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诗歌的美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lbuph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诗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诗歌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带领学生感受语言之美,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文体意识下小学诗歌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以展示诗歌之美,并增强学生的文体意识。
  关键词:文体意识;小学;诗歌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9-0058-02
  引 言
  诗歌是小学语文四大文体之一,也是教學内容的重要板块。但在实际的诗歌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缺乏文体意识,导致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不深。因此,在小学诗歌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诗歌文体的特点出发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对诗歌文体的重视,深化其对诗歌的理解。
  一、文体意识下小学诗歌阅读教学现状及意义分析
  1.现状
  文体意识是指在阅读和创作中,人们对文体现象和模式的自觉理解和运用,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情绪意向及展现语文修养的过程。但目前小学诗歌阅读教学中文体意识表现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第一,教师文体意识淡薄,文体知识与诗歌内容联系不密切;第二,诗歌语言特点教学重视度低,未通过诗歌语言的冲击力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第三,学生对诗歌学习兴趣不高。对小学生而言,诗歌学习相较于其他文体的阅读文章有一定难度,需经过翻译才能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一旦教学过程不具吸引力便无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1]。
  2.意义
  短小凝练的优美言辞构成的诗歌描绘着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在小学诗歌阅读教学中融入文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激发与培养学生诗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文体规律的掌握能力,使其可以快速掌握读写方向,为后续语言学习奠定良好基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言简意赅、节奏欢快、韵律鲜明,很容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二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精准度,引导学生树立文体意识、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爱的情怀,并能自觉运用到学习、生活中。诗歌是美的载体,其音律节奏、表现形式、意境、情感、内容等无不蕴含着美。因此,阅读诗歌的过程也是体验美的过程。小学生通过读诗、写诗能够充分发现美、享受美、体验美、创造美,从而拥有美好心灵,产生对事物的热爱之情,并将所学、所感、所想用于学习与生活中,促进核心素养培养与提升。三是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诗歌内容以及情感的记忆与把握,逐渐提高学习效率和读写能力。诗歌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的写照、传承与弘扬。小学生在诗歌学习中,能够进一步了解历史(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景物、传统习俗、过去生活环境等),丰富小学生各方面经验,填补小学生心灵空白,引导小学生思维发展,促进小学生学习能力提升。
  二、文体意识下小学诗歌阅读教学策略
  1.提高重视,适时渗透文体知识
  在强调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当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先强化自身的文体意识,重视文体意识在诗歌阅读教学中的渗透,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具体的诗歌内容渗透文体意识,并注意不能仅讲解诗歌形式,而要围绕诗歌作者所展现的独特思维方式和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教学。
  例如,古诗《静夜思》是一首五言绝句,李白用简短的20个字组成四句话,表达了浓烈的思乡之情。在教学中,教师可从该首诗的用词、句式、格律等方面进行教学。首先,举、望、低、思这四个动词连贯性极强,将作者的思乡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次,作者巧借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光”比喻成“秋霜”,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霜的形态来想象当时作者眼前月光的样子及夜晚凉静的氛围,进而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最后,在格律上,这首诗虽没有体现严格的平仄规律,但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诗的乐感,教师可带领学生反复诵读。
  2.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文体思维
  小学阶段的诗歌内容虽较为浅显易懂,但对于思维尚不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却存在较大难度,尤其在诗歌文体的学习及作者情感领悟上。抽象的意境、简短文字蕴含着的丰富内容常常会增加小学生的畏难情绪,并使学生难以提起学习兴趣,甚至陷入一种盲目死记硬背的状态中。对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学生文体意识的引导,培养他们的文体思维,促使其快速掌握适合自己的诗歌学习方法。
  例如,《登鹳雀楼》一诗全篇采用对仗的写法,如“白日”对“黄河”,“依”对“入”等,呈现出一种结构形式美。前两句描绘了王之涣登上鹳雀楼时的所见,远近结合,给人一种壮观、磅礴之感。后两句则表现出作者对未来的憧憬,最后一个“楼”字更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反映了作者远大的抱负及积极进取的精神。在教学时,教师可培养学生的对仗思维和能力,如引导学生找出本诗或其他诗句中的对仗句子,从而强化他们对文字的应用。
  3.关注兴趣,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兴趣作为认知事物、认知活动、认知情感的一个心理倾向,对事物探究、活动参与、情感体验等主观能动性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培养与激发小学生诗歌学习兴趣,能够促进小学生诗歌学习动机的产生以及诗歌学习爱好的养成。在传统教学中,逐字逐句翻译、一遍又一遍阅读等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小学生对诗歌产生厌烦、畏惧、抵触情绪,降低小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制约诗歌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能够关注兴趣,善于利用科学、有效、合理的方法,进行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激发,提高学生诗歌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例如,《小池》这首诗利用韵律美展现了大自然景物的和谐之美,带给人一种身处静谧自然环境的意境美。教师可借助于多媒体展现诗歌中的景象,准备一些含有泉眼、流水、树木倒影、碧绿的荷叶、荷叶上轻立着蜻蜓等意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使其将诗句与图片相对应,进而达到以图入诗、学诗、解诗、感诗的教学目的。教师可采取如范读、领读等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抑扬顿挫,掌握好节奏,充分感受作者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又如,《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具有较强的故事性、画面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将人带到诗中描绘的情境中,使人充分感知与体会古诗所具有的意境美、语言美。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小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加强古诗的故事性,激发小学生古诗阅读与学习兴趣。即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诉说:“大诗人李白一生喜好游历名山名景,一日来到景色秀麗的庐山,看到太阳高高地悬挂在空中,香炉峰在阳光照耀下升起袅袅紫烟,远远望着那处山景,一条瀑布就像白色绢绸悬挂山前,瀑布由高高的山崖上直落而下,好像有三千尺,真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泻落到人间。”教师边讲故事边播放相应动漫,在讲到“真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泻落到人间”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此美丽壮阔的景象,真的会是银河泻落到人间形成的吗?”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出文体重点知识。
  4.创新教学方法,展示诗歌的多面之美
  新课改要求教师实行素质教育。因此,在教学诗歌阅读时,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在文体思维的引导下,充分展现诗歌所特有的语言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提升其读写能力[2]。而相较于其他文体的阅读来说,诗歌文体更加重视读写之人的想象与感受,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进行诗歌的美学和情感共赏。
