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loud 加速AI在各行各业落地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quan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的5年,云计算改变了数据中心!
  未来的5年,AI将继续改变数据中心!
  但是,随着数据量的持续迅猛增加,以及AI的快速崛起,云计算不仅仅是革传统计算的命,同时云计算本身也处于实时进化之中。如今,它的下一个演进方向已经十分明确——就是智能化。因此,今天才会有这么多云计算厂商加紧布局人工智能,阿里云、百度云、UCloud等都在这样做。
  未来,云计算、大数据和AI之间的界限可能会越来越模糊,作为一个整体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也将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间。
  UCloud的“CBA”
  继德国工业4.0之后,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人工智能如今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前,我们谈论最多的是“互联网 ”“云计算 ”,现在则要深入研究“AI ”,让各行各业可以依托智能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先来看看各厂商在“AI ”方面动了哪些脑筋。2016年,亚马逊推出了AI产品线,首批产品包含实现文本到语音转换的Amazon Polly、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和人脸识别服务Amazon Rekognition,以及可编写自然人机交互的Amazon Lex。阿里云则发布了可视化人工智能平台 DTPAI,并在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广泛布局。百度则在语音、视觉、自然语言与智能语义、自动驾驶、深度学习等众多方面进行探索,并提出了“ABC”战略。
  众所周知,A就是 AI,B代表大数据,C则是云计算。上文已经提及,现在主流的云服务商几乎都采取了融合的策略,也就是“A B C”,但是从三项内容的排列顺序不同,也可以看出厂商的定位和发展策略的差异。
  百度云的策略是“ABC”,显然在这三项中,AI是最能体现百度云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云计算和大数据都是为百度云的AI战略服务的。百度云对自己的定位是,以人工智能为中枢,以大数据为依托,以云计算为基础。
  而很早就在AI领域开始布局的UCloud,其战略也是云计算、大数据和AI三者融合,不过顺序略有变化,不是“ABC”,而是“CBA”,两者的不同之处又体现在哪里呢?
  UCloud在2017年初正式发布了“CBA”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3月,UCloud又宣布获得了9.6亿元D轮融资。UCloud计划将这笔资金主要用于引进高端研发人才,加强全球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布局人工智能领域。
  成立于2012年的UCloud是国内最早一批投身云计算行业的原生云服务商,定位于国内专业领先的公有云服务商,第三方市场分析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它已经进入了中国公有云市场前三,当前为近5万家企业级客户提供服务。在打下一个良好基础的前提下,UCloud需要更上一层楼,这就需要一个新的抓手。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有望达到6000亿元,2018年更有可能突破8000亿元。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也吸引着更多竞争者的加入,除了互联网厂商、IDC以外,一些传统IT厂商,比如华为、Oracle也进入了公有云市场,还有一些房地产商、大型传媒公司、大型制造企业等也对云服务市场虎视眈眈。如果不能尽快形成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想在公有云市场立足将难上加难。这也促使UCloud不断求变,而AI的兴起正好提供了一个契机。
  百度云谈的是All in AI,AI是其核心,而云是AI的一个支撑能力。UCloud联合创始人兼COO华琨表示,UCloud是一家云服务商,所有业务和发展思路围绕云计算展开,云计算是IT基础架构,是最底层的支撑,而AI是其上的一种应用。AI、大数据都是促进云计算发展的驱动力。UCloud致力于AI应用在各行各业的落地。
  AI的坚强后盾
  AI正如沐春风!不同的技术领域、不同的行业都在热烈地谈论AI,让人感觉AI是不是被炒作过头了?华琨并不赞同,他认为AI正在逐步落地,现在关键要解决的问题是找到AI适合的应用场景,这当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UCloud率先从云安全方面找到了突破口,比如UCloud今年发布了“安全屋”这个产品。传统企业或者政府对数据比较敏感,以往AI公司需要将算法工程师派驻到这些企业或机构中,数据在一个安全的私有环境里,通过专门搭建的训练集群进行处理、分析、加工和交付,这一过程非常耗时耗力。现在有了“安全屋”,用户只要把数据通过加密的方式上传到“安全屋”中即可,AI公司在“安全屋”中使用这些数据,而不能拿走数据,从而确保了安全,也提升了效率,赢得了用户的信任。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AI应用场景。
