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声乐教学中的表演艺术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nhuiai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声乐是人声的艺术,是最能贴近人类自然的表达形式。声乐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解决声音问题,而是在声乐学习和演唱中, 注重歌唱的技巧,更重视演唱中的表演艺术。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更好地发展声乐艺术,提高演唱技术水平,使我们的声乐艺术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表演;声乐表演;声乐演唱;表演艺术
  发展声乐艺术,提高演唱技术水平,使我们的声乐艺术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是声乐教学工作者一个重要的任务。当然,发展和提高声乐表演艺术,需要研究和涉及的问题很多,如声乐艺术的基本功与艺术修养问题,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结合,通俗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结合问题,声乐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如何保护嗓音问题等。声乐演唱中的表演要求演唱者要讲究作品内涵的分析与声乐技巧的结合,讲究内在素质的转换等等。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表演艺术在声乐教学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1 聲乐演唱中的表演
  声乐演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它是继声乐作品依词谱曲或由曲填词后的第二次创作,它既忠实于原作也需要在一定尺度内进行重新加工。表演要使形体、眼神和情感都能恰当地表达其内容与形式艺术上的完美统一,达到审美上的形、神、韵要求。声乐演唱中的表演应具有表演的一般特征,但又应具有自己所独有的特征。演唱者一方面要表达作者的意图,另一方面还要对歌曲进行表演,进行再次创作,这样歌曲才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演唱者要在自己的头脑中唤起内部视觉意象,这种意象是在歌曲规定的情景中所创造出来的,要使歌曲内容表演的真实可信,把歌曲的情境变成演唱者自己表演的情境。每一首歌曲都有特定的情境,不同歌曲的情境,就包含着不同的时间、人物、地点、景物等视像,声乐演唱者要准确地理解、认识和运用这些特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演唱就是将一首作品完整的唱出来,能做到吐字清晰,节奏平稳,发声准确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是很肤浅的。演唱,不仅仅只是唱,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演包括优雅的台风、对作品的处理以及情感投入等方方面面。歌以咏言、声以宣言。作曲家写在纸上的是一些死的音符和字,只有通过演唱者精彩的演绎才能使这些死的音符和字变成活的、运动的旋律和语言,才能表达出歌曲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从而使观众得到美的感受。
  现实中,有很多歌手在演唱中存在着表面的、浮浅的、空洞的“表情”,这种“情感表现”矫揉造作,毫无情感的说服力。我们常说的一句话:“要想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 “感动别人”是艺术表演追求的目的与效果,“感动自己”是歌者进行艺术创作所需要的内心感染力,它来源于歌者心灵的投入,没有心灵的投入,就需要把表演艺术运用自如,使其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达到理想的艺术境界。
  2 表演在声乐教学中的地位
  在声乐演唱中,表演可以促进艺术想象的完成。艺术想象力是艺术创造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心理功能,它始终和形象思维、情绪情感等心理过程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和互相作用。杰出的意大利新声学派拉乌里·沃尔皮曾说过:“每种艺术都是以信念和创造性的臆想为基础的。前者来自智慧和生活经验,后者决定了综合思维能力。”因此,表演艺术可以促进艺术想象的完成。
  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是歌唱艺术的精髓,是歌唱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影响歌唱时情感表达的因素除了有歌唱者本身掌握的歌唱技巧、歌唱者对歌词曲调的理解和把握、歌唱时是否能融入自我的个性等重要的内在原因外,还有歌曲曲调的风格、歌词的内容、伴奏的风格、舞台的氛围等外在因素.掌握好影响歌唱中情感表达的内外因素,是对歌曲进行情感处理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歌唱艺术水平的重要手段。情感的传达是通过歌者的表演来实现的。这就说明在声乐教学中,表演是尤为重要的。
  对于声乐表演者来说,“声”与“情”的完美结合是非常重要的,而表演又进一步促进了演唱者声情并茂地演唱。演唱者对声乐作品内在形象思维的想象必须通过表演来实现。“声乐艺术诸多主观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其在矛盾中变化,在变化中求得统一”。表演者通过艺术想象力的功能,依据作品提供的想象材料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积累进行表演,让自己在想象的环境中生活,在这种状态中表演者通过自己真实的体验获得真实情感,从而把作品完美的表现出来,可以促进声情并茂。只有当歌唱者注重了歌曲感情的表现,对作品有了恰当的表演,才能使听众得到艺术上的享受。
  3 声乐教学中的表演的教学艺术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单方面注重了声音的运用,声音技巧的运用。而忽略了在训练中“情”的运用,以及艺术表现的运用。声与情,技与艺,从来都是歌唱艺术中的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好的歌唱不仅要技巧好,更重要的是怎样把作者要表现的内容表演得好,做到声情并茂地演唱。声乐不仅仅是听觉艺术,在现代社会,更是听觉与视觉结合的表演艺术。歌曲写的好,还要靠歌者唱的好,才能激发观众的强烈共鸣:好的歌唱应当是声音优美悦耳,感情真挚动人,语言形象准确,技法运用自如,形体动作大方,成为多种因素汇集于一体的扣人心弦的完美艺术。就是说,只有声情并茂、技艺结合,才能使歌唱达到感人的境界,产生极富感染力、沁人肺腑的艺术效果。
  当然,并不是说只有表演重要声音技巧不重要,声音也是不能少的的,没有声音技巧就谈不上演唱。“演”和“唱”是“声”与“情”的统一。没有声音技巧,就无从谈以“声”传“情”。声音技巧不是目的,但声音(尤其是美的声音)是传达语言及作品内容的一种艺术形式,声音技巧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声音技巧越高,就越有演唱再创作在表演的条件,你的演唱综合水平,就会有飞跃的提高。
  在声乐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歌唱技巧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亦要注重表演(形体、修养,感情、韵味)的总体艺术效果。教者应该把技、艺结合,声情并茂、以情带声、以声表情、寓情于声。因为“声”是基本功,没有唱“声”之功,也无法达到唱“情”的目的,也就没声乐艺术。学生的声音需要训练、培养,而歌唱中的情感运用和表现也同样需要训练和培养.只有训练有素的演唱者,登台时才有可能自如地表达歌曲内容的内在美,这样才能真正把作品演唱好,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
