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幻灯、投影、电视、录像等现代化电教手段,具有声、光、色、图俱佳的特点,深受幼儿喜爱。它能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情景、过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诱发情感,启迪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增强课堂活力,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教育 电教手段 语言情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191
电教手段具有声、光、色、图俱佳的特点。它不受时空制约,随时可以再现情景,为幼儿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的形象。根据幼儿的认识规律,生活实际与心理特征,恰当运用电教手段,录音、投影、录像、VCD等提供丰富的直觉形象信息,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促使幼儿注意力的“有意转化”,启迪思维, 能够优化集体教育活动过程,以达到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提高整体教育活动效益。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语言是思维的外观形式,是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口头语言抑顿的语调和丰实的感情色彩,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幼儿时期是儿童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发音机制开始稳定和完善,因此,在语言教育活动中针对故事,儿歌的特点,适时的播放表情朗读的录音,通过声音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如:儿歌《我爱北京天安门》重点描述了天安门的美丽,雄伟景色,抒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北京天安门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看DV图片,边听录音。通过声画并茂的朗读把孩子们的心带到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城楼,仿佛身临其境,使幼儿的感情与儿歌的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为理解内容,记忆朗读创设了情感气氛。在此基础上,再次播放录音,熏陶情感,激发想象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北京天安门的情感。
电化教育能为幼儿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它可以变抽象的概念为生动形象的教材,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率,如在计算活动中,要帮助幼儿形成数的概念,学习“4的形成”我运用幻灯底片与复盖片的操作演示;先让幼儿观察池塘里一共游来几只鸭子?通过这样的操作、演示幼儿感到新鲜有趣,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了思维和想象。紧接着我又让幼儿得出结论:3添上1是4,4比3多1,3比4少1,4里面有4个1,4个1合起来是4等概念。
二、展示画面,启迪思维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儿童思维的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着教育的影响,要使幼儿聪明就要特别注意发展他们的思维,幼儿主要根据事物的样子,事物的形象进行思维,而不是根据事物的本质来概况,判断和推理。幼儿期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一些抽象的知识,借用DV、幻灯、录像展示画面,启迪幼儿的思维,帮助理解知识的难点和重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体内的秘密》,这是介绍人的消化系统的功能及保健的卫生常识。这对幼儿来说是陌生又神秘。它容易引起幼儿产生渴望了解的心理。于是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幼儿讨论“吃到肚子里的东西哪里去了”?然后通过放映录像,让幼儿直观形象清晰地看到人消化系统的各器官以及事物到体内的消化过程,这时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呼:“太奇妙了,原来人肚子里面装有这么多的东西!”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学,教师再放映由于不讲究卫生而引起疾病的录像,启发幼儿思维,“他们为什么会肚子痛”“为什么会生病”“怎样才能使胃肠不生病”,从而使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真实而典型的材料,不仅能寓枯燥的说教于多彩的屏幕画面之中,而且打破了时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把幼儿的视野引向广阔的大自然中。它又像一架显微镜。能把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和操作的渐变过程展示得清清楚楚,产生奇妙的作用,活跃幼儿的思维,这是过去的传统教学所不能做到的,例如:蝴蝶是怎样吸花粉的,它的生长过程是什么样的?啄木鸟是如何把树洞里的小虫勾出来的,它的舌头上有些什么?大海深处有些什么?骆驼为什么能在沙漠中行走等等把大自然搬到孩子面前,展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丰富了知识,启迪了思维,其体现出的优势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三、渲染气氛,诱发情感
