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何以聚变

来源 :小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年时间,尚德的太阳能电池产能达到150MW,居中国第一,全球产能排名第九,是惟一一家进入纽约交易所的中国民营企业。
  2005年1 2月1 4日,对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首次出现中国内地民营企业IPO(首次募股,即上市)的身影,这也是2005年惟一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企业。让人惊讶的是,此次事件的主角是一家迄今成立不过4年的新能源开发企业一一江苏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德)。
  此次尚德共发行2638万份美国存托凭证(ADS),上市开盘价为20.35美元,筹资4亿美元,发行市值达到21.75亿美元。而该公司创始人施正荣因持有6800万股无锡尚德股权,一夜之间身价达到了13.838亿美元。
  对于媒体“关于尚德何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迅速发展上市”的提问,尚德创始人及董事长兼CEO施正荣博士表示,我们是在一个合适的时间介入了一个好太阳能光伏行业。
  
  乘机而入
  
  在全球资源高速消耗的情况下,许多国家和企业都将目光投向了开发和利用新兴能源上。尚德正是借助于此进入了这个发展的快车道,选择了当前最具有升值潜力的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
  施正荣准确地抓住了这样一个“适当时机”。施正荣的名字对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但在光伏产业界,毫无疑问他是顶尖高手。他师从国际太阳能权威、诺贝尔环境奖的获得者”世界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进行了10多年多晶硅薄膜电池的研究,攻克了“将硅薄膜生长在玻璃上”的世界难题,获得了10多项太阳能电池技术发明专利。
  当时,多次应邀回国讲学的施正荣,敏锐地觉察到国内在太阳能科技发展上与海外的差距,于是,想凭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和对建立太阳能产业链的把握,为中国的太阳能科技发展闯出一条路来。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政府倡导构建“节约型社会”:在能源开发上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然而,当时在国内,利用太阳能发电几乎是一片空白。
  政策的支持以及市场巨大的需求,为新能源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时机”。2001年,在无锡市政府的协调下,无锡小天鹅等数家企业共同出资6007美元,加上创始人施正荣的40万美元现金,成立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尚德起步并非一帆风顺。2002年9月,当时国内最大的第一条1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开始投产,不过,刚刚成立的尚德因为没有自己的客户,最初处于亏损状态,但是这种状况并没有持续太久,尚德凭借自身的专有技术以及努力开拓海外市场,2003年,尚德开始盈利,在海外找到客户并拿到订单。
  而后,尚德的发展一发不可收拾,其发展的规模、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创业企业的水平。从2001年~2005年,在不到4年的时间内,尚德产能扩张了12倍,利润翻倍增长,2005年前三季度盈利达20005美元,产能达到150MW,超出国内同行业企业第二家两倍之多,太阳能产能排名世界第日大企业。将中国的晶体硅太阳电池制造水平提高了十五年,通过了所有的国际权威认证,被马丁•格林教授称之为“世界光伏产业的中国超越者”。
  尚德的成功,归结起来一个重要因素是拥有自主的技术和知识产权,这对于一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产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推动尚德走上了世界舞台,公司的产品进入世界销售渠道,远销欧美,南非等国家和地区。
  目前,尚德正瞄准蓄势待发的国内外太陽能发电应用市场,将目光锁定在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和太阳能光伏独立电站、太阳能照明等系统工程,不断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据了解,尚德的研发中心已被江苏省科技厅批准为江苏省光伏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正在进行第二代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和第三代超高效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
  
