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名作《呐喊》解析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wenb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二十世纪以来,欧洲各国的艺术发展都呈现出了一种自由和开放的思潮,各种狂放不羁、惊人的艺术理论由此产生,过去的传统文化思想在这样一种文化井喷式发展的形势下被彻底的冲垮。而在表现主义绘画派系中,蒙克的经典作品《吶喊》就属于一个典型,它将蒙克的自我主观情感体现得淋漓尽致。笔者认为《呐喊》这幅作品的艺术美感蕴藏于画面的色彩、线条以及造型之中,并尝试从这三方面出发对这幅名作展开解析。
  关键词:蒙克;《呐喊》;思考;艺术
  一、引言
  蒙克是二十世纪表现主义绘画派系中的先驱者,他于1863年出生在挪威的普通家庭中。从小蒙克体弱多病,父母早亡,姐姐与弟弟在其童年时期也相继离他而去,而唯一的亲人——妹妹,却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加之后来蒙克在情感遭遇上遇到了很大的打击,这就让他的绘画作品多偏向于表现疾病、死亡和爱情的主题。蒙克17岁时开始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工艺美术学校学习绘画,当时的蒙克加入“波希米亚人”团体。1885年蒙克首次旅游到法国接触到印象派绘画,受到高更等著名画家以及新艺术运动的影响,极大的改变了他的绘画风格。22岁之后蒙克在巴黎与柏林工作,后期印象主义画派对他产生了及其重要的影响。后来在他45岁时患上精神分裂症,直到1944年辞世。蒙克的作品集中表达出了人类内心的声音,具有非常独特的个性。
  二、对《呐喊》的艺术赏析
  当艺术家在创作绘画作品时,他本身的情感流露是非常重要的,当他选择好主题之后,是否可以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在作品之中而传达出去,便是这幅作品是否拥有灵性的关键。《呐喊》这幅作品中的色彩、线条以及造型的运用便做到了“不画所看见的东西,而画自己经历的东西”,是精神层面上的一种体验而不是感官层面上能简单感受到的。所以笔者认为,在呐喊中虽然我们听不到他发出的尖叫,但是却能够感受到被一种莫名恐惧所压得焦虑的心灵在瑟瑟发抖,就如同悲痛的哭泣是无声的一样,恐惧的呐喊也是不能用听觉所感受的,最震撼的是无声呐喊。
  1.色彩
  《呐喊》整幅画的色彩几乎被橙红、蓝黑所占据,橙红是天空的颜色,是夕阳在河里的倒影以及夕阳在桥上的余辉;而蓝黑是人物的颜色。橙红属于暖色调,带给观者一种温馨的感受,而蓝黑属于冷色调,让我们感受到沉默与窒息。于是我们可以想象,整幅画面所表现的时间在黄昏夕阳西下时,夜幕开始慢慢笼罩一切。随着时间的流逝,蓝黑色的河流会逐渐将橙红色的天空所淹没,整个大地将会是一片黑暗,而画中人也不能够阻挡黑暗的侵袭。当世界处于一片黑暗之后,万事万物陷入混沌,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不能承受也无法摆脱的恐惧。这如同是走进一篇黑色森林之后想要逃离,最终发现是徒劳绕圈,被恐惧所吞噬一样。
  2.线条
  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分析蒙克对色彩的表现来看出“呐喊”的原因,对画面线条的处理也具有非常深刻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到,画中天空、河流以及夕阳倒影都运用了较粗的笔触,桥上远处的两个人物也显得非常模糊,对近处的呐喊着也并未使用工笔描绘,仅仅是一个大概的轮廓。这样粗犷的线条,让整幅画体现出一种模糊和混沌的效果。所有的一切都无法理清、一切都扭曲了原有的形状、一切都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恐惧之中。这样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让观看此画的人感受到无法名状的恐惧感,于是随着画中人一同从心底发出那无声的但是却震透心灵的“呐喊”。
  3.造型
  《呐喊》这幅作品最有震撼力之处在于画中呐喊着的造型。其身体主体显得极度扭曲,睁大的眼睛以及嘴巴好像是几个深深的黑洞,整个头部如骷髅一般,让我们一眼看去便感受到一种阴森恐怖和焦虑不安。呐喊者双手捂耳的姿势,我们认为这一姿势的定格蕴含了呐喊者之所以会呼叫的最恐惧因素。抱住头部捂住耳朵代表了和外界的断绝,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所有事物都被拒之门外,换句话说便是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事物都让他感觉到恐惧,而这种恐惧是因为宇宙无穷无尽而又难以把握带给人类的一种缺乏归属感、不能说出的恐惧。
  三、思考
  当笔者第一次欣赏《呐喊》时,脑海中并未充满各种意识流派和绘画主义,但是已经被这幅画中的情感所深深打动,让我们忘记去探究作者的名字,也忘记了这幅作品的艺术价值,仅仅是单纯的被吸引,好像自己便是画中呐喊的人,一个拖着疲惫的身体茫然的生活在这个迷离的社会中,却渴望对探求灵魂深处的真理一样的人。欣赏《呐喊》这幅作品的人会产生这样一种感受,并不需要对各种绘画流派有深入的研究,也不需要有深厚的绘画基础知识,恰是因为这样的感受就来自于普通人的生活,只要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便会被《呐喊》所感动。那粗狂的笔触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艺术与情感的归宿,这便是《呐喊》的魅力,也是蒙克的魅力,他通过这幅作品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告诉我们,把对生命的真实感受呈现在我们面前,他是当之无愧的大师。
  参考文献
  [1]马舒婷.心灵的映射——对于蒙克《呐喊》的思考[J].艺术科技.2013(07):25.
