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废水中Cr(Ⅵ)的次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研究

来源 :光谱实验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ng1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H2SO4溶液中,以次甲基蓝(MB)为显色剂,利用铬(Ⅵ)与次甲基蓝(MB)在水浴加热条件的显色反应,建立了一种测定电镀废水中微量铬(Ⅵ)的新光度法。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73nm,摩尔吸光系数为1.40×10^4L·mol^-1·cm^-1,检出限为2.4×10^-7g·mL^-1,铬(Ⅵ)含量在10—50μg/25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1,用于测定电镀废水中的微量铬(Ⅵ),加标回收率为97.5%—104.5%,相对标准偏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如下的伪币鉴定问题:设有n枚硬币,其中隐藏着若干格伪币,真币具有相同重量,伪币也,具有相同重量,但真币与伪币重量不同,问题要求利用一台没有法码的天平,在最少或习可能少次数
本文介绍了工程随机信号的确定性混沌理论的分析方法及其实现思路,对理论模型-Lorenz吸引子作了应用分析举例。并对冷态循环流化床模型中的压力脉动信号作了应用分析。
本文利用有了单元法建立了地基的动力刚度矩阵,用于计算匀质和非匀质上的动力响应利用这一方法分析讨论了地基中表面质点的位移u1(k)与波数k以及相位角ψ与距离x的变化关系,进一步讨论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Leibniz,Gottfried Wilhelm,1646—1716)(邮票L17a,邮票L17b)是哲学教授之子,6岁时丧父。莱布尼兹是一个神童,一生才华横溢。他被称为“17世纪的亚里士多德舢”,或
用不同的试剂提取大黄中的有用成分,用比色法测定出大黄提取物对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与二甲亚砜反应,生成甲基亚磺酸,再与坚牢蓝BB盐反应形
在水相中以巯基乙酸作为稳定剂制备了CdTe纳米晶,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用荧光光谱研究了CdTe纳米晶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随着回流时间的增加,CdTe半导
制备了以β-环糊精为主体,荧光黄为客体的晶体包合物,用红外光谱、DSC曲线、荧光光谱、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等方法确定了包合物的形成,对包合物的形成进行了初步讨论,并用Hildeb
3-茜素甲基胺-N,N-二乙酸(ALC)具有荧光性质,La^3+可与ALC生成二元络合物La-ALC而显著猝灭其荧光强度,但F-与La-ALC进一步形成三元络合物时会增强该二元络合物的荧光强度,基于此
通过试验确定了ATO粉的最佳溶样条件及其Pb,Cd,Cr的含量测定的最佳测定条件。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低频脉冲治疗肱二头肌肌腱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抚顺市中医院骨二病房科住院的肱二头肌肌腱炎患者60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