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何难以形成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ztky8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学生;问题意识;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3—0089—01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在认识活动中遇到困惑时,产生的一种怀疑、焦虑、探究的心理态势。“问题意识”是体现新课改理念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学生发挥主体地位最突出的表现。事实上,当前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十分薄弱,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问题意识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呢?
  一、学生自身方面
  1.学生学习价值取向的误区。学生为什么而学?学生学习的动机是什么?大部分学生的答案都无非是为了将来考上大学,不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等等,这都是外部力量促使学生在读书。而为了充实和发展自我,为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读书的学生则少而又少。功利性成了价值取向的主体,在这种取向指导下,学生学习主要关注课本知识,关注老师的讲解,关注老师、学校对他们学习成绩的评价,关注学习成绩的量化表现——分数。学生只是在教材和教师划定的范围里苦苦挣扎,从而对老师形成一种近乎盲目的知识崇拜,很少有学生对老师的观点和讲解提出异议,“问题意识”在这样的价值取向和盲目崇拜下,便会慢慢削弱。
  2.学生的心理障碍。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方能获得最优的表现和发展。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是影响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主要心理障碍。从目前的授课形式来看,过分严格的课堂纪律和授课方式,使课堂变得非常沉闷。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也受到各种限制,随便提问也许还会招致老师的指责、挖苦和批评,于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提问的欲望越来越少,沉默变成学生上课常见的形式,上课变成了老师的“独角戏”,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成了学生的一种心理负担。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提问的勇气。
  3.学生的思维定势障碍。从小学到高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应该是一个相互衔接、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不少教师仍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因而不自觉地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适应教师的单向的传授,缺乏对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4.学生提问的技能障碍。在课堂教学中,有部分学生可能对提问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但是由于缺乏老师的有效指导,他们往往没有提问的技能和技巧,想问却不知道怎么问,或者提问缺乏有效性,提出的问题不能引起教师的重视。
  5.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影响。在成长过程中,学生本身拥有的信息量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信息量越大,提出问题的质量就越高。从目前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和作业量来看,学生只有很少的时间来进行课外知识的学习。学生信息积累的途径很少,知识量小,所以很难形成“问题意识”。
  二、教师方面
  1.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一般情况下,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新课改发展到今天,有一部分教师仍在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播大量系统连贯的知识,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学习,追求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效果。这样,学生的人格和智力被课堂抛弃,致使学生缺少求知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所以,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日渐减弱。
  2.教师权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班级是学校科层体制中的一个组织结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决策者、统治者,具有发号施令的权力,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命令与执行的等级关系。在这种等级关系中,师生双方把对方看作一个对象:教师把学生看作认识、操纵的对象;学生把教师看成知识的传授者、行为的约束者,是帮助他达到学习目的的对象。显然,师生成为利益交换者,师生之间缺少灵魂深处的精神交流。这种情况下,所有的活动由教师发号施令,学生只能是处在被动状态下,问题意识被逐渐扼杀。
  新课改要求教学过程不能只是一种单纯的认知过程,而应是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是精神和道德的呈现和发展过程。新课改下,师生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应当努力创设问题的情景,增加学生活动机率,激励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
  编辑:郭裕嘉
其他文献
介绍了Multi—Agent系统和入侵检测系统,将Multi—Agent技术与人工免疫系统的运行机理相结合,应用于构建入侵检测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Multi—Agent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层次结
采用等温饱和法分别测定900,1000,1100℃温度下Fe2O3在三种不同Na2CO3配比的硼砂熔盐中的溶解度。通过两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析,研究Fe2O3在硼砂熔盐体系(Na:B4O7-Na2CO3)中的溶解
记者日前从财政部获悉,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通知,要求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将中等职业学校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免学费政策范围,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政策覆盖范围,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促进教育公平。  通知要求,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城市家庭经济困
就静压气体轴承静态特性理论研究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进行总结。系统介绍了雷诺气体润滑方程的近似解析解与数值解的基本方法及新的进展,指出基于雷诺方程的数值解已能满足静压气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要着重让学生打好基础,学会应用,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她)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她)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也可以产生动力。“  数学课本身所涉及的都是一些具体的问题,这些具体问题都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因
采用一种流变相法制备掺杂B和P非金属元素的SnO复合氧化物(TBP),对不同温度下热分解得到的产物结构及作为锂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比容量和循环性
运用冷弯型钢的现场实测数据,建立了基于BP网络的轧件轧后回弹预报模型;利用该模型的计算结果,得到回弹角与轧件厚度及轧辊锥角间的表格化模型及显式函数关系式。该模型及函数关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工具辅助课堂教学已被广泛地应用。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但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时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下面笔者就利用多媒体具教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不能排斥或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锌烟灰、软锰矿和机械厂铁屑为原料,经同时浸出、净化和共沉淀后制取锰锌软磁铁氧体用前驱体。结果表明,同时浸出过程中铁、锰、锌的直收率分别为97.84%,92.47%和90.18%,浸出液中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