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牛奶,天下无敌?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yang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考古学家柏伽基(Peter Bogucki),1970年代在波兰中部平原工作时,从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挖掘出了一些奇特的器皿——缀满小孔的陶器的碎片。那是约7000年前生活在这里的中欧第一批农民留下的。查阅文献之后,柏伽基发现这种陶器在线纹陶文明中很常见,其形状让他联想到制作奶酪使用的筛子,但是他没能想出合适的验证办法。
  直到2011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地球化学家罗菲特(Mélanie Roffet-Salque)取出了这些陶片,分析了保存在粘土孔洞中的脂肪残留物。他在碎片上发现了丰富的乳脂,表明早期农民把陶器做成筛子,将牛奶中富含脂质的固体物质和乳清分离。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有关奶酪制作的物证。
  该发现是LeCHE(Lactase Persistence in the early Cultural History of Europe)研究成果的一部分。这个耗资330万欧元的项目于2009年启动,许多考古学家、化学家和遗传学家参与其中。他们的发现阐明了意义深远的问题:奶制品影响了人类对欧洲大陆的开拓和定居。
  在距今最近的第四纪大冰期,由于乳糖酶基因的缺失,牛奶对成年人来说还是种毒药。在较早进入农耕社会的中东,人们学会了用发酵牛奶制成奶酪或酸奶的方式,降低乳制品中的乳糖含量。又过了几千年,一个特定的基因突变扩散到了整个欧洲,使人类获得了产生乳糖酶能力。这一变化为人类开辟了丰富的营养来源,使人们得以度过漫漫寒冬和歉收的年头。
  这场牛奶革命,可能是来自中东的农牧民横扫欧洲大陆,并取代在这里存在了上万年的狩猎采集文明的主要原因。伦敦大学学院(UCL)的群体遗传学家托马斯(Mark Thomas)说:“从考古学的角度看,南部人口蔓延至欧洲北部的速度非常快,大部分欧洲人可能都是欧洲最早具备乳糖耐受性的农民的后代。”

突变


  婴幼儿几乎都能分泌乳糖酶,消化并吸收母乳中的乳糖。但随着他们逐渐长大,多数人的乳糖酶基因都会关闭,只有35%的人在七八岁之后还能大量饮用牛奶。对于亚洲和非洲的乳糖不耐受人群,300ml牛奶就有可能导致反胃、胀气乃至严重腹泻。
  大部分保留了大量喝牛奶能力的人,其祖先都可以追溯到欧洲。欧洲人的乳糖耐受性,似乎与乳糖酶基因附近基因组区域的单一核苷酸突变(胞嘧啶C变为胸腺嘧啶T)有关。此外,西非、中东和南亚也存在因突变产生乳糖耐受性的人群。
  根据托马斯的估算,这种突变在欧洲发生的时间相对较晚。他调查了现代人群中的遗传变异,并通过计算机模拟相关基因突变在古代人口中的扩散路径。乳糖耐受基因,又被称为LP等位基因,大约于7500年前出现在广阔肥沃的匈牙利平原,也就是当今的奥地利、匈牙利、斯洛伐克一带。
  LP等位基因在进化中的优势十分明显,根据2004年一项研究的估计,拥有该突变的人群,所生育的后代比普通人多出19%。托马斯说:“至今还未发现其他人类基因具有如此强势的选择力量。”重复选择几百代之后,这种优势最终使得乳糖耐受基因席卷整个欧洲大陆。但科学家认为,这种优势只有在人群有鲜奶来源并摄取奶类时才能发挥。托马斯说:“这就是基因和文化的协同演变,它们之间相互促进。”
  为了调查这段演化历史,托马斯与德国美因茨大学的古遗传学家伯格(Joachim Burger)等合作,组织了名为LeCHE的交叉学科项目,这个缩写也恰好是西班牙语中的“牛奶”一词。

