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教材“二次开发”来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dyte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本人自己的教学实践来阐述教师应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资源,来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材料的阅读和分析,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从而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阅读教学现状;教材“二次开发”;阅读策略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阅读能力对于高中英语学习者来说意义重大,阅读课的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许多高中英语教师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但大多数教师的阅读教学局限于以应试为目的的阅读训练,并没有从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角度进行阅读教学,也没有对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培养给予足够重视。不少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多采用应试的强化训练模式,致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阅读的状态。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阅读材料单一
  学生能接触到的阅读材料基本上是教材、试题和复习资料。这些材料形式单一,内容雷同,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作为老师,也没有充分挖掘这些材料的内涵,对它们进行“二次开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这种单一的阅读材料只会让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训练方法简单
  教师训练学生阅读的方法基本上是解答高考阅读理解题,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规定的材料,然后从设计好的题目中选出最佳答案。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学生始终在被动阅读,失去了自己的思维空间和思考动力。我们大多数高中教师把阅读教学仅仅局限于以应试为目的的阅读训练,并没有从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出发。这样长期下来,这种简单的训练方法也只能去应付高考,并不能真正让学生学会阅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教学重心失衡
  目前,我们使用的新教材虽然具有信息量大、时代性强、内容新颖以及符合中学生阅读心理和兴趣等优点,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仍把阅读材料分解成孤立的语言知识点进行教学,致使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心严重失衡,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英语阅读材料的应有功能。这种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拘泥于学生对所读材料的表尺理解,使许多学生不能对所读文章的要点进行有效的推断,也不能正确把握文章的脉络,这些文章虽然题材丰富,体裁多样,但这种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我们真正的阅读目的。下面来看一节阅读课的设计:
  Step1.Lead in (show the students some pictures to talk about.)
  Step2.Pre-reading questions (两个到三个,学生读文中原话即可)
  Step3.Skimming. Ask the students to answer some questions. (可直接从文中找出答案)
  Step4.Scanning. Ask the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form according to the text.
  Step5. Intensive reading. Ask the students to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meanings.
  Step6.Ask the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text and do a T/F exercise.
  Step7. Ask the students to retell the text with the given words.
  Step8. Summarize.
  以上这节阅读课的设计把机械的练习当作任务或活动,教师只是针对阅读材料中的语言点或内容细节设置练习,忽略了对材料内容深层意义的挖掘、探究、评判和延伸。任务和活动的设计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激不起学生的阅读欲望,照本宣科的简单问答和练习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起不到有效的作用。学生很难通过学习活动来理解文章主旨与作者意图,根据文章提供的线索进行推理等能力都无法得到提高,阅读课教学的实效性较低。
  4、非智力因素未得到充分利用
  阅读能力与学生的兴趣、志向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而这些品质显然不能通过单一的应试强化训练来培养。目前,许多高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更注重利用学生的智力因素,而忽略其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学生在阅读时也抱着应试的心理,其阅读质量和阅读效果就自然会大打折扣。
  以上这些都是存在于我们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弊端,也正是因为这种种弊端,才阻碍了我们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向有经验的教师探讨,在本文中主要阐述了如何通过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资源,来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材料的阅读和分析,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从而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通过对教材“二次开发”,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资源,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英语教材“二次开发”含义
  教材的“二次开发”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依据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材料,从而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学和学习需求。
  2、英语教材“二次开发”意义
  教材“二次开发”的实践研究能促使我们以新的视角诠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开辟新途径。新课程鼓励教师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开发使用,这就需要教师学习和钻研教材内容,熟悉教材呈现模式,了解教材编排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教师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课程知识,获得创生课程的经验,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师可以逐渐从“走进教材”过渡到“超越教材”,树立课程意识,把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内涵,采用各种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如何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资源?
  1)利用课文标题和插图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
  课文标题往往体现文章的主旨,言简意赅的课文标题具有概括性和针对性。指导学生充分挖掘标题的内涵有助于学生预测文章内容,理清篇章结构,深刻理解主题。教师可以针对标题设疑置问,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关注阅读内容,以便进行有效的阅读。
  课文中的插图为课文内容提供了直观的线索。在学生阅读课文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标题和插图,并结合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预测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所选材料要尽可能生动,要与所学内容联系密切,并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要精,不可过多、过泛。
  案例:在教江苏牛津高中教材模块1,Unit2 Reading(Growing pains)时,可以根据这一标题来提问。
  · What is this passage mainly about according to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s?
  · How are you getting along with your parents?
