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明: 心在无为净土

来源 :芒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y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君明,法号元真道人,1963年出生于河北,现任河北道教学会道家书画院秘书长。
  当代中国道家龙门派21代传人、元真道人李君明生于河北威县,祖先为翰林院大儒,从父辈起,一家都为修行中人。这些年,他自创了一套开悟之法,将道法与书法融为一体,将哲理和生活融会贯通,提出以“智慧”为本的“生活道”主张。
  李君明从小嗜好书法,后来有幸道家大师墨道人孙明瑞和百岁道教仙师指教,道德思想得到极大提升。1998年开始,李君明便全心弘道,开始致力于新加坡、香港、美国等地的道文化传播与交流。
  在陕西周至县的老子说经台上,李君明发出“大愿世上皆通道,誓将人间化九天”的强音。在他的指点下,许多善缘之人受益新生,身心如洗,静定生慧,妙境自成。从众多他帮助过的人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以力助缘化贫寒,解厄济世乐万千”的慈悲心和智慧力。
  心在无为净土,即是逍遥神仙。汲取道祖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李君明极力倡导“生活道”。他认为“智慧是读解生活道的出发点和归宿”,得到生活道的真谛,便能时时感受智慧的妙处,处处体验智慧的快乐。
  在元真道人看来,无为是天道,也是天机。需要一生去参透。
  Q&A
  《芒果画报》对话李君明
  活明白,即人生目标
  《芒果画报》:您对道家“无为”思想的理解是什么?
  李君明:无为是一切大道的宗旨,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是天机。无为是种通天达地的境界,说不清,也道不透,只有真正有极大的思想修为的人,也需要用一生时间去参透。
  《芒果画报》:您倡导“生活道”,提倡“道是生活,生活是道”,将“道”这么高深的概念与“生活”这样世俗的名词扯到一起,是否有冲突?
  李君明:没有冲突,大道在生活里,离开生活的道是邪道,离开了道的生活则是灾难。
  《芒果画报》:您非常强调一个观点,即“道生理,理生智慧,智慧生哲学,哲学生科学”这样一个生成模式,这是否是您自创的一种理论?
  李君明:道的化身乃理也。理生了哲学,哲学生了科学,也就是说,科学来自于哲学,哲学来自于理,理来自于道。自古说道理道理,大道即万物真理也,万物真理即自然,顺应自然即道也。
  《芒果画报》:官有官道,商有商道,人有人道,这种种“道”是相同的还是不同?有没有一个根本的“道”?
  李君明:根本之道即返璞归真,官道、商道、人道,皆不可违背真理。对他人有利、对自己有益可行也。对他人无害,对自己有利可行也。对他人有害切莫行之。
  《芒果画报》:境由心生,心又由何生?
  李君明:众生之心,以念所生;大修行人,以慧而生。
  《芒果画报》:宇宙之中,人的生命仅是一瞬间,这一瞬又是苦海,那么人生的意义何在?
  李君明: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能否将“苦海”化为“福田”。人人都有佛性,都有灵性,只因贪嗔痴,在苦海里苦苦挣扎,人的生命只是一瞬间,一切财富皆不可得,唯有明理得慧才是无价之珍宝,《生活道》一书,愿助天地众人在生活中明真理。
  得小理,避小灾;明大理,得大财;得智慧,得一切财。
  《芒果画报》:对于这个社会中的大部分人来说,不可能出世修行,那么该如何做才能得到清静快乐的人生?
  李君明:在俗世中,以理生活,机来则应,无机则静,以得幸福快乐自在之人生。
  《芒果画报》:有句古话:“闻道易,修道难。”在清静的环境下,我们很容易感受道的妙处,但往往到了世俗的环境,就容易为境所困,一下子便偏离了“道”,如何能守道、恒道呢?
  李君明:闻道易,修道难;修道易,恒道难。静境则静,乱境则动,不是真静。因妄念所致。
  《芒果画报》:您如何看到“道”与“德”的关系?
  李君明:修行人,需先修德,行人道者近于大道。修德不修道,白来世一遭,修道不修德,一生白忙活。
  《芒果画报》:今天这个社会,许多人只讲权,只谋利,许多人沉浸在饮食男女的欲望中。我们都是俗世之人,如何才能抛开俗世中恶的东西,又在俗世中活得自在?
  李君明:修佛为开悟,修道为得道。儒家为中庸,世人为开窍,总称为“活明白”,即人生目标也。心在此,即不生妄念,无妄则无烦,妙趣自生,潇洒自在也。
  《芒果画报》:无为主张不争,但这个社会确实一个竞争的社会,如何争与不争?
  李君明:向他人争,是名利,争名利的时候,最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故而争三分财,失去了七分人气。人品就是财富,跟自己争者,就是勤奋、好学、净化、升华,得到大智大慧,通往财源。
  《芒果画报》:如何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让现代人受益?