  UCloud不仅提供基础的IaaS平台计算能力和存储产品,而且提供面向模型在线服务的PaaS平台UAI Service,以及面向模型训练的大规模分布式训练平台UAI Train,多个产品覆盖了AI领域从模型部署到模型训练的全需求。华琨表示,UCloud AI产品的优势集中体现在中立性、重视数据安全性,以及超高的性价比。
  今年8月,由创新工场联合搜狗、今日头条发起的“AI Challenger全球AI挑战赛”正式启动,UCloud作为大赛唯一的AI GPU合作方,将为大赛独家提供AI模型训练服务。UAI-Train是面向AI训练任务的大规模分布式计算平台,基于UCloud性能强大的GPU云主机集群构建,具有高达48TFlops的单精度计算能力,为AI训练任务提供充足的计算能力。UAI-Train平台提供托管式的训练服务,用户无需担心计算节点调度、训练环境准备、数据上传下载和容灾等问题。AI训练服务按照实际计算消耗付费,收费灵活、便捷,无需担心资源浪费。
  融入了AI的云基础服务,大幅降低了计算的成本,提升了计算效率,同时解决了让算法工程师头痛的工程类应用的效率和管理問题,更好地保障了数据安全,让私密的数据样本可以在互联网的在线环境中得到充分使用。“在AI方面,我们的定位与BAT不同。BAT主要在研究各种AI应用,比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等。他们做的这些AI应用与AI公司是有竞争的。而AI公司在选择云基础设施服务商时,更倾向于那些具有中立性的。”华琨表示,“UCloud提供的是一个上不碰应用、下不碰业务的中立的AI服务平台。我们要为AI公司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这是第一步。”
  随着AI产品和服务平台的逐步完善,UCloud也在践行着让AI在行业快速落地的梦想,深挖AI领域的标杆客户,格灵深瞳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格灵深瞳在金融安防、智能交通等行业累积大量了数据。接下来,格灵深瞳意欲开拓商场、超市等连锁企业,为他们提供智能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因此,格灵深瞳迫切需要GPU提供在线服务的计算支持。
  格灵深瞳原先自建的机房深度学习训练平台使用单机8卡(GTX 1080Ti)的GPU物理机。迁移到UCloud云上之后,选择UCloud的单机4卡(P40)GPU物理机 单机4卡(P40)GPU云主机,训练数据三副本存放在UCloud提供的3台万兆网络环境的SSD物理机上,保证了资源层弹性伸缩和存储层的可靠性。接下来,UCloud还将帮助格灵深瞳解决其模型训练场景存在的一系列工程性难题。
  形成良性循环
  在过去一年中,Intel陆续收购了Saffron、Itseez等多家公司,有意将战略重心向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转移。Intel致力于打造一个智能的互联平台,它需要更多像UCloud这样的合作伙伴,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一平台。正是基于此,双方继续深化战略合作关系,在提升数据中心的存储能力、计算能力,以及网络传输、软件优化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AI公司只要深入理解行业客户的需求,并且把算法做好,剩下的事情都可以交给我们来完成。我们提供持续优化的IaaS和PaaS服务,实现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同时降低成本。我们提供的平台和服务,可以将AI公司从繁琐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工作中解放出来,为其研发和创新提供支撑平台。”华琨表示,“AI市场足够大,而且它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细分市场,将渗透到各行各业中。作为云计算服务商,我们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去满足这种需求足够大,且有通用性需求的场景。”
  没有经济基础,哪里来的上层建筑?今天的云计算与AI的关系就有点像是下层基础与上层建筑。云计算是一种基础架构,是AI的载体。当AI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又反过来产生了对基础架构和计算能力的旺盛需求,从而促进云计算更好地发展。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其他文献
2015年6月,一封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的信函送到一位中国企业家——伟东集团董事长王端瑞的手中。信函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真诚地感谢伟东云教育为推动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所做的努力:“伟东云教育以多元化的项目构成和一体化解决方案,搭建数字教育的桥梁,在全球范围共享教育资源。这种引领堪称典范。”  怀着“共享教育资源·传承人类文明”的崇高理念,伟东云教育自主研发了通过中央电教馆
