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E养生美容的灵丹?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yan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生素E是近年来十分热销的药品。在生活中,一些中老年人常常服用维生素E延缓衰老,部分女性则喜欢服用或选择添加了维生素E的化妆品美容嫩肤。维生素E的抗衰美颜作用真的那么神奇吗?维生素E在防病治病方面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和服用维生素E,我们又知道多少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们是怎样说的。
  
  认识维生素E
  闻芝梅
  
  刘小姐是某文化传播公司的广告业务主办,她属于那种青春靓丽的白领。听说维生素E可以美容和延缓衰老,为了保持自己的美丽容颜,从去年开始,刘小姐在朋友的介绍下也开始服用起来,并且每天要服用100毫克或更多。最近,刘小姐又听说多服用维生素E对身体不好,吓得她不敢再继续服用了。她细细回想了一下,自己服了那么多的维生素E,没见得有多少效果,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呀?现在刘小姐都不知道自己该听谁的了。
  近年来,在维生素家族中,被“炒”得最热的要数维生素E。这种脂溶性维生素被认为可以美容养颜抗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更有人说它可以增进性能力……
  那么,维生素E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药呢?
  维生素E又被称为生育酚或产妊酚,是一种不能在人体内合成的脂溶性化合物,主要天然食物来源是植物油、坚果、谷类的胚芽和绿叶蔬菜;奶油、乳、蛋和鱼肝油中也有一定含量。食物的生产环境、季节、加工和烹调对其维生素E含量均有影响。维生素E存在于食物的脂肪部分,随膳食脂肪同时被吸收。不含脂肪的食物、脂肪吸收不良性疾病或长期腹泻均可影响维生素E的吸收。
  缺乏维生素E将会引起不育、肌肉萎缩、心肌异常、贫血等;新生婴儿(特别是早产儿)患有维生素E缺乏症(起因于红血球寿命缩短)时,会出现浮肿、皮肤损伤、血液异常等症状。成年人的维生素E缺乏症表现为:过早衰老,肌肉乏力,走路困难,容易被感染,伤口愈合能力差,容易疲劳。
  人类缺乏维生素E比较罕见,不过,人体在一些病变(如烧伤等)情况下,会使维生素E大量消耗。有些先天性疾病引起的脂肪吸收不良,可影响婴儿的神经系统,对婴儿的认知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发育有不利影响。成人体内的维生素E主要储存在脂肪细胞。服用影响脂肪吸收的药物后,要经过好几年才会使体内的维生素E储量下降到缺乏水平,但在服用这些药物时,最好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其他脂溶性维生素。
  健康成人在正常进食情况下,吃平衡多样化的膳食大多不会发生维生素E缺乏。根据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我国居民的维生素E摄入水平一般在27~38毫克/日。但进食低脂膳食,尤其是植物油摄入过少,可以影响维生素E的供给和吸收。如果膳食中摄入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如过多的鱼油和亚油酸),就需要适当补充维生素E。由于牛乳中的维生素E含量仅为母乳中的1/10~1/2,人工喂养婴儿食品中添加的植物油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也需要适量增加维生素E。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体内的维生素E储存较少,为了避免其维生素E缺乏(通常表现为神经系统方面的问题和溶血),也要适量补充维生素E。根据2000年10月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维生素E的每日摄入量,1岁以下婴儿为2~3毫克,儿童4~7毫克,青少年为7~14毫克,成年人为14毫克。
  1988年,人工合成维生素E成功,现有片剂、注射剂、栓剂、胶丸等剂型。常见的是胶丸型,主要有10毫克、50毫克和100毫克等规格。目前,象刘小姐一样的许多女性朋友每天服用100毫克或更多维生素E,从国内目前的研究结果来说,问题不会太大,但我们并不主张长期大量服用。
  服用维生素E没有特别的时间要求,但考虑到它是脂溶性维生素,故在用餐时服用会更有利于吸收。
  
  ●作者简介
  闻芝梅,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曾从事硒与克山病预防的研究和老年营养研究,近年来与陈君石研究员共同主译的专著有《现代营养学》(199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食物、营养与癌症预防》(2000年由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和《功能性食品的科学》(200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并与陈君石研究员共同主编《家庭医学全书》的第七卷“饮食营养与健康”(2002年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维生素E真能抗衰养顔?
  蔡东联
  