  中国古诗最初的表达形式并不是“读”,而是“唱”,因此,古诗拥有浓厚的韵律之美。教师可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将这种美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美的感知与体验中,掌握文体韵律,具备古诗词朗读、吟唱能力。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为例,教师先为学生营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的意境,即事情发生的地点是“篱笆门前”,事情发生的时间是“秋天,天就快要亮了”,事情主要是“诉说迎着凉风产生的感想”,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节奏阅读,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古诗所具有的韵律美。
  诗歌篇幅虽然相对较短,但蕴含的内容、情感、思想丰富,通过精读细品,读者能够有效体会到诗歌独特的语言魅力。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时,应善于通过教学方式创新与应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所具有的语言美,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创造,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以部编版二年级语文《咏柳》为例。《咏柳》这首词属于典型的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咏柳赞美春天,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人在创造过程中,用“碧玉”“妆”“垂”“绿丝绦”“裁”“似”等字词,将一幅早春二月春风拂柳之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生机勃勃。基于此,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品诗,进行联想与想象,感受古诗所具有的语言美。
  “诗不离画,画不离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根据这一特征,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提高诗歌阅读体验性、实践性,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所具有的意境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教师利用视频引导学生观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悯农(其二)》)等真实景象,让学生通过具体景物感知意境,体会意境之下的情感。
  结 语
  诗歌是用凝练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情感,在教学中有效融入文体意识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诗歌阅读教学中应重视文体意识,加强引导和培养,促使学生独立运用文体思维和方法进行读写自学,为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有学.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4):264.
  [2]李晓玉.谈小学语文诗歌课堂开展立体化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11):149-150.
  作者简介:基小芳(1983— ),甘肃皋兰人,一级教师, 本科。
其他文献
摘 要:感统失调的学生因为生理原因,在背诵时存在很多障碍,如记忆力差、容易重复背诵、遗忘得快等。帮助他们进行有效背诵的方法和策略有很多,首先是巧用激励,激发他们的背诵兴趣;其次是科学、合理地提高他们的记忆力;最后是运用多种形式,改变他们的背诵方法。经过研究和统计,低学段感统失调学生在这些方法策略的指导下,背诵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感统失调;有效背诵;低学段;语文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数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提升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年、月、日”的教学为例,探讨联系生活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自主权;最近生长点;核心价值;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6-0067-
期刊
摘 要:以博物馆为平台的馆校合作以活动为载体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民族精神、道德法治、理想信念等教育,文章采用的调查研究、数据对比等方法拓宽了学校德育途径,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学校教育;馆校合作;教育活动体系  中图分类号:G2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5-0002-03  一、活动简介  学校与博物馆深度合作,借助升印轩米升文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对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Z村(以下简称积石山县Z村)的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阐述了教育扶贫下农村留守儿童自护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对改善农村留守儿童自护教育的现状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农村留守儿童自护教育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教育扶贫;农村留守儿童;自护教育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5-0007-0
期刊
摘 要: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将教学目标融入具体的情境中,让情境与学生的地理学习有机结合,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感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对此,文章作者以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为例,谈谈如何巧设情境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教学实践;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新课标下的教师必须改变观念,用新的理念来指导教学。“五要”教学模式是改变教育观念,实现教学目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了“五要”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数学;“五要”教学模式;角平分线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5-0085-02  一、备课要细  1.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图
期刊
摘 要:文章对九年级教材中“铜及其化合物”的碎片化内容进行整合与拓展,在复习铜、氧化铜、硫酸铜和氢氧化铜的基础上,学习碱式碳酸铜。从宏观、微观、定性、定量、实验、模型等角度了解碱式碳酸铜,最后形成比较完整的“铜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  关键词:铜及其化合物;碱式碳酸铜;价类关系图;化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5-0087-02
期刊
摘 要:社会美育课程作为校园美育课程的拓展与补充,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提升学生创新意识上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文章以北京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爱的启蒙”儿童美术创新课程为例,从其夯实美术基本素养、触发人文关怀、提升审美能力等方面,探讨校外美术课程的价值归旨。  关键词:社会美育;美术课程;创新课程;课程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9-0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无处不存在信息技术,它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也使得民众的生活变得更高效、便利,同时增加了民众生活的幸福感。信息技术如此大的影响也使得教育工作者跟随信息化的浪潮,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了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并为现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助力。基于此,文章将结合小学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的情况提出在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并根
期刊
摘 要:现阶段,在核心素养四维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应积极适应新教学理念,设定合理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真正实现优质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阅读教学一直都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以具体的课程案例设计,解读如何利于绘本阅读实现核心素养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等。  关键词:绘本阅读;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