可能增多,只有在临近考试之时,桌子才有可能被占满,这里的空间语言所表达的是社会离心力,大部分人都只想和关系亲密的人如家人、朋友、同学共享一个私密空间,当私密性被打破,我们会感觉受到打扰而不自在。
  空间语意,是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一种有效的引导方式,一些绝妙的空间设计能够引导空间行为的发生与转变,比如连续U形矮墙座位设计:凹形场所供人们聚集和对谈,凸形场所供人们进行更为私密同时又可以共存的活动,社会向心型空间(凹)试图将人拉到一起,而社会离心型空间(凸)则试图将人们甩开。空间是具有引导作用的,这需要设计者对时间以及人在空间中的行为有更深刻和成熟的理解。如不同的颜色对情绪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颜色要么是“温暖”与“突出”的或是“冰冷”与“后退”的,人们普遍认为红色和黄色是暖色,在空间感觉上更倾向于突出,因此让人感觉更近,而蓝色和绿色是冷色,通常情况下一个涂成红色的空间比涂成蓝色的空间显得更小,它比一个冷色调的房间更容易使人保持清醒和警觉,甚至提高工作效率。
  图书馆的空间与环境艺术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综合体,它包含了该校甚至该地的历史性文化要素和地域性文化要素,表达的是在图书馆空间中的读者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因此,图书馆空间的艺术语言不是单一的物质行为的结果,而是包括物质行为在内的一种文化行为的结果,真正优秀的图书馆空间设计,并不是机械性地运用直白的民族性的符号,而是从文化的层面去尊重历史、文脉与特色。
  埃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新馆既富有现代气息,又有厚重的历史情感,其巨大的圆形造型令人联想到知识的循环发展,闪亮的斜屋顶是古代亚历山大灯塔建筑形式的再现,在体现古典比例尺度的巨石建筑上雕刻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字,展现了基本元素——语言。图书馆除包括8个分馆,还设计了多处交往空间:3000个座位设施先进的国际会议中心、300个座位的中型剧院、容纳上千人的露天剧场和5个研究学院。
  盐湖城的主图书馆将曲形墙环绕着6层高的中央广场,屋顶上的空中花园视野极佳,读者甚至可以在那里一览盐湖谷全景;明尼阿波利斯市的中央图书馆(Minneapolis Central Library)除了众多藏书,还拥有一个美术馆、一个绿顶房以及一件钢琴室,传递知识之外,还满足了读者的艺术需求;拜内克古籍善本图书馆(Beinecke Library,New Haven)位于耶鲁大学内,是世界上最大的专门保存珍本和手稿的建筑之一,馆中央矗立着一座堆满书本的玻璃塔,令人对无涯之学海心生敬畏;得梅因的爱荷华州国会法律图书馆(Iowa State Law Library,Des Moines)中的瓷砖和彩色玻璃甚至可追溯至1884年,是审美的延续也是历史的铭记。   以上这些绝佳的图书馆空间设计都包含了几个要素:
  其一,对该城市或地区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而非单纯利用几个流于表面的意象符号表达其文化底蕴;或是立足于图书馆的非凡含义,旨在表现图书馆之于世界与人类的作用与意义。随着图书馆功能发生转变,图书馆由储藏空间转向了体验空间,因此,基于文化理解的空间符号与空间语意的重要性日益显著。
  其二,在综合考量其历史文化与空间功能的前提下对空间美学的掌握。如突破建筑类别界限的“空中花园”,如将历史文物嵌入其中的建筑面,都是将美学与历史文化完美融合的设计,对设计师的美学功底有极高的要求。反观国内一些图书馆空间设计,由于缺乏独立且高级的美学观,无论是否符合当下的空间语境,一味强调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设计,极易造成同款泛滥之象。
  其三,对图书馆空间发展趋势的把握。图书馆空间一旦建成,通常使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如何使图书馆空间在不断更新迭代的功能空间中保持经典,就需要空间设计者对未来的空间发展趋势作出准确的判断。
  三、未来图书馆空间的语言
  如果读者不需要为了取得信息而上图书馆,那么吸引读者进入图书馆的理由是什么?是知识体验、交往需求与愉悦的艺术享受。
  1.新型艺术空间与图书馆的结合
  虚拟现实(VR)是当下最热门的仿真技术,作为传输显示信息的媒体,VR在未来艺术领域方面所具有的潜在应用能力不可低估。艺术家通过对VR、AR等技术的应用,可以采用更为自然的人机交互手段控制作品的形式,塑造出更具沉浸感的艺术环境和现实情况下不能实现的梦想,并赋予创造的过程以新的含义。同时,VR所具有的临场参与感与交互能力可以将静态的艺术(如油畫、雕刻等)转化为动态的,可以使观赏者更好地欣赏作者的思想艺术。另外,VR提高了艺术表现能力,如一个虚拟的音乐家可以演奏各种各样的乐器。如果未来的图书馆有这样一个新型的艺术体验空间,读者就可以实现在图书馆内饱览远在万里之外的艺术作品,体验艺术所带来的临场感和真实感。在空间的处理上,VR艺术实际上实现了艺术对空间的梦想。如果在高校图书馆里设立VR艺术影院,那么学生将成为艺术电影的最大观影群体,图书馆艺术影院既可以是观影区域也可以是多元沙龙场所,这不仅能于优化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除此之外,VR技术也弥补了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许多方面。在表现一些空间立体化的知识,如原子、分子的结构、分子的结合过程、机械的运动时,三维的展现形式必然使学习过程形象化,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可以预见,这样的学习空间在未来的图书馆里必不可少。
  2.像素型的图书馆空间
  麻省理工大学建筑和媒体艺术与科学系的教授,William J.Mitchel预测说,图书馆的外表“不再由石头建造,也不在布卢姆波利的某条街道上,而是由遍布全世界成千上万台的屏幕上的像素构成”。