  应运而生
  
  尚德在纽交所的成功上市,不仅仅表明尚德自身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还表明投资者对尚德所涉足行业前景的看好。
  尚德快速成长的背景是全球日益严重的资源困境。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消耗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伴随而来的则是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在传统能源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开发无污染清洁新能源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光大证券分析师韩玲表示,光伏能源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新能源:发电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性、资源的相对广泛性和可再生、充足性、长寿命以及免维护性等其它常规能源所不具备的优点。另外,《京都协议》正式生效、石油价格飙升、德国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法案》、太阳电池的生产成本降低等有利因素更加推动了国际太阳能发电产业的迅猛增长。
  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尚德公司时就指出:“太阳能技术关系到中国的能源战略,要大力发展这一产业。”明确表示了对太阳能产业的支持,也暗示了太阳能产业在中国能源战略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根据将于2006年1月1日实施的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t0年,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总容量将达到40万千瓦,2020年达到220万千瓦。
  在国际上,过去10年里,太阳能光伏发电是能源技术领域发展最快的一个行业,平均年增长达30:6,而发达国家太阳能产业增长速度更是飞快。在美、日、德三国大规模的太阳能屋顶计划的推动下,以太阳能光伏集成建筑为核心的光伏并网发电市场已经超过离网应用.近几年的增长速度都在4096以上,成为世界光伏工业的最主要发动机。
  国外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拉动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但目前还拉动不了国内的光伏市场。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太阳能应用只能说是进入起步阶段。我国目前的太阳能光伏产业主要在两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国家示范项目、民心工程和国际合作项目,如“西藏无电县建设”、“送电到乡”、“光明工程”等项目的建设。另外,就是无电地区通信、卫星信号的传输和接收,以及输油、输气管道的阴极保护等系统所用的电源。还有极少部分用作带有“科技示范效应”的路灯,广告牌,草坪灯等电源。除此以外,其他方面的应用还比较少。
  我国具有开发太阳能的极大潜力。据中国太阳能学会秘书长孟宪淦介绍,我国有荒漠面积108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光照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1平方公里面积可安装100兆瓦光伏阵列,每年可发电1.5亿度;如果开发利用1%的荒漠,就可以发出相当于我国2003年全年的耗电量。另外我国的北方,沿海等很多地区,每年的日照量都在2000小时以上,海南更是达到了2400小时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太阳能资源大国。
  尽管资源丰富,但在国内光伏产业发展却有些缓慢。目前尚德生产的产品几乎全部销往欧洲,在国内的销售状况并不理想,尚德对此显得颇为无奈。
  为了走出这一困境,尚德正在“培养用户”,对建筑设计师、房地产开发商和政府官员进行太阳能电力的知识培训,宣扬太阳能产业的前景。并支持上海“十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和江苏“一千个太阳能屋顶计划”的政府光电推广工程。
  迹象表明,尚德国内销售低的尴尬处境正在得到缓解。2005年5月,国家能源领导小组成立,温家宝亲自担任组长,这表明我国的能源战略提上了一个新高度。太阳能、风能、地热、潮汐能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的开发将提上日程。
  

其他文献
回应性政治并非西方代议民主制所专有,也不仅仅等于"回应性政府",局限于公共行政学范畴,当前中国面临的转型危机、治理困境及权利意识高涨的错综复杂情势,需要循着渐进增量改革
在一方小小的表壳里.置入各式精密而复杂的机械使其准确地运转,甚至能够运作复杂的功能.宛若宇宙般的深奥,这正是钟表机械艺术的迷人之处。机械表所蕴含的意义它们也代表着深邃的
随着时代的转变,我国各个领域突破性的发展,很多领域越来越趋于信息化、技术化,当然,教育领域也不例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购物、交流、获得消息等渠道
马达轰鸣、黄土遍地,焦裕禄烈士陵园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原先周围的建筑已经被拆除,陵园的面积大了许多。大兴土木是为了今年5月14日的到来。这天是焦裕禄逝世40周年纪念日
分析了甘肃省武都区主栽的佛奥、莱星、皮削利、鄂植8号、科拉蒂、皮瓜尔和柯基等7个品种油橄榄的果实品质。结果表明,测试品种的果实单重为0.98~6.29 g,果肉含量为70.63%~83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环节理论的描述可分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阶段、内在结构和工作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环节理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体系的构建,由于理论架构本身存在嫁接隐患、教育者“教”与教育对象“学”的单向性定位和理论预设的教育者素养过高,产生实然应用的程度不高、实然运作流于固定的程式、实然状态下环节相互分裂等与理论应然相疏离的问题。   关键词:应然与实然;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环节   中
“资本和技术主宰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这句从美国硅谷到华尔街的流行语.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共鸣——韩国打出了“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标语;日本喊出了“
中国的陶瓷,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沉寂,在其发展过程中,总是深深地打上时代烙印。人们不断将越来越多的新元素赖临这一古老的艺术当中。今天,沈家良先生的“海派陶瓷”,再一次让中国
2007年5月15日,浙江宁波家业长青民企接班人专修学校正式开学。 新学校一亮相,就受到省内外特别是浙江众多民营企业和新闻媒体的关注,来自浙江、广东、江苏等6省的30位民营企业的“少帅”前来报名学习。他们当中大多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其中还有4名学员是刚留学回国的“海归派”,年龄在30岁左右。在为期10天的封闭式学习中,这些民营企业的接班人研修了“修身立志”、“管理实务”等5大课程。  照常理,企业高
[摘 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简称亚投行)的建立有其理论与现实背景,新自由制度主义作为其理论支撑,即在相互依赖的条件下通过国际机制来进行合作;同时又有其现实的需要,如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对外战略的变化以及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现实资金缺口。亚投行的建立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而且为亚洲地区,乃至整个世界都会带来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