声音是赋予画面生命的因素,音乐在教学中能渲染气氛,烘托画面,激发联系,深化主题,有助于对故事的理解。教学过程中注重用“声”来渲染课堂气氛,既能调动幼儿情绪,又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如:在“模拟扫烈士墓”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为能引发幼儿对英烈的怀念之情,教师在讲述中配合播放了哀乐。低浑悲壮、哀婉音乐,小朋友听了难过地低下了头,默默地向烈士献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白花,表示对革命烈士的怀念。在“我爱家乡”的主题活动中,把歌曲《秀丽山城》作为主题旋律贯穿于始终,优美抒情的音乐,配看汀州名胜古迹及风景如画的汀江等,蕴含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强烈地感染了幼儿,他们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爱家乡的情感溢于言表。把课堂的气氛推向高潮,主题得到升华。
四、提供素材,激发想象
兴趣使幼儿整个心理积极话,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的动力。而运用电教手段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实的建构素材,引起幼儿对建构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
如大班幼儿进行“美丽的汀州”建构游戏过程中,先让幼儿参观汀州的名胜古迹——古城墙等及风景优美的卧龙山、上上塔等,再让幼儿观看美丽汀州的录像。教师以讲解员的口吻进行介绍景色迷人、风景优美的卧龙山;气势磅礴,富有历史意义的古城墙……,幼儿仿佛身临其境,激发创建的愿望。小朋友兴趣勃勃地讨论如何进行组建。有的幼儿建成墙有的幼儿建了一座座新楼房:“商业城”、“商贸大厦”、“花园新村”等;还有的幼儿建了儿童公园;有的种植了许多树木花卉在汀江河建了母亲园……,内容丰富,色彩鲜艳,布局合理,一副美丽的汀州图跃入眼帘。一个个幼儿为有这样秀丽迷人,风景如画的家乡感到骄傲,感到自豪,热爱家乡的情感情不自禁地从心里而发,紧接着让孩子结合爱家乡主题活动举行“卡拉ok演唱会”,应用优美、动听的同步音乐伴奏,以及色彩绚丽、图像变化的视屏画面,使孩子们更是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由此可见,电化教育能把大自然中,宇宙中的一切搬入课堂,让他们看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宇宙的神奇,丰富了幼儿观察各方面的素材,开拓了眼界,更为幼儿丰富的想象插上了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总之,电教手段的色彩、录音、情节、动态、形体演示、实物表现对幼儿的注意力的集中和记忆的保持思维,想象的诱发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借助电教手段,灵活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启迪思维,诱发情感,优化教育活动过程,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育部 2012年9月
2.《幼儿园活动区教育模式的研究(摘要)》 中国儿童教育网 2013年7月
3.《主题活动中的区域活动》 《幼儿教育》教师版 2007年05期
【关键词】教育 电教手段 语言情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191
电教手段具有声、光、色、图俱佳的特点。它不受时空制约,随时可以再现情景,为幼儿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的形象。根据幼儿的认识规律,生活实际与心理特征,恰当运用电教手段,录音、投影、录像、VCD等提供丰富的直觉形象信息,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促使幼儿注意力的“有意转化”,启迪思维, 能够优化集体教育活动过程,以达到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提高整体教育活动效益。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语言是思维的外观形式,是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口头语言抑顿的语调和丰实的感情色彩,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幼儿时期是儿童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发音机制开始稳定和完善,因此,在语言教育活动中针对故事,儿歌的特点,适时的播放表情朗读的录音,通过声音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如:儿歌《我爱北京天安门》重点描述了天安门的美丽,雄伟景色,抒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北京天安门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看DV图片,边听录音。通过声画并茂的朗读把孩子们的心带到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城楼,仿佛身临其境,使幼儿的感情与儿歌的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为理解内容,记忆朗读创设了情感气氛。在此基础上,再次播放录音,熏陶情感,激发想象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北京天安门的情感。
电化教育能为幼儿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它可以变抽象的概念为生动形象的教材,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率,如在计算活动中,要帮助幼儿形成数的概念,学习“4的形成”我运用幻灯底片与复盖片的操作演示;先让幼儿观察池塘里一共游来几只鸭子?通过这样的操作、演示幼儿感到新鲜有趣,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了思维和想象。紧接着我又让幼儿得出结论:3添上1是4,4比3多1,3比4少1,4里面有4个1,4个1合起来是4等概念。