  李君明:愿世间一切归为“真理”,让天地间皆能常学精进,相通相生,众生相处皆受益,万物和谐奏佳音。
其他文献
曾昭旭 台湾著名学者  说到忠,《芒果画报》本身就是个很好的代表。忠于文化理想,忠守文化阵地,这样一群有文化抱负的人,为我们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精神食粮,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福音。  价值观缺失,是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直视的问题。所以,从言到行去弘扬传统价值观是非常有必要的。过去,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他的学生:文行忠信。他所倡导的内容就是忠信,而将这种思想传递给学生的方式有两种,文和行,一是通过经典的言说和讨论
期刊
沈善增 著名学者  《芒果画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作“历史的阐释与现实的表达”,作为杂志的年度策划,并且从“仁”开始,这样选题不是一般的好。  “仁者,爱人。”“仁”字,单“人”旁一个“二”,这个“二”表示夫妻间的亲爱关系;也有说此“二”是甲骨文的“上”,表示父母对子女的无私的爱。无论是哪一种,那都是家庭内部亲密关爱的关系。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人们世世代代在同一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以家庭、家族为
期刊
朱汉民 著名学者  湖湘历来出人才,因为湖湘人士勇当圣贤和豪杰的人格理想,推动了湖湘的文化发展。《芒果画报》这一年坚持在做传统价值观,他们有很高的文化理想,有很高的道德追求,对自我的期许非常高,所以他们要做圣贤文化。  修身、养性、清心、达道是中国读书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尊士、崇德、尚义、向善、孝亲是中国人最根本的价值核心。在历次的改朝换代之际,尽管出现过道德的混乱,但最终莫不仍然回归到这种对精神境
期刊
闲来无事,在家闲翻旧物旧书。打开一本早已停刊的艺文杂志,看到一张戈达尔的电影海报,一列行驶的火车上,一位头扎丝巾的年轻女子,秀丽瘦削,性感的双唇紧抿着。她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任凭身外光阴、景致溜走或停留。背靠背,是一个青年男士,看不出来他的模样,但感觉他若有所思,将目光凝向车窗外。在这张电影海报的下面,杂志编辑写了这么一句话:今天,如果一个知识男性在旅途中还能遇到一位好阅读的女子,这将是一场爱情
期刊
4月的香港,阴冷的街头,一辆汽车侧翻在地,冒着火,漫天烟雾。身着警服的张家辉举枪回首一笑,危险而神秘。跟从前的形象不同,照片上的他凶狠狡黠,邪气十足。而旁边一张,他满脸伤疤,笑容依旧诡异,让人不寒而栗。  这是张家辉在今年拿出的第一个大银幕角色。一人分饰两角的他,把自己变成了海报上的样子,上面还赫然写着几个大字:“要得,就得个影帝;要干,就干票大的。”这部电影,是他的新作——《魔警》,“鬼王”之霸
期刊
杨照 著名作家  看到《芒果画报》,十分欣喜,感叹难得现在还有这种坚守文化理想的杂志。  对于传统价值观,我有自己的传统理解,因为我是学历史出身,对中国上古先秦的很多智慧热爱且尊重,它教给我很多东西,我们应该重新学习。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儒家历来将孝与感恩视为“人伦之公理”,将它作为维护社会伦理关系和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并且把孝与感恩和“忠君”、“爱国”相联系
期刊
7月27日,“湖南省湘菜学院湘南分院”、“东江湖长寿饮食文化研究中心”在资兴市职教中心揭牌。当天,资兴市人民政府与湖南省湘菜产业促进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致力于院”带动资兴及周边地区特色农业、旅游服务、加工餐饮等产业发展。  PISTO LAVORO名品养护中心开业  近日,PISTO LAVORO名品养护中心旗舰店在鸿铭中心开业,同期《透》人体摄影艺术展也在中心开展。活动当日,社会各界名流
期刊
升高中后班上有好几位老师颇受同学的欢迎,譬如教生物的许翠英老师,教理化的史老太,教数学的王右钧老师,以及从香港来的一位教国文的女老师(名字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她的绰号是板鸭),另外还有一对教英文的美国年轻夫妇Mr. and Mrs.Anderson 。  许翠英老师是一位热爱大自然的人,她对各种生物的兴趣和喜爱可以从她的言语中清楚地得知,同学们受到了感染,上课都很专心,至今我还记得当时心专注得连外
期刊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 刘孝听:在《芒果画报》价值观系列选题中,“信”可以说是其中最有现实意义的。帮助这个社会重建诚信体系,弘扬传统价值观,是当今学者和媒体人应该共同承担的责任。《芒果画报》还要继续发力,才能更好地发挥一本人文杂志的作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进步。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朱训德:当代杂志要大胆地走向现代,要有时代的脉搏,要有时代的气象和怀抱,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出来,从自
期刊
书在字外  坐电梯到了四楼,隐隐听到一阵琴声,循着琴声来到一个敞开的门前,门口贴着一幅对联:“往来无俗客,进出有缘人”。是这里无疑了。  周桂华刚泡上了茶,坐在桌案旁。帽子底下是扎起的头发,鬓角的地方还有一撮没有掖得熨帖翘起来,戴着眼镜,语气轻松,典型的长沙人的感觉。  这件工作室,除了浓厚的书香味道,还有闲淡的生活风味。茶案临一扇木刻小窗,在与周桂华边喝茶边聊天的两个小时里,始终有古琴乐悠悠,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