祖先


  在分子生物学、考古学和古陶化学的融合中,LeCHE的参与者也希望解决另一个问题,即现代欧洲人的起源。“这是考古学中一个经久不衰的问题”,托马斯说,“我们究竟是中东农民还是本地土著的后代?”是这些欧洲本地的狩猎采集者逐渐学会了农耕和畜牧,还是由于基因和技术的优势,外来的农业殖民者在和本地人的竞争中淘汰了后者?
  后一种观点长久以来被认定“不可能”,大多数学者认为博斯普鲁斯海峡是道难以逾越的天堑,大规模的迁徙实在难以想象。德国考古学家鲁宁(Jens Lüning)的观点代表了早期的业内主流:一小部分中东移民,以近乎传教的“和平合作”方式,将播种和畜牧的方法带到了中欧,新石器时代的农民仍然是中石器时代的本地狩猎采集者后裔。
  然而,来自LeCHE的最新证据却指向了完全相反的结论。伯格在前期的研究中就发现,欧洲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的家牛与中东地区的牛类亲缘关系最近,与本土的欧洲野牛亲缘较远。这说明,外来的畜牧者将中东家乡的牛引入了欧洲,而不是试图重新驯化本地的品种。并且,他们还有意识地避免家牛与当地野牛交配,以保持其血统纯正。
  同时,伯格对中欧的古人类DNA的研究也发现,入侵者的DNA,与欧洲大陆中石器时代的先民属于完全不同的遗传品系。换句话说,两个民族之间完全没有融合的迹象。
  这并不令人惊奇。原住民大约4.6万年前就来到了欧洲,与尼安德特人共处。但直至中东农民入侵,他们的生活方式仍然很原始,兽皮裹身,泥屋御寒。而同一时期外来农民的文明程度,较之高出许多:根据出土陶俑的造型,农民有完整的衣裤、帽子,男人普遍刮胡子,女人会染发并饰以蜗牛壳。
  伯格推测,那时的部落中可能有着禁止异族通婚的严苛律法。此外,两个民族拥有不同的语言和宗教,冲突几乎是必然的。考古学家们在线纹陶文明的遗址中发现了纵火的痕迹。1983年在德国发现的遗址“塔尔海姆尸坑”(Talheim Death Pit)中,同一部落的34人在睡梦中被集体屠杀。
  所有这些证据都表明,欧洲中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者并没有进化为农民,而是逐渐地被来自中东的外族取代了。

从奶酪到鲜奶


  中东的乳制品业可以追溯到此地居民首次驯养动物的时候,即1.05万年前。这时的中东刚刚完成新石器革命,即狩猎采集业向农牧业的转变,获取乳制品很可能是他们开始捕捉和饲养牛羊的原因之一。
  这比LP等位基因的出现还早了几千年,好在古代牧民找到了降低牛奶中乳糖含量的办法:将其制成酸奶或奶酪。发酵奶酪如希腊羊奶酪和切达奶酪,其中的乳糖含量已经所剩无几,而帕玛臣干酪中几乎不含乳糖。
  为了验证这个理论,LeCHE研究员在古代陶器上做了化学测试。粗糙多孔的陶片内含有充足的残留物,让研究人员得以区分被烹调的食物类型:肉类或乳制品,牛、绵羊和山羊等反刍动物,或是其他动物。
  他们在新月沃地出土的、至少有8500年历史的陶器上找到了乳脂。罗菲特对波兰陶器的研究工作也证明,约6800年至7400年前,欧洲牧民开始生产奶酪以补充他们的饮食。到那时为止,奶制品已成为新石器时代居民食谱的一部分,但畜牧业还不是经济的主导部分。
  由于需要乳糖耐受性的广泛传播作为基础,直接饮用牛奶的习俗发展得更晚一些,在LP等位基因出现后,又经过了一段时间才在人群中普遍起来。伯格研究了古人类DNA样品,推断出这种突变出现在德国北部的时间是6500年前。
  中东农牧民的强大基因,以及耕种和放牧技术,使得他们的竞争力远远超出当地的狩猎采集者。随着他们向北推进,LP等位基因也在人群中扩散开来。
  乳糖耐受性在欧洲南部的传播却没那么容易,因为早在这种突变出现以前,新石器时代的农民们就已经在这里定居了。但随着迁移人口的迅速增长,LP等位基因的频率也得到了提高。这种扩张模式至今仍有迹可寻,在欧洲南部,乳糖耐受性相对少见,希腊和土耳其人口中,这一比例低于40%。而在不列颠群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超过90%的成年人都能消化牛奶。