2017年10月30日,《深化“互联网 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获得通过。此意见是规范和指导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指導性文件,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对促进实体经济振兴,以及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将成为支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的又一有力措施。
公共云如今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尽管公共云似乎占据了云计算市场的最大份额,但私有云和混合云市场的增长势头强劲。行业专家预测,它们将在2018年及以后变得越来越重要。  调研机构Forrester公司分析师DaveBartoletti及其同事预测了2018年云计算市场将会出现的趋势,并表示:“很少有企业获得以私有基础设施为中心的云计划带来的预期收益,但会重新关注开发者授权,首先进入云数据中心,而大量新技
本报讯 2017年3月,全球网络安全公司卡巴斯基实验室宣布启动地球2050项目(Earth 2050):一项用于积累未来30年社会和技术发展预测的互动多媒体项目。近日,卡巴斯基安全专家带着地球2050项目的部分研究数据来到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安全领袖峰会(简称CSS2017)现场,展望世界未来安全前景。  30年后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单一建筑就能够满足人类生活的各种需求?  卡巴斯基实验室安全专家
本报讯 3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国家无线电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工业融合发展呈现新趋势。作为信息无所不在的重要载体,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资源要素,无线电频谱资源的重要作用在两化融合中日益凸显,其利用和管理都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和变化。无线电管理机构要紧紧围绕中
从互联网金融(ITFIN)到金融科技(Fintech),再到人工智能(AI),新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正成为席卷全球的浪潮。  “互联网金融是场景革命,在场景里为用户提供独到的金融服务。而Fintech是技术革命,需要把技术逻辑和业务逻辑结合在一起。人工智能是Fintech里最核心的东西之一。”万向控股副董事长、通联数据董事长肖风表示。  通联数据是万向集团旗下子公司,成立后一直低调运作,万向集团斥
日前,在洛杉矶车展上,英特尔CEO 布莱恩·克兰尼克(Brian Krzanich)发表主题演讲,对自动驾驶将如何改变未来汽车,从座舱设计、娱乐信息系统到主被动安全,做了详细的预测和描绘。  在演讲中,克兰尼克提到最近完成的对Mobileye的并购,强调称“英特尔能够提供超过竞争对手两倍的深度学习能力”,而这里的竞争对手指的正是英伟达。他甚至直接秀出了即将发布的EyeQ5芯片,对标的正是英伟达专为
优秀项目经理  余小益  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省、市级重点项目的技术开发和实施,多次荣获省、市科技奖励。  危金满  杭州麦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专业从事高校后勤管理系列软件互联网和移动端产品研究,具有丰富的大型系统架构和项目管理经验。  李鹏  杭州中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监,主导和参与国内多个省份高速公路视频监控互联互通相关协议规范的编写、组织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世上首辆飞行摩托车的制造商俄罗斯Hoversurf公司日前宣布,将推出The Formula Project计划,打造五座飞行出租车Project Formula。该飞行出租车采用折叠式机翼并配备52个微型涡轮推进器。  俄罗斯的Hoversurf公司开发的飞行摩托车目前是迪拜警察的座驾。研发人员表示,现在不少飞行汽车的构想都是因未来交通而诞生的,但他们研发的这款飞行出租车体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正在召开。本届大会以“发展数字经济 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  腾讯副总裁马斌受邀出席大会“互联网人才培养和交流”分论坛并发表演讲,提出通过驱动数字经济时代“全时空”安防体系建设,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  马斌表示:“互联网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界限,生活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在时代的进程中,企业要打破边界和国界,形成多样性合作,为打造支撑数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