  靓丽肌肤是古今女性梦寐以求的目标,而健康长寿则是全人类都追求的和关注的一个热点和焦点话题。许许多多的美容方、益寿方更是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就抗衰老和养颜美容来说,在众多的营养素中,以维生素E尤其令人注目。据有关媒体报道,广州不少女性,特别是白领女性都爱把具有抗衰老的维生素E当作“补品”来用。更有人视维生素E为长寿、美容的万能药,长期大量服用,“E”不离身,随时随地吃上一粒!
  那么,它的抗衰美颜作用真的那么神奇吗?
  维生素E原名生育酚,可见与生殖和发育有关。维生素E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而抗氧化作用是其最主要功能。维生素E是高效抗氧化剂,在体内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害。缺乏维生素E时,常出现全身疲乏无力、盗汗、皮肤干燥、头发分叉、精神紧张等症状,女性还会出现痛经等症状。维生素E缺乏可使细胞抗氧化功能发生障碍,引起细胞损伤,这种功能与抗动脉硬化、抗癌,改善免疫功能及延续衰老等过程有关。
  维生素E可促进某些酶蛋白合成,降低分解代谢酶,清除自由基,促进人体正常代谢,增强机体耐力,维持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外周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视网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因此,经常、适量地应用维生素E可以保持肌肤靓丽,神清目明,精力充沛。服用避孕药、激素或是妊娠及哺乳期的妇女必须摄取较多的维生素E;更年期的妇女要增加维生素E的摄取量。
  目前维生素E多为内服,但也有人外用维生素E祛皱。外用具有操作简单,见效快的特点。如果和内服补充、饮食调节相配合,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外用维生素E祛皱方法很多,如将维生素E研成细末倒入润肤霜混匀,每天定时外搽。
  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细胞、心脏、肝和肾上腺皮质的部分细胞内会产生脂褐质(俗称老年斑),并不断增加,是细胞内某些成分被氧化分解后的沉积物。老年斑是老年人体内脂褐质的外在表现,标志着人体已走向衰老。脂褐质是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后分解的产物,是细胞无法排出的废物。这种物质若在机体内越积越多,就会妨碍各种细胞和脏器的功能,使人越来越衰老。因此,脂褐质是衰老程度的标志。维生素E是机体里最重要的抗氧化剂,能阻止体内不饱和脂肪酸的过度氧化,以减少脂褐质的产生,延缓人体衰老的进程。人体内的维生素E随年纪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因此应逐渐适量补充维生素E,可以推迟衰老进程。
  维生素E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生也有积极作用。故而,年长者应补充维生素E。口服最佳剂量为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这对抑制老年斑生长,增强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极为有益。以前,曾风行用玉米油预防冠心病,结果是半年之后,心脏病发病少了,但是老年斑多了,有些癌症的发病高了。究其原因,是玉米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作怪。但如果同时服用维生素E,则可减少这些危害。通常每摄入1克多不饱和脂肪酸,应摄入0.4毫克维生素E。
  
  作者简介
  蔡东联,男,教授、主任医师、博(硕)士生导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营养科、第二军医大学临床营养学教研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临床营养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临床医学会副理事长、上海茶叶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营养学会理事、美中《国际营养杂志》总编辑、《中国临床营养杂志》常务编委等。先后主持或参加30多项国家、军队等各类基金课题的研究,多次获得国家、军队和院医疗或科技成果奖,主编出版《食疗.药膳》、《临床营养治疗学》、《实用营养师手册》、《老年饮食营养》、《家庭营养万宝全书》等40多本专著,发表论文160余篇。
  