基因的历史


  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早期,即约5000年前,LP等位基因在欧洲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已经十分普遍,牧牛业占据了主要地位,牛骨在这一时期的遗址中占到了动物骨骼的三分之二以上。
  不过,让LeCHE的科学家仍感困惑的是,摄取牛奶的能力为何能在这些地区带来如此大的优势。托马斯提出,随着人们向北迁移,饮用牛奶成了抵御寒冷和饥饿的有力手段。乳制品特别是鲜奶,在较寒冷的地方可以保存更久,且无论季节与收成好坏,都能为人们提供充足的热量和丰富的营养。
  也有人认为牛奶的优势在于其中丰富的维生素D,可以帮助人们预防佝偻病一类的疾病。人体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合成维生素D,这在北方的冬天里很难得到满足。然而,乳糖耐受性在阳光充足的西班牙也普遍存在,这使得这种推测仍然存疑。
  对于交叉学科在考古学方面的应用,LeCHE项目提供了一个典范。伦敦大学古遗传学家巴恩斯(Ian Barnes)评价说,“考古学、古人类学、古代DNA和现代DNA、化学分析,所有这些学科合力解决一个问题。饮食变迁的很多相关问题都可以这样研究。”
  例如,科学家们对淀粉酶的起源就十分感兴趣,它的出现和谷物种植的广泛传播究竟孰先孰后?以及乙醇脱氢酶的演化,和人类对酒精最初的渴望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人类基因的演进历史也会逐渐被揭开。
  (来源:《自然》杂志)