  这些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通过标题,学生初步了解了文章的内容,这样就更容易投入到文章的深入学习中去。
  2)利用课文原句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利用猜词的方法,独立思考或组织讨论,培养他们在阅读中的猜词能力。常用的猜词技巧有:根据背景知识、上下文、词缀和同义词、反义词猜测词义。下面本人以牛津英语模块七为例进行说明:
  · 根据背景知识猜词
  Many different people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V. (p2, promoted)
  · 根据上下文猜词
  One theory suggests that acupuncture blocks pain signals from reaching the spinal cord or brain. (p31, prevent…from)
  · 根据词缀猜词
  This study clearly shows that people who spend all their time on the Internet can feel disconnected from the people and the world round them.(p35 not connect)
  · 根据同义词、反义词猜词
  How acupuncture reduces and relieves pain is unclear. (p31 reduce)
  3)利用课文文体理清文章的线索和细节
  教师在教学时应指导学生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来梳理其结构,并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通过设计问题、排序、判断正误、填表和画图等练习帮助学生关注文章细节,提高阅读效果。典型的议论文三段论模式是“problems-causes-solutions”;介绍事物的说明文一般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此结构上把握事物的名称、功能和作用;阅读叙述文时,应指导学生注意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和结果;阅读新闻时,应指导学生从事件、过程、结果、叙事顺序和作者态度等方面去把握;阅读人物传记和人物介绍时,应指导学生抓住人物、时间、地点、活动和成就;阅读戏剧时指导学生把握以下几个要素,即人物、背景、问题、过程、高潮和结果。
  4)利用材料结构特点培养学生归纳主题的能力
  教师应在学生了解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提炼中心思想的能力,因为学生对中心句、句的寻找,对段落大意的提炼,以及对文章中心思想的归纳和理解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通篇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第一句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各段的第一句一般是各段的中心,起着论证中心的作用;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通常是总结句。
  5)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英语文章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篇首段、主体段和结尾段。篇首段往往起着统领全文、揭示主题的作用;主体段用来阐述文章主题;结尾段概括全文。整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围绕中心展开,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教师可以运用以下方法训练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 将段落和段落大意配对
  · 将因果关系配对
  · 将段落或事件发生顺序打乱,重新编排顺序
  · 将其中一段、一句或某个关键的衔接词抽出,再重新放回正确位置
  · 根据文章线索,把相关内容串联起来
  · 填表补充信息
  6)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推理和判断能力
  推理和判断能力是较高层次的认知活动,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根据文中提供的已知信息、文章结构、逻辑关系和语篇特点对文章或问题做出合理的推理和判断。
  7)利用教材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态度
  文章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往往也表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态度,按作者的思路去思考,是深入理解文章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作者为什么选用该单词和句子,思考不同措辞产生的不同效果,把握作者的写作态度和写作目的,深入挖掘和理解文章内涵。
  三、结束语
  总之,阅读不是被动的单向的吸收,而是积极的双向的互动;应从表层理解到深层了解,从语法分析到语篇分析,整个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任何教学方法都不可生搬硬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阅读文章的内容、题材、体裁和教学目标来设计更适合自己学生的任务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高效地完成语言习得。我们的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教材资源,教师应仔细研究,细致分析,充分利用并挖掘教材内涵,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形成阅读技能,提高阅读能力。
其他文献
自从我们教育部实行教育改革以来,全国各大高校开始扩招,大学生数量激增,导致就业形势严峻,近年来国家多次提到这个问题并且积极寻找解决方案,目前虽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就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学校教育中,语文课程所占课时最多,收到效果甚微。新课标下,如何让语文课堂妙“趣”横生,让学生流连忘返,形成“最渴望上语文课,最不愿下语文课”的情势?笔者以为,可以在导入激“趣”、活动增“趣”、作业设“趣”上做好文章,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导入激趣  内容丰富的语文课,其导语设计层出不穷:可以是动人的故事,让学生浮想联翩;是曼妙的音乐,让学生陶醉痴迷;是会心的笑话,让学生身心愉悦;是隽永的
一、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农村学生的阅读确实是一个难题,在进行课题准备的走访中了解到,农村学生的家长很少给孩子买作文选,学生能读到作文选就是读到课外书了,更
村委会作为政府联系群众最基层的组织,在区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担当重要任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作为村的主要负责人,处于农村工作的最前沿
期刊
一、前言rn校园足球已在各地中小学校园悄然兴起.乐清市部分高中学校已有针对性地制订推广校园足球开展的方案,并逐步实施.如市区高中的年级足球赛、校级足球赛等赛事的开展
期刊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去实践、感受、体验、以便让他们学会做人。 Class teacher in the work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students’ subjectivity,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越来越多的有色金属企业“走出去”,由于当地职业教育基础薄弱,员工普遍存在技能水平偏低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发展,迫切需要国内职业教育“走出去”,培养认同中国企业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努力更新自身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情境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改革中如火如荼地开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目标。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具体体现在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有效。那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