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声势训练优化设计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uimin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声势训练集动作、节奏、演奏、演唱、朗诵于一体,是音乐学习的基础,也是音乐课堂中运用较多的方法之一。小学生刚系统接触音乐,声势训练不容忽视。教师要深入挖掘音乐教材内涵,合理应用音乐软件,注重课堂训练反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使音乐课堂气氛更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声势训练;音乐教学;音乐教材;音乐软件;训练反馈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8)18006801
  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等活动,使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小学音乐课中,学生要把握好音乐旋律,才能更好地感知音乐情感。声势训练是学生从感知音乐开始,教师要根据学生学情,挖掘音乐教材内涵,确定声势训练目标;合理使用音乐软件,强化学生对声势训练的感知;重视课堂训练反馈,尊重学生差异,找到最佳训练方式,激发学生多样化的音乐感想,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领悟能力。
  一、挖掘音乐教材,确定声势训练目标
  小学音乐教材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相适应,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小学中、高年级音乐教材有其自身特点,为确保声势训练的有效性,教师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展开个性化解读,预设声势训练的目标,使声势训练更具针对性,确保声势训练顺利展开。
  根据小学生年龄和学习的特点,声势训练可以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这样分级对声势训练目标的确定非常有帮助。如教学苏少版六年级下册的《我和小提琴》时,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经过几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认知,对音乐旋律的感知较高。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小提琴的旋律,引导学生体会小提琴演奏给人带来的美感。于是教师决定从拍节奏、听伴奏模唱旋律等角度展开声势训练,预设以下的训练目标:先让学生听歌曲,听出这首歌的强弱规律,强调弱起拍和附点音符的节奏,让学生感受节拍;接着让学生再听一遍歌曲,一边拍手一边打节奏;然后教师用小提琴伴奏,有感情地朗诵歌词,让学生用“la”听伴奏模唱旋律。这样教学,教师因材施教,科学预设训练目标,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
  二、合理应用音乐软件,丰富声势训练形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音乐课堂注入了鲜活的动力,师生之间的音乐学习,不再是教师口头唱,学生模仿,音乐软件的使用使音乐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在课堂上运用音乐软件,可以做到只听曲、只看词、根据需要进行器乐伴奏、听歌曲任意部分或者随意停顿等。这也使教师能够精选声势训练歌曲,并展示出来,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如《唱着跳着走近你》这首歌欢快动听,紧密的节奏和切分音的使用,使歌曲富有现代感。在教学这首歌时,教师合理应用音乐软件连续播放歌曲,让学生学习歌词,可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传达出的内涵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然后教师重点摘取第一乐段,并循环播放,让学生哼唱旋律。教师还可以用音乐软件的录音功能,把几个学生哼唱的旋律录下来,让其他学生找出哼唱错误的地方。紧接着,教师出示节奏卡片,让学生听着节奏读一读、拍一拍,点燃了学生学唱的热情。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声势训练效率低,而创新运用音乐软件的多元功能,能有效拓展音乐课堂教学的域度。
  三、重视课堂训练反馈,提升声势训练品质
  课堂声势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反复训练和及时反馈训练效果。因此,在进行课堂声势训练时,教师要注重训练反馈,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声势训练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训练效果,从而对不足之处做出相应调整,发挥声势训练的最大价值,提升声势训练的品质。
  如《快乐的嚓嚓嚓》这首歌曲的节奏感很强,在展开声势训练时,教师让学生结合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感。训练结束后,教师及时了解课堂训练效果,发现这节声势训练课过多强调音乐节奏与动作的关系,对歌词学习不够,应该先放手让学生诵读歌词,感受歌词的内涵;学生听琴分辨模唱程度不够,應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在竞争意识下模唱;让学生动起来是声势训练的最好办法,不仅要嘴巴动起来,身体也要动起来,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
  声势训练没有固定的模式,根据课堂反馈,及时调整训练方式,才能保证教学的效率和有效性。
  新课改背景下,在音乐教学中全面落实声势训练,已经成为小学音乐教师的共识。由于小学音乐教学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特征,所以教师要从确定声势训练目标开始,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合理应用音乐软件,关注学生的训练反馈,提升声势训练品质,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做好铺垫。
  (特约编辑木清)
其他文献
[摘要]第二语言习得主要是探讨语言习得的本质和习得的过程,其主要目标是描述学生如何获得第二语言以及解释学生能够获得第二语言的原因。小学是学生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给了我们重要启示,作为英语教师应有效地进行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英语教学;教学方法;授课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
[摘要]在数学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学习兴趣;结合点;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400320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数学教学对培养学
本文通过对中小型企业经营特点的分析,发现一般中小型企业都存在着内部控制制度缺乏、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和融资渠道不畅通等问题。文章明确提出了通过法治建设来解决上述问题
[摘 要]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加强“注、画、议、展”的训练,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应用题;注;画;议;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0-0026-01  应用题是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
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知识型员工信息素养的需求的构成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确定了员工的信息技能、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协作能力、信息创新能力在信
【摘要】 企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科学化时代,因此有必要针对各项管理工作进行适时的创新,而对于审计工作的创新尤为必要。本文借鉴杭州TC纺织公司在审计创新实践当中的做法,综合探讨了我国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的不足,以及转型过程中的审计创新措施。  【关键词】 企业审计 创新实践 不足 措施  尽管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使得我国企业审计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总体而言,传统审计理念仍然在企业审计工作
当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已成为城乡统筹的一个难题.本文在明确劳动力实现合理的转移就业是农民工融入城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的基础上,从农民教育的角度分析了劳动
[摘要]设计基于生活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需要有观照意识,对学生生活信息技术基础认知有充分的调查,根据学生生活信息技术基础展开教学应对,以满足不同群体学生学习诉求。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生生活认知有诸多契合点,教师要正视学生生活信息技术认知的差异性,通过教法调整、教程优化,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活化;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预测和分析,力求以最小成本来保障工程项目的安全和经营效益的活动。本文分析了工程项目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应对的管理机制,为实践
英语绘本阅读是教师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英语绘本有丰富的色彩和多样化的构图,有助于学生理解问 题,弥‘学生在词汇和语法知识方面所受到的限制,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