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台播音主持风格形成策略探讨

来源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t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播音主持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独特、鲜明的个人风格已经成为这一职业的考核依据。本文将以此为背景,从五个方面对播音主持的风格形成提供帮助。
  关键词:广播电台;播音主持;风格形成;策略
  广播电台与传统的电视节目相比,其自身的独特性在于播音主持只需以音频的形式向听众传递信息即可,但是这也对播音主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能在播音时有自己的风格和特性。
  一、 广播电台播音主持风格形成策略
  1.1 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在竞争异常激烈和残酷的新时代,任何职业都较为看重员工的专业能力,广播电台行业受其自身性质的限制更是如此。播音主持只有专业能力、文化素养过硬才能使节目内容更具深度,更易被观众接受和认可,自身的风格和优势才能得以表现。播音主持往往只能在电台中通过音频的形式向观众传递信息,而不是面对面地与观众交流。因而对于播音主持而言,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确保自身的普通话质量,保证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个音都是正确的,不至于误导听众。电台自身的直播特性使得节目对各方面都要求极高,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尤其是主持人的口音和发音。这都是播音主持人自身风格的一部分,需要其在平时不断地对自身的普通话进行练习。电台直播的特性不仅要求主持人能够毫无偏差地对稿件进行朗读和阐述,而且要求其对于突发事件有足够灵敏的思维,能够正确且科学地对事件进行处理,实现直播风险的最低化。这一能力不仅是电台对其的需求,也是其独特风格的体现。为此,播音主持要做的就是不断完善自身的文化素养,使之能够外化为应急能力。
  1.2 在语言锻炼中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
  正如前面所讲,广播的形式局限了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使其不能向听众表达肢体动作,只能以语言风格来打动听众,并使之成为自身的风格。语言风格种类多样,各具特色,且各自适合的听众也极为不同,各自适合着不同年龄和职业的人群。不仅如此,不同的播音主持也有着不同的性格和表达习惯,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普遍适用的语言风格有如下几类:第一类是幽默型,幽默的独特性就在于应用特定的话语就能使许多尴尬的话题得以转变,进而使氛围得以改变。这类风格的受众较广,听众接收起来较为轻松,且印象深刻。第二类是活泼型,沉重、死板的播音难免会使听众缺乏对广播的喜悦感。若播音主持使用的话语是活泼、生动的,那么听众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心情愉悦,对广播有新鲜感。第三类是恬静性,活泼虽好,但是并不通用,对于那些文化类节目,活泼型显然并不合适,在此时要用到的风格就是恬静型。恬静的语言能带领听众去深入地走进文学,进而感受文学背后的力量。最后就是尖锐型,对于新闻类节目,播音主持必须要表明态度和立场,并辅以尖锐的语言去直击事件背后的要点。
  1.3 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升华自己
  理论虽然是播音主持的工作准则,但是实践的价值也不容忽视,因为实践不仅可以使播音主持不断尝试和发现自身的风格,而且可以使其风格得到更高效地提升。时代在进步,节目在创新,同样地,听众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一直接受和喜爱某一种风格的主持。因而,播音主持要不断思考和摸索听众的需求,以及自身风格的局限性,进而对主持进行创新,积极表现自身的不同面。在实践中,播音主持的风格尝试可以得到及时且真实的反馈。实践不仅可以供播音主持去尝试和练习,还可以为其更好地改进提供依据。播音主持在每次的实践中都应该对节目效果和听众反映进行调查,反思失误和不足,进而使自身风格有更好的提升。
  1.4 以人文精神体现个性化
  如今,信息不仅更易被传播,而且被接受的范围也愈加广泛,可以说其一旦被传播,就会对社会和人民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还会引导人民的思想。因此,播音主持在参与稿件编写时必须要确保自己将播报的内容符合党的要求,且能对人民带来正面的、积极的效应,这就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这一精神的形成和提升都是建立在思想之上的,為此播音主持要首先端正自身的政治立场,完善职业素养;并不断关注国家的最新政策和方向,紧跟其步伐;通过相关书籍的借阅或购买来扩充自身对人文精神的了解和理解;以人文精神来规划工作和生活。之所以要播音主持完善人文精神是因为这也是其个性化风格的组成部分。播音主持在节目中时刻传达的人文精神会带给听众正面的效应,这也是其风格的直接体现。
  1.5 重视模仿的价值
  播音主持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况且并不是任何一个播音主持都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形成自身的风格。对于没有想法、经验的新人而言,模仿这一行业中优秀的、有独特风格的前辈是最好的方略。模仿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也不是不光荣、要被鄙视的做法,因为合理且科学的模仿是各行各业都存在,且被提倡的,是帮助新人更好提升的最优方略。当然,模仿并不是要求新人完全地、生硬地抄袭他人,而是要求新人以此为切入点,在对前辈的主持思路、风格、方式等进行观察的过程中,不断明确前辈的过人之处,并对自身的主持风格进行思考和定位。
  二、 结束语
  当前国内广播电台的发展十分局限,且播音主持人往往形象统一,缺少自身的风格。为此需要不断从自身找寻问题所在,并在实践和模仿的过程中以文化修养、语言风格、人文精神为切入点,使自身风格得以明确和形成。
  参考文献:
  [1]穆宏.培养广播电台播音主持人个性化主持风格的途径[J].西部广播电视,2018.