Q A 你所不知道的牛奶


  Q 为什么有人喝牛奶会不消化?
  部分人群不能分泌乳糖酶,导致乳糖无法在小肠中消化或者消化不完全,进入大肠后被大肠中的细菌利用,产生有毒代谢物,就会引起乳糖不耐症状,如恶心、腹胀、腹泻等。大部分亚洲人缺乏乳糖耐受基因,乳糖酶活性在成年之后会下降或消失。也有少数案例与后天感染及生活习惯相关。
  对于乳糖不耐受的成人,可以食用酸奶、发酵乳、奶酪等替代,也可以饮用特制的不含乳糖的牛奶(lactose-free milk)。
  Q 为什么不建议给1岁以下宝宝喝牛奶?
  1岁以内的婴儿并不能完全消化鲜牛奶,其中丰富的蛋白质(尤其是酪蛋白)和矿物质会对婴儿的未成熟的肾脏造成严重负担。同时,牛奶中的铁和维C含量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严重的会导致缺铁性贫血。牛奶中的乳脂成分对婴儿也不太健康。此外对于过敏体质的婴儿,饮用牛奶还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因此,请务必选用婴儿配方奶粉,或者施行母乳喂养。
  Q 酪蛋白致癌是怎么回事?
  这个结论来自康奈尔大学的坎贝尔(T. Colin Campbell)教授,研究对象是已经通过大剂量黄曲霉素(一种强致癌物)诱导出了癌变细胞的大鼠,其中酪蛋白是大鼠唯一的蛋白质来源,这和人们的膳食结构完全不同。这种严格控制条件的动物对照实验,意义主要在于指导进一步的研究,对大众饮食并无参考价值。由于坎贝尔的结论迎合了素食主义者和动物权益保护者的理念,因而被他们广泛用于反对乳制品的宣传。
  根据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和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2007年联合发布的报告,目前没有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牛奶有提高或降低癌症风险的效果。事实上人类乳汁中同样含有酪蛋白,若因“致癌”放弃乳制品,无异于因噎废食。
  Q 什么人该喝脱脂牛奶?
  脱脂或低脂牛奶是以物理方法去除牛奶中的脂肪成分,一些脂溶性维生素也会随之失去,因此通常会重新添加维A和维D等。一杯(250mL)全脂牛奶的饱和脂肪含量几乎占到成年人每日需求的1/4,因此对于“三高”人士、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想要保持身材的人们来说,脱脂牛奶是比较好的选择。另外,人体对脱脂牛奶中钙的吸收率也大幅高于全脂牛奶,对老年人特别是绝经的妇女更为有益。   而对于幼儿和青少年来说,全脂牛奶含有一些必需脂肪酸,营养更为全面。全脂牛奶还能够提高备孕期妇女的受孕几率。
  Q 常温奶、巴氏奶和奶粉的营养成分有什么区别?
  常温奶(UHT,即超高温瞬时灭菌)、巴氏奶(低温奶)和奶粉(包括复原乳)三者,钙质和其他主要营养成分都没有明显差别。如果一定要挑出个最佳,当属含有较多活性酶、营养成分破坏最小的巴氏奶。
  Q 煮牛奶时的“奶皮”有营养吗?
  奶皮主要是脂肪上浮形成的,其中也含有少量包裹脂肪的蛋白质,以及一些脂溶性维生素,绝大部分的钙质和蛋白质仍然保留在液态奶中。若为健康考虑,弃去奶皮反而是更好的选择。喜爱“奶皮子”的香味又不怕胖的人,则可尽情享用。部分市售牛奶由于进行了均质处理,即使煮沸也不会起皮了。
  Q 豆浆能代替牛奶吗?
  豆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也很丰富,且富含卵磷脂,但钙含量却远不及牛奶,大约100克干黄豆中所含的钙质才相当于一杯250ml的牛奶。豆浆不能补钙,但传统的石膏或卤水豆腐却是很好的钙质来源(内酯豆腐不在此列)。此外菠菜、白菜等蔬菜也能补充钙质。牛奶中的所有营养成分都能通过其他食物获得,只要注重营养均衡,不喝牛奶也是可以的。
  Q 提高牛奶产量的生长激素对人体有害吗?
  rbGH即“重组牛生长激素”,在一些国家被允许注射入母牛体内,以提高产奶量。生长激素也会因此进入牛奶,但并不会被人体直接吸收,因此对健康没有影响。生长激素的使用也会提高牛奶中IGF-1,即“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的含量。一些流行病学研究显示IGF-1似乎与前列腺癌有一定关系,但由生长激素导致的IGF-1含量提高十分微弱,并且经过加热、消化、吸收之后,IGF-1也失去了生物活性。
  由于注射了生长激素的母牛更容易患乳腺炎,加拿大和欧盟目前禁止使用生长激素,主要是考虑到可能由此带来的抗生素用量增加,以及动物福利。对于生长激素的安全性,他们并没有异议。
  Q 酸奶和奶酪的营养成分和牛奶有什么区别?
  酸奶经过了乳酸菌的发酵,其中的乳糖转化为了葡萄糖、半乳糖和乳酸,蛋白质部分水解了,B族维生素的含量也更加丰富。与牛奶相比,更适合乳糖不耐的人群,也更加不容易引起过敏。部分活的乳酸菌还会到达肠道,帮助消化和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和牛奶不同,六个月以上的婴儿就可以酌情添加酸奶作为辅食。
  天然奶酪中的钙含量非常高,是等重量牛奶的8-10倍。再制奶酪则由于经历了再加工,具体营养价值需参考成分表。
  Q 牛奶做面膜能美白吗?
  牛奶中确实含有美白成分,即烟酰胺,又称维生素B3。烟酰胺能够击退黑色素,并消释肌肤炎症,对粉刺有特效。根据纽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烟酰胺的外敷浓度要达到4%-5%才有明显的美白效果,而牛奶中的烟酰胺含量微乎其微,无论是拿来敷面膜还是饮用,都没法让人变白。