  歌唱情感是演唱者对自己演唱的作品所持的一种精神状态,它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也是一种能带给听众美感、给人以教化的艺术。因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注重训练表演的技巧,训练歌唱情感,发挥其在声乐艺术中的价值,这些主要在于是否能够充分认识到表演艺术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能够具有良好的扎实的演唱技法、丰富的音乐修养,就能为演唱者提供更好发展艺术才华的基础,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和研究表演在声乐演唱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这样才能使声乐演唱水平得到不断地提高和升华。
其他文献
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实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赏识——其本质就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那么什么是赏识教育?通过了解、理解、体验和思考,笔者体会到:赏识是一种心态,是教育者的一种心态,是教育者的一种精神状态,赏识教育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发现并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造就教师、家长自身的赏识心态,落实到教师与学生健康互动、幸福成长的教育。  
期刊
【摘 要】《弗兰肯斯坦》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在“回归自然”的思想引导与生态关怀下,作家积极寻找人类与自然中存在的真与爱。人与自然的存在关系也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所折射的写作倾向。玛丽·雪莱作为该时期的女作家,在进行创作《弗兰肯斯坦》时深受自然伦理观的影响,并把这份思考蕴含其文学创作中。本文主要针对该作品中的生态伦理观进行分析,探究其存在的现实性意义。  【关键词】《弗兰肯斯坦》;浪漫主义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它影响着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影响着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近年来,《会计法》和新财会制度的实施,使我国会计工作逐步与国际 民 惯例接轨,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也接踵而至,并越来越显现,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1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会计信息是经济管理的基础信息之一,是企业经营管理和预测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宏观调控和
期刊
要写好记叙文,着眼于新颖而又不落俗套的奇特构思,其表达效果是出人意料的。怎样别出心裁、巧设矛盾、文蓄玄机,方法不少。下面谈几种适用性较强的手法。  1 反常性。  违反常规常理,不按惯例,首先就能引人入胜,给人好奇,叫人去观察思考,从而欲求知晓个全意。作文中许多命题乍眼一看似乎已经固定了写人或写物的模式,但只要我们换个方位,从异向上去思维,一改旧例,写出的文章效果就大不一样。如像《恩情》这个题目,
期刊
教学艺术风格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检验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并使得自己的教学课堂具有不同于他人的创造个性,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  首先,什么是教学艺术风格?它包含了教师的品德修养,教师的知识技能结构,教师教学能力的品质,教师的个性特征,教师的审美情趣等。  第一,教师的品德修养。就是指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爱心、耐心、热心、责任心。1、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品德,
期刊
【摘 要】校企合作是院校与酒店双方站在社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高度,开展的优势互补、文化互通的深入合作形式,应符合院校和企业各自的利益和特点。本文从单体酒店自身特点和与院校合作中存在的四点突出问题出发,提出了建立校企合作联盟、订单式学生培养、校企一体化发展和学习型企业建设等四项合作策略,提出了建设校企合作大平台的发展意向,使单体酒店与院校之间的合作走向深入,使员工职业生涯得到更好的规划和发展。  【
期刊
【摘 要】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武术教学却至今未能普及,本文通过对武术教学在农村高级中学开展现状调查,提出自己的调整和计划执行方案。希望能够对农村高级中学开展武术教学有所提高,促进农村高级中学武术教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武术教学;高级中学;现状调查;分析;  1 农村高级中学武术教学的现状  1.1 竞技武术模式对学校武术的不良影响  现行的中学武术教学,由于受到传统的竞技武
期刊
教学目标  1.学会知人论世,从曹雪芹的人生经历看待贾宝玉,从曹家的变迁看待《红楼梦》,把人物分析放回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品味。  2.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3.怎么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或者独唱林黛玉的《葬花吟》,简单分析其中的悲哀,引起学生对林黛玉其人的兴趣。  知人论世  1.作家: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芹圃、芹溪, 他创作了《红楼梦》前八十回。 祖孙三代做
期刊
【摘 要】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合理地调整、丰富自己的认识,获取数学知识。  【关键词】高效课堂;平等;探索  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一个充满希望与信任的课堂,一个时刻能闪烁智慧火花的课堂,那是什么课堂?高效课堂!自主学习、小组互助、展示交流、能力提升,新颖的课堂模式、“生”“动”、“以生为本”的精髓使学生插上了创新的翅膀,让孩
期刊
首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1939年勒温的研究表明,民主型的领导方式,会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学习效率高。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等强调学习中人的因素,主张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任何正常的学生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揭开北大状元的心理秘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