  伊利诺大学格兰吉工程图书馆信息中心(Grainger Engineering Library In-formation Center University of Illinois)是数字化图书馆技术应用于图书馆设计模式中的一个典型实例。图书馆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获得了很好的名声,为大家展示了“未来的图书馆模式”。《纽约时报》称它是信息技术威力的新生代表之一(emerging centers of info-power),它将真实的图书馆空间和虚拟的网上空间纳入同一个建筑计划共同进行设计,并且形成互动关系,如无墙图书馆。库哈斯认为,信息技术不是一种威胁,相反可以起到一种文化整合作用。建筑师有潜力将真实空间和虚拟空间设计得吻合起来,使之成为彼此反映的镜像,而不再分离。再如,为萨拉戈萨市的“数字英里”和2008年世博会而开发的“MIT水墙”,表现了高科技的潜力。可控制的高互动数字水利构成的像素图案取代了传统建筑的墙,建筑的表面成了一整块超薄的、可滚动的电子屏幕。同样的道理,在这种科技的推动下,未来的图书馆建筑空间也可能由像素型的电子屏幕代替。
  参考文献:
  [1]张春红.新技术、图书馆空间与服务[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
  [2](英)布莱恩·劳森.空间的语言[M].杨青娟,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臧 培.高校图书馆交往空间的环境艺术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08.
  [4]郭红梅.新媒体艺术的空间叙事[A].青年艺术批评奖论文集[C],2010.
  [5]诸 宁.奥登伯格公共艺术的文化语义[J].艺术百家,2013(5).
  [6]段小虎,张 梅,熊 伟.重构图书馆空间的认知体系[J].图书与情报,2013(5).
其他文献
日本宝丽(Pola)公司于5月31日公开宣布,因部分沐浴露和浴盐产品中混入了金属粉末和玻璃渣,因此公司决定召回13种产品。
时代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了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在带给汽车制造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汽车制造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汽车制造业日
摘要: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日益迅速,很多行业也有了迅猛的发展。自古以来,各个行业竞争就一直存在。在发展背景很好的建筑行业也存在着巨大的压力和激烈的竞争。各个企业都想要保持在该行业领头的位置,想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需要提升企业本身的技术和能力。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施工人员加以重视,比如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加强此项工作的进程,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工程的质量以及
协调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在城乡建设中切实保护耕地广东省顺德市规划国土局顺德市是广东省土地面积最小的城市之一,总面积806km2,仅占全省的0.45%,但人口却占全省的1.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了提高机电安装工程的竞争力,企业就要注意控制成本,发挥机电安装工程的积极作用。本文探讨了机电安装工程成本控制的特点和
<正>对于康宝莱中国区新总裁郭木而言,在快消品行业沉淀了20多年后,已经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行业经验,此番加入以体重控制产品以及各类营养保健产品、个人护理产品为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在建筑工程当中,消防电气安装工程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其直接决定整个建筑工程在使用中的安全,关系到使用者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消防电气体系而言,消防控制体系能否正常运行也直接决定了整个消防体系的安全性。本文先简要分析了消防电气系统的重要性,之后总结了消防电气安装和消防控制系统运行中的要点,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消防电气;施工技术
摘 要:文章以消费群体的需求变化为导向,探讨深度旅游发展趋势下的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品牌定位和发展方向,并提出在深度旅游过程中要解决好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突出文化特色,提高游客心灵满足感,刺激消费行为等问题,强调深度旅游要有深度的旅游工艺品品牌发展目标、突出民俗特色、增强设计定位的针对性、实施品牌战略。进而利用好旅游资源,规划和开发出一批有深度的旅游工艺产品,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旅游品牌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逐渐的成熟以及完善起来。在整个交通当中,我国使用频率最高以及一次性的载客量最大的要属城市当中的地铁,而在整个地铁的运行的过程中,地铁的综合监控系统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地铁的监控系统的组成以及作用进行实际系统分析,希望为以后我国的地铁监控系统的提高奠定比较好的基础。  关键词:地铁;综合的监控系统;主要作用;系统的构成  在我国的城市轨道的交通系
为提升路面工程施工质量,提出合理应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关键技术并加强质量控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