  大量服用维生素E有益无害?
  高兰兴
  
  维生素E是人体的一种必需营养素,有利于强身健体。但是,维生素E摄入过量,不但起不到对人体有利的作用,还会产生毒副作用。
  
  过多摄入会产生严重后果
  近年来,人们对大剂量服用维生素E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认识不够,似乎维生素E是有益无害的“抗衰老”药物。但事实并非如此,国外有人报道,长期服用大剂量维生素E可引起多种疾病,如出血、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加重冠心病和心绞痛,甚至可引起乳腺癌。
  如果服用大剂量维生素E2~4周以上,并出现有关症状,特别是血栓性静脉炎、高血压、严重疲劳等情况时,应立即停药并到医院进行检查,并向医生说明服药情况,最好能检查维生素E血浓度,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笔者在研究实验性烧伤的过程中,观察到给予实验动物适宜剂量的维生素E,可明显改善由烧伤引起的胸腺、脾脏和睾丸的损伤,使细胞的结构基本保持正常。当补给的剂量增加到相当于动物正常需要量的25倍时,对上述器官损伤的预防作用不明显,补给的剂量越大效果越差,当补给的剂量增加到正常需要量的100倍时,对损伤没有预防作用。
  
  维生素E的适宜摄入量
  各国推荐的摄入量差异较大,如美国不分性别,成人每天15毫克;加拿大男性每天9毫克,女性每天6毫克;德国也不分性别,成人每天12毫克;英国成年男性每天大于4毫克,女性大于3毫克。我国建议成年人不分性别每天14毫克,从全国营养调查的结果来看,人均维生素E的摄入量,已超过了上述规定剂量的一倍多,因此只要能正常膳食的人群,就不会缺乏维生素E,也就没有必要再专门补给维生素E。
  当然,在某些疾病状态下,如进食困难(如静脉营养病人)、体内维生素E消耗量增加的病人,需要适量的补充维生素E。笔者在研究烧伤病人维生素代谢变化的过程中,观察到严重烧伤病人维生素E消耗急剧增加,体内含量明显下降;当每天补给的维生素E达到100毫克时,即可显著提高体内维生素E的含量,两周已接近正常水平。严重烧伤病人,体内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消耗量远大于其他疾病,由此可见,疾病状态下,维生素E每天补给100毫克足可以了。
  
  作者简介
  高兰兴,男,军事医学科学院四所营养学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分会主任委员;《营养学报》、《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和《食品与健康》等杂志编委。长期在军队营养学领域里从事营养代谢、需要量、供给量、食物定量及营养与疾病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1部,参加编写5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维生素E预防慢性病三问
  赵法伋
  
  维生素E可预防慢性病?
  服用维生素E补充剂对预防慢性病是否有作用呢?有学者认为服用维生素E补充剂对预防癌症、心血管病等慢性病有作用,而有学者认为无作用,并且都有流行病学研究和实验研究资料。下面介绍几项比较权威的研究报告。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现在,普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受到自由基攻击而被氧化或酸败。因此,阻止LDL胆固醇被氧化就可以预防血管栓塞,这正是维生素E能够做到的。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易西瓦尔博士发现,每天服用720毫克的维生素E补充剂,三个月后即可遏制LDL胆固醇氧化反应的40%。他发现每天至少要摄入360毫克维生素E才能显著地预防LDL胆固醇被氧化。
  预防心脏病发作 哈佛大学不久前所进行的两项有关维生素E的大规模补充试验都表明,服用维生素E补充剂,可以明显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在学术界为之震惊。主持这两项研究的哈佛大学教授斯坦姆福博士和瑞姆博士,在研究中还发现每天服用225毫克以上的维生素E并不能使心脏病发生率更大程度降低。那么,是否可以不服用维生素E补充剂呢?如果哈佛大学的研究结论是正确的,那么不服用维生素E补充剂的代价是昂贵的。
  防癌作用 一项对35000名美国爱荷华州妇女维生素E摄入量与直肠癌关系研究发现,在65岁以下妇女中,维生素E摄入量最高组妇女患直肠癌的几率减低68%。芬兰一项大规模研究结果表明,血中维生素E水平低的人患癌症危险性增高了50%。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的专家们认为,服用维生素E补充剂6个月后,即可使患口腔癌、咽喉癌危险性降低一半。
  增强免疫功能 塔夫次大学营养免疫学专家梅达尼博士研究了维生素E补充剂(每天350或720毫克),对60岁以上老年人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老年人的免疫功能随年龄的增加而逐年下降,但在服用维生素E补充剂后,免疫功能几乎恢复到年轻人的水平。服用维生素E补充剂30天后,免疫功能显著增强,如白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加10%~50%。白细胞在抗感染方面有重要作用。
  