  [2]罗晓飞.绝望的“呐喊”——解读表现主义先驱画家蒙克的艺术[J].中外文化交流.2006(07):61.
其他文献
摘 要:比对魏晋时期的阮籍与鲁迅笔下的小说人物魏连殳,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二人的命运轨迹是如此的相似。他们的人生从开始的愤世嫉俗到最后的沉沦自戕,其中充满了悲剧色彩,这种悲剧命运的产生是时代与理想不相符合的结果。只能以自残式的结局无声对抗着时代的黑暗。  关键词:魏连殳;阮籍;悲剧命运  鲁迅的文章不仅具有现实批判性,还有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与发扬。鲁迅尤其钟爱于魏晋时期文化历史的研究,他从1913年
期刊
摘 要:在诸多翻译理论中,“忠实”是不可忽视的翻译标准和原则,但是“忠实”的程度并未有具体标准。完全“忠实”原文是理想化的,而“忠于原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该文将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汉公示牌翻译来在考察翻译中译文和原文的“求同”与“存异”同翻译目的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功能翻译;翻译目的;忠实;傣汉翻译  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语概况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于1953年1月23日,在这里世
期刊
摘 要:欣赏电影会让学习者在一个身临其境的语言文化中体验不同的文化。英美电影对于世界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由于多媒体设备的普及,英美原版电影成为英语课堂用来让学生体验地道的口语的教学素材。本文先分析英语语言文化中英美电影的导入的优势和意义,再提出提高导入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语言文化;英美电影;导入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高校
期刊
不久前看了一份关于农村小学生学习心理调查报告,让我感触很深。在农村教学这么多年,我自以为很了解自己的学生,当他们成绩让我失望时,我总是去埋怨他们不爱动脑子,不爱学习,不够努力等,却没有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分析问题,实际上也有很多的客观条件限制了他们的学习,我在今后的工作要更多地为学生考虑,多鼓励他们,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他们。  从调查中显示,农村学生学习适应性较差。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不浓厚,对
期刊
摘 要: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一部电影的名称有时并不是像我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凝练精准的几个文字下有时表达的是深重的情感和该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由于许多电影名称中的文化信息对电影名起到了限制和阐释电影名真正含义的作用,因此译者需要完全、准确地理解电影名所携带和传递的文化信息。本文结合电影名称翻译实例,讨论了在电影名称英译汉和汉译英中的现象及策略。  关键词:文化差异;电影名称; 翻译  一、引言  
期刊
摘 要: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以及甲骨文本身书法艺术具有的美学价值,和透过文字本身所蕴含的医学价值、物理价值①、市场价值等。  关键词:甲骨文; 价值;意义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中华民族最为悠久而又连绵不断的文化源流,在当今以其稀有性、独特性而昂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甲骨文作为一种
期刊
摘 要:17世纪,葡萄牙入侵东非后,为了更有效统治获得的大片东非土地,葡萄牙人设立了普拉佐制度,但是随着葡萄牙的衰落,英荷法的崛起,奴隶贸易和普拉佐制度本身的缺陷,这个制度在19世纪逐渐走向衰落。  关键词:葡萄牙;东非;普拉佐  普拉佐(prazo)制度是17世纪葡萄牙人在东非地区实行的一项土地制度。葡萄牙人在地理大发现时代到达东非,通过武力占领了大片东非的土地,这些土地被称为普拉佐,土地上的領
期刊
摘 要:艾米丽的小说《呼啸山庄》自发表以来备受争议,尤其是对小说的主人公之一希克厉的争论更是褒贬不一。虽然有部分人对希克厉是同情和理解的,但大部分评论者都认为他是一个残忍冷酷的复仇魔鬼。随着对小说的深入阅读,会发现希克厉的扭曲性格是原本敏感的心灵反复受到践踏导致的。换个角度再看,希克厉的复仇是痛苦的,试对影响其性格扭曲的因素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希克厉;爱情;复仇  一、希克厉扭曲人格的表现  
期刊
三尺讲台,陪伴了我度过了二十四个春秋,见证了教学成长的艰辛历程,塑造了人生美好的梦想,留下了许多精彩的回忆。  班级是学校的组成部分,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职责是贯彻教育方针,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指导并带领学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将其培养成“四有”新人的目标。但面对班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普遍较差的实际情况,这决非易事。经过一段时间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大多数学
期刊
摘 要:通过对《黛玉葬花》这一章回的解剖,从外部环境和内在心理两个方面浅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从而道出她的可怜之处。  关键词:《黛玉葬花》 ; 林黛玉 ;怜爱  林黛玉在《红楼梦》中的地位紧次于贾宝玉,自小出生在官家,生得楚楚动人,又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因而极富诗书气息,甚而至于才比子建。然而,由于這种文人气息,加上她天生体弱,所以时常抑郁寡欢,浸泡于泪水之中。  在我们看来,外婆是给予母亲生命,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