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常规切口与微切口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患者视力、角膜散光以及泪液炎性因子的影响

来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j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同轴常规切口与微切口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视力以及泪液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患者采用同轴常规切口超声乳化术,研究组采用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前房稳定性、最佳矫正视力、平均超声能量、角膜散光程度、有效超声乳化时间、泪液炎性因子以及术后恢复时间,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1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呈升高趋势,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有效超声乳化时间、平均超声能量、术中前房稳定人数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泪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同轴常规切口超声乳化术相比,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患者,在改善患者角膜散光、视力以及泪液炎性因子水平方面效果显著,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会阴实时三维盆底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女性前腔室结构和盆膈裂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100例产妇的诊治资料.根据
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预后通常较差,其发病机制包括内分泌改变、基因突变及微生物感染等.卵巢癌具有免疫原性,可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免疫治疗作为新兴的抗
100年来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地理学获得长足的发展和取得巨大的成就,对中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中国地理学会的分支机构的地图学专业委员会和地理学的分支
会议
目的:探讨化脓性牙髓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分化抗原-14(CD14)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