  (部分内容来自果壳网、科学松鼠会)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中国大陆的大学校长几乎都是“空降”的,大学教授只有接受的份,学生更无处评说。不过近期浙江大学新校长的任命,却在网上闹出了几点小波澜。  先是今年3月份,杨卫卸任浙江大学校长职务,之后浙大的校长一职一直空缺。传言“待位”的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宋永华受到质疑。之所以质疑,倒不是因为宋先生的素质,而在于他的国籍问题。这是第一次波澜。  临近毕业季,但浙江大学的新校长仍未能到任。校方只有上奏:如何
专栏作家,现居湖南。  第一次听说奥运冠军孙杨无证驾驶被拘留的消息时,我正从翁家山下来,穿过西湖隧道,百无聊赖的杭州的哥跟我聊起当日新闻。翌日离开杭州,我坐的厦航飞机上有个空姐一直黑着脸,像死了老公一样,我问她有无啤酒,她冷冰冰地说配送午餐时才会有,现在不是午餐时段所以不给。以前坐别的航班,空姐总是让我稍等然后去取。所以我觉得她很烦躁。后来在报上看到孙杨出事时正和身为厦航空姐的女友在一起,忽然想起
对着电视机流泪是件挺耻辱的事,尤其当你看的是一档娱乐节目,但我对着两个选秀歌手流下了几滴老泪。  上周五的《中国好声音》,汪峰给他的学生选了几首歌:《蓝莲花》、《当我想你的时候》、《爱让每个人都心碎》、《一块红布》、《HEY JUDE》,还有两首英文歌没记住歌名。以《蓝莲花》开场,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这个意料之中,是爱摇滚的文艺青年必点曲目。几首歌之后,一个文艺女青年和对手抱着木吉他
PHILIPS Fidelio L1  参考价:2700元  为什么喜欢:适应性强的HiFi耳机  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推出了低阻抗的HiFi耳机,飞利浦也带来了半开放、头戴式耳机L1。从参数看,L1的频率响应为12-25,000Hz,灵敏度105dB,阻抗26欧姆,意味着小到MP3、手机,大到iPad、电脑或专业耳放都可以推动它。无论是听感、便携性或舒适度,正好与同价位的森海HD598、BOSE
有关《广告狂人》的神奇仍延续。连续四夺艾美奖剧情类最佳电视剧集,三获金球奖最佳电视剧,第五季的首播轻松创造剧集开播以来的收视纪录,一贯苛刻无比的纽约评论界出乎意料地一致好口碑,甚至于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观众,通过网络观摩掀起了一股追捧热潮……有的美剧迷甚至以此剧为标杆来下判断:喜欢的才是真正的美剧迷,不喜欢的则是名副其实的半吊子。  自从《越狱》、《迷失》、《24小时》等剧情惊险刺激的侦破美剧在中国
李安(左) 网易公司门户市场部总经理。徐诗 网易公司移动互联网部总经理。  年度品牌 网易  获奖理由:  有态度的新闻;对社会、生活、公益等领域的卓越影响。  在传媒行业,历来的传统都是以内容为王,至于品牌包装宣传意识似乎都与之无关,但网易经过一年多的品牌包装宣传达到的效果,在某种程度证明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悖论。  从2012年到2013年之间,网易在四大门户网当中显得异军突起:密集投放户外广告
许石林  文史学者,现居深圳。  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取司马氏而代之,有所作为,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不低。刘裕临死前,将国家的命运委托给徐羡之、檀道济、谢晦、傅亮等忠心耿耿的大臣,让他们尽心辅佐17岁的皇长子刘义符。  徐羡之等人作为顾命大臣,尽心尽力,但作为皇二代的刘义符非常不争气,从小就贪玩儿,什么事儿也没有他游乐重要。可惜刘裕老皇帝犯了一般人都会犯的错误,“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自己
有关垄断的调查,总是像《康熙微服私访记》那样抓人眼球。本月中,发改委反垄断局宣布调查结果,上海老凤祥等5家金店涉嫌操纵金价,依律罚款千万。在此之前,今年因类似行为受到处罚的,还包括茅台、五粮液在内的白酒行业、液晶显示器行业和乳粉行业。  如果看到媒体披露的“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的“价格自律”会议记录,种种细节让人时时联想起电视剧里的桥段,充满黑色喜剧的味道。这种情况中外概莫能外。媒体公布的苹果的
RingAudio  音箱  它就像是一个被弯曲了的号角,而放置在顶部的球体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以功放能力著称的异形音箱。设计师为它打造了两个弯折,不仅能让声音在出舱之前经过“九曲回廊”式的酝酿,还能凭借独到的美感姿态成为一件颇具前瞻意识的艺术品。经过巧妙的反射波折,它所发出的声音能保持原本的音色,并且独具一种类似于号角的庄严肃穆。  Goldmund Eidos Reference  蓝光播放器 
我要说的是我们这群发现希格斯粒子的小伙伴们的故事。故事中有惊喜有磨难。我很庆幸在这个故事里,我能和这样一群聪明、乐观、谦逊、严谨和坚持梦想的高能粒子物理学家们一起为人类知识的進步贡献出力量。2004-09-05  我的第一个小伙伴  今天是我在加州生活的第二天。  比起炎热,更让我不习惯的是要对导师直呼其名。  我的博士生导师,汉森(Hanson)博士,一个美国土生土长的老太太。金色短发,笑容和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