  日常饮食中的维生素E够吗?
  通常情况下,日常饮食已经包含了人体所需的维生素E,没有必要额外补充。但有些研究者认为,维生素E是脂溶性的,主要存在于富含脂肪的食物中,如植物油、坚果类和麦胚等食物,这些食物含热量都很高,要想从食物中获得能够预防慢性病剂量的维生素E是不大可能的。
  华盛顿大学心脏病专家蔡特博士说,要获得360毫克的维生素E,你必须吃2.2升玉米油、或2千克麦胚、或1.8千克杏仁、或6.3千克花生。而6.3千克花生中含83680千焦(20000千卡)热量和1912克脂肪。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一般成年人每天摄入8368千焦(2000千卡)热量、70~80克脂肪足够了。事实上,每天只能从食物中获得22.5毫克维生素E。这对正常人是够了,但对需要用来预防慢性病就显然不足。
  
  每天应当补充多少维生素E?
  如果确认服用维生素E补充剂对预防慢性病有益,那么每天应当服用多少呢?国外研究表明,每天至少服用90毫克维生素E,才能有效检测到预防心脏病的效果。然而,最佳剂量为360毫克,因为这一剂量可以阻止可怕的LDL胆固醇被氧化,并可增加免疫功能。
  多数学者认为,每天摄入360~720毫克维生素E是安全的。但是,超过360毫克剂量的维生素E具有轻微的抗凝血作用。因此,服用抗凝血药或需要手术者不能服用维生素E补充剂。每天摄入超过2880毫克维生素E,会发生中毒,其临床表现为头疼、腹泻及血压增高等。
  以上关于服用维生素E的剂量,均指预防慢性病而言,并不是提倡每天摄入如此大剂量维生素E,特别是健康儿童、青少年更无此必要,中老年朋友为了预防某些慢性病可以考虑适当服用维生素E。
  
  作者简介
  赵法伋,男,第二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营养学会荣誉理事,第三、四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第二、三届理事长,上海市预防医学会顾问,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院外顾问,解放军军队卫生专业委员会顾问。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18项,主编营养学、卫生学著作12部,发表论文100余篇。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编后记:编辑在编本期专家点评“维生素E”的稿件时,遇到了一点“小麻烦”:几位特邀专家对日常生活中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E,以及维生素E的服用剂量意见不尽一致,究竟该听谁的呢?随后,编辑与几位专家交换了意见。专家们认为,目前国内对维生素E的临床应用研究还较少,所以他们多是引用国外的科研文献。在用量上,专家们倾向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用量,即成年人每日14毫克左右。同时,他们认为,除非患上某种疾病或预防某些慢性病需要补充维生素E外,一般不主张健康人随意补充维生素E。
  