  [2]曲珍.试析广播电台播音主持人个性化主持风格的培养[J].西藏科技,2017.
  [3]李鑫宇.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个性化风格的培养与建立[J].新闻研究导刊,2018.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新媒体融入背景下传统媒体的生存展开讨论,分析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并提出了传统媒体谋求发展的有效方法,希望对传统媒体人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生存;发展  一、传统媒体概述  (一)传统媒体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传统媒体主要指的是电视、报纸、广播、杂质等媒体,这些媒体将信息以视频、音频、文字等形式传达给受众,完成信息传播的任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获取信息效率提出了
首次将自适应网格运用在黄海,根据黄海的特点首先设计了象平面的网格分布图,并利用自适应网格能同时兼顾网格的光滑性、正交性以及疏密程度的特点得到了物理平面中的网格分布图
摘要:本文分析数字化技术在电视制作技术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某家电视台通过传统技术及数字化技术对电视制作技术所用的时间及市场上受欢迎的程度做对比,对比两者之间操作的像素性、方便性及用时时间长短。结果:数字化技术对比传统技术像素率、方便性及用时性、受欢迎程度均优于旧技术,一场数字化的电视制作技术的革命正在进行,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许多的便利,我们应顺应社会的潮流,在这场革命中进行技术性的交流
摘要:本文通过对广播播音员宣传自身个性化主持风格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通过探索电台广播主持人的艺术风格与节目类型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了解电台广播主持人艺术风格的形成,最后通过多个方面培养广播播音员个性化主持风格。  关键词:广播电台;主持人;艺术风格  一、电台广播主持人形成自身个性化主持风格的重要意义  回顾以往的电台节目,其一直都是很流行的娱乐方式,在人们的生活中有很高的地位,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发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取得显著进步。在新媒体背景下,县级融媒体要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实现经营管理转型和良好发展。在具体专业和发展过程中,县级融媒体要充分考虑受众的实际需求和实际的经营管理情况,积极迎接挑战,把握好发展机遇,进而实现融媒体的良好转型。  关键词:新媒体背景;县级融媒体;经营管理;转型;发展  一、县级媒体存在的问题  信息时代,各种传播载体飞速发展并且得到广泛应用。新
摘要:在融媒体发展的过程中,广播节目制作应该以怎样的形式进行制作,为听众提供更加准确和快捷的信息,是融媒体发展背景下,广播节目制作需要探讨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此基础上对融媒体背景下广播节目制作新思路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融媒体;广播;节目制作;新思路;探索  一、融媒体背景下广播节目面临的机遇  (一)传播方式越来越丰富  随着融媒体的不断发展,广播节目的传播方式越来越丰富,实现了多元化发展
1997年2月19日,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一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位在96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上战斗了一生的世纪老人,临终前嘱咐家人“不留骨灰,撒入大海”,足见他对大海有着特殊的感情。围绕
通过分析弧面分度凸轮的啮合原理,结合五轴数控机床的结构特点,采用坐标变换的方法推导出五轴数控机床等价加工弧面分度凸轮的刀位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根据中点偏置原理推
摘要:本文首先讲述了新媒体的理论概述,在此基础上研究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影响电视新闻直播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对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即对电视新闻直播如何更好的发展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电视新闻;直播;新媒体时代  一、电视新闻直播概述  电视新闻的播放通常有着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我们所讲的电视新闻直播形式,另一种则是电视新闻录播形式。电视新闻直播形式就是针对某一新闻或者某一节目进行实况直播
摘要: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新闻记者的创新路径作了简要的论述,首先对新媒体下电视台新闻记者创新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接着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工作发展的特点,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电视台新闻记者工作的现状,最后针对新闻记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路径,以期望更好地服务于新媒体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电视台新闻记者;现状;创新路径  一、电视台新闻记者创新的必然性分析  电视台新闻记者创新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