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品种抗旱性生理指标及其综合评价初探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tree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土壤干旱和室内PEG水分胁迫测定相结合的办法,研究有关生理指标与甘薯抗旱性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伴随着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明显下降,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质膜相对透性(RPP)急剧上升,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迅速下降;抗旱性强的品种叶片RPP和MDA的增加幅度显著你芋不抗旱品种,而前者叶片RWC和CAT活性的下速度显著慢于后者,并具有比后者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中等抗旱品种介乎
其他文献
小麦衰老期间(开花14天之后)叶片和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升高,叶片和根的变化趋势一致。衰老后期,根系活力、叶片光俣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快速下降,叶片
在低CO2、低CO2、中等光强的光氧化条件下,测定了耐光氧化品种02428和对光氧化敏感品种金刚30的光合电子传递和碳代谢有关的酶活性变化。处理1天后,当耐光氧化品种PSⅡ活性开始下降时,PSⅠ活性有增
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冬小麦叶的膜质过氧化物丙二醛的含量升高,膜脂 酸不饱和度降低,叶肉细胞内叶绿体、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异常,甚至裂解,质膜内陷,胞液泡化,胞壁层次减少。表
试验于1987年和1988年在湖南农业大学试验农场进行。结果表明,无论是壮龄麻还是新栽麻,喷施适量螯合稀土-硼均能增加原麻产量,提高纤维支数,并且以万分之四稀土加千分之一硼的螯合液(10^-4RE-10^-3B)处理效
对48个白皮小麦种质及2个红皮小麦种质连续3年测定结果,品种间收获前穗发芽率,籽粒发芽率及收获后种子休眠特性差异显著。穗发芽敏感性因年份和种子发育时期而异,开花后35-40天较敏感,品种
<正>有关油菜的组织培养已有许多报道,但多局限于采用不同外植体获得再生植株,对于影响外植体高频率再生的诸因素未作系统分析。在油菜的基因转化中外植体的来源和再生方式都
1987 ̄1990年以包括典型粳型、典型籼型、通过籼粳稻杂交育成的偏梗型和偏籼型4种类型共68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穗颈维管束性状的类型间差异及其遗传。结果表明:无论亚种间还是不同亚种的类型
本试验在MS培养基中附加1.0%NaCl胁迫条件下培养高粱幼叶组织,获得了232B衍一系R3代。经田间和实验室鉴定,R3形态性状,生育主籽粒品质都有明显变化。1.0%NaCl水平上,R3-11和R3-8盐害指数分别比原亲代R0下降28.1%和13.1%,耐盐等级分
西文从发文的系统分布,地区分布、经费来源等方面探讨《作物学报》发文的特点与规律,揭示作物研究领域学科研究主体、学科研究中心 和地我分布情况以及作物研究领域的学科特征
比较了CMS水稻不育系珍汕97A及其同核异质保持系珍汕97B的叶片、幼穗和花药中的膜脂过氧化、活性氧水平及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可育花药相比,不育花药中H2O2和O2^-水平较高,丙二醛(MDA)含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