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ba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必须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运用一定的阅读技巧。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能力;英语教学
  英语阅读是学习英语的目的之一,通过中学阶段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得以運用。阅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阅读中获得信息,从而理解和判断所获得知识的价值。那么如何进行阅读理解的训练呢?
  一、让学生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
  课堂导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篇章结构、主题思想、细节信息到文章寓意等多方面地理解课文。这一程序由以下三个环节组成:
  1.引入新课引入新课就是把课文的主题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文章提供的语言情境中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对于不同课文,教师应采用不同形式导入新课,常见导入新课形式有:提问、讲故事、设置悬念、介绍背景、观看影片、唱歌等。
  2.作出预测预测就是预先推测或测定。预测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题目或图片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可能用到的词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主要词汇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句子。在这个过程中,不但使学生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输出,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参与的能力。
  3.设计任务教学必须在主体参与方面解决问题,增加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的机会和时间。英语阅读教学形式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式活动,就是让学生作为阅读实践活动的主角,并使阅读活动作为一种主动的、探索式的认知体验。在“任务式”活动中,教师应多层次、多形式地设计阅读活动。
  二、加强阅读技巧的指导
  1.阅读文章所给问题每篇材料都配有相应的阅读理解题。学生在阅读问题的过程中既可以作为理解检查题,也可以作为阅读的提纲,同时可以判明哪些题型可以依靠通读来解决。比如概括文章主题、给无标题文章选标题、指出作者思想观点、意图等等。一般学生都是先阅读短文,再看问题,回头再看短文,然后选择答案。而我指导学生的做法是先看问题,后读短文,再选择答案,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
  2.寻找主题句,理解重点,把握全文大多数材料都有主题句,用以说明文章的主旨,其他文字一般是围绕主题句展开说明的,有的主题句在文章的开头、有的在文章的结尾、还有的主题句在文章的中间,阅读时若能把握住这些句子,无疑会大大提高阅读的速度和理解效果,一般来说,运用演绎发的文章,主题句往往在文章的开头。据统计,阅读材料中阐述性文章有60%—90%的段落的开头为主题句,表达出该段的主题思想。而采用归纳法的文章,主题句却一般在结尾。所以从段落的开头和结尾句常常能尽快认识到一段话的主题。学生在做题时,先用短暂的时间大体扫视一下阅读材料,注意文章有可能涉及什么内容,属于什么体裁风格,以及文章安排的大体轮廓,重点分布。认真阅读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以及文章第一段的前几句,尽量抓住其中的主要情节和论点。
  3.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决定阅读的效率,在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提出一些具体要求,①默读,默读是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速度要比出声阅读快得多,有的学生在阅读时爱发出声音,有的学生用笔和直尺之类的东西指点着助读,有的喜欢回读。②不要查找工具书,阅读中难免碰上生词,有的同学一见到生词就头疼,告诉学生碰到生词不要惊慌,不要养成马上查找字典或词典的习惯。要学会猜测生词的含义,因为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可以通过一定线索或根据构词法,如:同意词、反义词、同位关系、因果关系或定语从句等上下、文暗示猜出词义。一旦抓住了一个片断的思想,其中具体细节、事实则可以大胆放过。生疏单词更无须计较,要尽可能的向前搜寻,保持思维的流畅性、连续性,以便迅速找到有关信息。
  三、理解内容,区别文化
  理解文章内容是朗读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理解了文章内容,才有可能通过朗读准确地传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朗读又是感知教材内容的一种有效手段,它作为学习英语的一个窗口,又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中所出现的单词、词组的理解,对课文整体的把握也会更加准确。在朗读中要注意语音、语调、意群、连读、重音、语流、节奏等,有合理的停顿、有抑有扬、感情丰富,进而要求在朗读过程中,不应看一个单词读一个单词,而是应当去揣摩整句话,通过瞬间的思维或记忆,再读这句话,做到“眼先到、脑思考、口读好”。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认识之后,再要求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训练。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通过朗读训练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朗读训练与讲解可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立足课内,辐射课外
  语言运用是一种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技能是一种本领体现,而任何技能都是通过反复的实践养成的,所以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开展多样的朗读活动,是提高他们朗读水平最有效的途径。根据朗读的意义与实施手段可分为课堂朗读及课后朗读。课堂朗读可分为以下几种。
  1.演示性朗读这是教师语言艺术的充分体现,教师以抑扬顿挫的语调、快慢适中的语速,板眼分明的节奏读给学生听,并要求学生认真模仿,体会语音的艺术性。
  2.实践性朗读这是学生的学习、模仿过程,学生单独进行训练,达到以巩固、效仿和流畅为练习的目的;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读,教师听后指点,或者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检测性朗读这是教学的检查过程,是师生情感的再交流过程,这种朗读是学生读、教师听,可在课堂上进行也可在课后进行。如果条件有可能的话,可以采用事前录音的方法,这样学生可以听到自己的朗读录音,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总之,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他们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并结合课内外的阅读训练实践,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张介福.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新策略[D].上海师范大学,2009.
  (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安一中 330400)
其他文献
紫花松果菊(Echinacea purpurea L.),一种菊科松果菊属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具有免疫、消炎抑菌、抗氧化等作用。本文在引种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紫花松果菊生物学特性、种植地的生
为探索黄土高原地区非豆科固氮植物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根际促生菌在促进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重建过程中的作用,以陕西关中地区结瘤沙棘根际土壤和根瘤为研究材料,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