二、展示画面,启迪思维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儿童思维的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着教育的影响,要使幼儿聪明就要特别注意发展他们的思维,幼儿主要根据事物的样子,事物的形象进行思维,而不是根据事物的本质来概况,判断和推理。幼儿期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一些抽象的知识,借用DV、幻灯、录像展示画面,启迪幼儿的思维,帮助理解知识的难点和重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体内的秘密》,这是介绍人的消化系统的功能及保健的卫生常识。这对幼儿来说是陌生又神秘。它容易引起幼儿产生渴望了解的心理。于是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幼儿讨论“吃到肚子里的东西哪里去了”?然后通过放映录像,让幼儿直观形象清晰地看到人消化系统的各器官以及事物到体内的消化过程,这时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呼:“太奇妙了,原来人肚子里面装有这么多的东西!”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学,教师再放映由于不讲究卫生而引起疾病的录像,启发幼儿思维,“他们为什么会肚子痛”“为什么会生病”“怎样才能使胃肠不生病”,从而使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真实而典型的材料,不仅能寓枯燥的说教于多彩的屏幕画面之中,而且打破了时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把幼儿的视野引向广阔的大自然中。它又像一架显微镜。能把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和操作的渐变过程展示得清清楚楚,产生奇妙的作用,活跃幼儿的思维,这是过去的传统教学所不能做到的,例如:蝴蝶是怎样吸花粉的,它的生长过程是什么样的?啄木鸟是如何把树洞里的小虫勾出来的,它的舌头上有些什么?大海深处有些什么?骆驼为什么能在沙漠中行走等等把大自然搬到孩子面前,展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丰富了知识,启迪了思维,其体现出的优势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三、渲染气氛,诱发情感
声音是赋予画面生命的因素,音乐在教学中能渲染气氛,烘托画面,激发联系,深化主题,有助于对故事的理解。教学过程中注重用“声”来渲染课堂气氛,既能调动幼儿情绪,又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如:在“模拟扫烈士墓”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为能引发幼儿对英烈的怀念之情,教师在讲述中配合播放了哀乐。低浑悲壮、哀婉音乐,小朋友听了难过地低下了头,默默地向烈士献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白花,表示对革命烈士的怀念。在“我爱家乡”的主题活动中,把歌曲《秀丽山城》作为主题旋律贯穿于始终,优美抒情的音乐,配看汀州名胜古迹及风景如画的汀江等,蕴含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强烈地感染了幼儿,他们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爱家乡的情感溢于言表。把课堂的气氛推向高潮,主题得到升华。
四、提供素材,激发想象
兴趣使幼儿整个心理积极话,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的动力。而运用电教手段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实的建构素材,引起幼儿对建构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
如大班幼儿进行“美丽的汀州”建构游戏过程中,先让幼儿参观汀州的名胜古迹——古城墙等及风景优美的卧龙山、上上塔等,再让幼儿观看美丽汀州的录像。教师以讲解员的口吻进行介绍景色迷人、风景优美的卧龙山;气势磅礴,富有历史意义的古城墙……,幼儿仿佛身临其境,激发创建的愿望。小朋友兴趣勃勃地讨论如何进行组建。有的幼儿建成墙有的幼儿建了一座座新楼房:“商业城”、“商贸大厦”、“花园新村”等;还有的幼儿建了儿童公园;有的种植了许多树木花卉在汀江河建了母亲园……,内容丰富,色彩鲜艳,布局合理,一副美丽的汀州图跃入眼帘。一个个幼儿为有这样秀丽迷人,风景如画的家乡感到骄傲,感到自豪,热爱家乡的情感情不自禁地从心里而发,紧接着让孩子结合爱家乡主题活动举行“卡拉ok演唱会”,应用优美、动听的同步音乐伴奏,以及色彩绚丽、图像变化的视屏画面,使孩子们更是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由此可见,电化教育能把大自然中,宇宙中的一切搬入课堂,让他们看到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宇宙的神奇,丰富了幼儿观察各方面的素材,开拓了眼界,更为幼儿丰富的想象插上了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总之,电教手段的色彩、录音、情节、动态、形体演示、实物表现对幼儿的注意力的集中和记忆的保持思维,想象的诱发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借助电教手段,灵活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启迪思维,诱发情感,优化教育活动过程,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育部 2012年9月
2.《幼儿园活动区教育模式的研究(摘要)》 中国儿童教育网 2013年7月
3.《主题活动中的区域活动》 《幼儿教育》教师版 2007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