其他文献
痢特痢灵学名呋喃唑酮,是一种具有广抗菌谱的合成抗菌药,对消化道的多数菌种均有抑制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肠炎、细菌性痢疾,也可用于尿路感染、伤寒和副伤寒等疾病。  目前市面上的痢特灵制剂多为0.025克/片或0.1克/片的片剂,其应用正随着人们对疾病和药品认识的逐渐加深而有所拓宽,下面介绍痢特灵的三种新用途:    治疗消化性溃疡    有人用痢特灵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其治愈率约为56.6%~72
期刊
刘奶奶虽然60多岁了,但因为坚持锻炼,身子骨还是很硬朗。不过最近有一件事却一直困扰着她,令她闷闷不乐——每次她起床或者从沙发上起身时,都觉得头晕晕的,全身没什么力气,但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后又没事了。刘奶奶心里总有个疙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像刘奶奶这样的情况在很多老年人身上都会出现,这就是体位性低血压。据统计,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有15%~20%的人都患有体位性低血压。对老年人来说,体
期刊
高血压、糖尿病、乙肝、宫颈癌、前列腺疾患是困扰人类健康、影响大众生活质量的5大疾病。在过去的一年,这5大疾病有哪些新变化?人类在与之作斗争的过程中又取得了那些新进展?本刊从大众普遍关注、贴近生活的角度对这5大疾病进行盘点。请看——    高血压篇    2003年5月中旬及6月初,美国和欧洲分别发布了各自最新的高血压防治指南:JNC7和《2003年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在JNC7中,把血压的正常值
期刊
我因有胃脘胀满、嗳气、腹部不适、无食欲,在当地医院做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活检部分粘膜有肠上皮化生。对症治疗3年余,未见好转,听说此病还可能发展成胃癌,我有些害怕。请问,此病真会癌变吗?我该咋办?  新疆 房义仁    房义仁读者:  所谓肠上皮化生,是指胃粘膜腺体中,出现了正常时不应该有的肠腺体(即肠腺迁移胃内)。肠上皮化生可分为小肠型和结肠型,以及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其中只有结肠型不
期刊
韩秀是一个典型淑女,高挑的身材、林黛玉般的笑容、嗲声嗲气、赢得了众多男子的青睐。陈辉是最后的获胜者,几经周折猎取了韩秀的芳心。  两心相悦,应该说婚姻甜蜜长久。可哪知结婚没到3年,陈辉却提出离婚。韩秀再怎么伤心抹泪,也挽不回他的心。  那个寒风袭人的冬天,他们办了离婚手续。当两人走出民政局时,韩秀仍不甘心地问陈辉:“我们已离婚,现在你没有任何顾忌了,告诉我你离婚的理由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在外面有情人
期刊
我女儿出生时两乳头凹陷,虽然她今年已14岁,两乳头仍然凹陷,还有少许分泌物并伴有腥味。请问,该如何治疗?  江苏宗怀森  宗怀森读者:  你的女儿可能患的是先天性乳头凹陷症,与先天发育畸形有关。正常乳头为圆椎状,高出乳峰平面约1.5~2厘米。乳头凹陷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患者可以结婚、生育。乳头凹陷虽然不是大病,但如果不及时矫正,会带来不良后果:一是乳头深陷在乳晕皮肤内,局部凹窝处长期得不到清洗,分
期刊
近几年来,人们对灵芝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了。一些厂商也看到了灵芝的“钱”力,无限夸大灵芝的作用,如“灵芝孢子粉”可以治疗癌症等。登峰造极的时候,一盒灵芝保健品售价高达上千元!这种情况正常吗?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还是深信不疑呢?近日,国内灵芝研究的权威专家——林志彬教授通过本刊特别指出,要科学地研究灵芝、合理地应用灵芝、正确地评价灵芝。现在,让我们跟随专家一起——    灵芝的主要作用 扶正固本  □
期刊
心血管被喻为人体的“生命之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血管的“河床”也颇为无奈地被抬高。调查显示,血脂异常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而由此引发的各种心脑血管病则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祸首。不过,血脂异常者也不必太紧张,经过综合治疗,病情是可以得以完全控制的。    A易惹是生非的血脂异常  向红丁    血脂与血脂异常  所谓血脂,就是指人体血浆内的脂肪,包括甘油三酯(又叫中性脂肪)、胆固醇和游
期刊
抗精神病、症药物  1.氯丙嗪(Chlorpromazine):冬眠灵、氯普马嗪、氯苯骈噻、氯硫二苯胺、可乐静、阿密那、美心、美心片、盐酸氯丙嗪、氯丙嗪盐酸盐。  2.丙氯拉嗪(Prochlorperazine):丙氯吡拉嗪、普氯拉嗪、氯拉嗪、甲哌氯丙嗪、康帕嗪、丙氯比拉嗪。  3.奋乃静(Perphenazine):羟哌氯丙嗪、氯吩嗪、丕吩那辛、过非那嗪、哌非纳嗪、过二苯嗪、得乐方。  4.氟奋
期刊
美国哈佛牙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指出,牙齿脱落和牙周病也许会增加缺血性脑中风的危险。此项研究对41380名男子进行了调查,共有349例在访问期内发生缺血性脑中风。与有25~32颗牙组相比,17~24颗牙组脑中风的危险增高50%;11~16颗牙组脑中风的危险增高74%;少于10颗者危险增高66%。研究者指出,牙齿脱落和脑缺血性中风的共同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糖尿病和低收入等社会因素。多年的牙齿脱落才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