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19614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建筑水平的提升以及建筑节奏的加快,需要加强建筑的监督和控制工作。本研究立足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提出了重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观点,论证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价值,在分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存在法律、体制、监管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法制建设、管理机制、质量管理为切入点的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在有效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前提下,确保形成高品质的建筑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质量;质量监督;现状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 TL37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经济的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兴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建筑行业进步也为经济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当前建筑行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不但成为经济支柱,而且成为社会的稳定器和调节器。应对建筑行业展开全面监管,达到既可以确保建筑行业健康进步的目的,又可以实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目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是监管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专业性和强制性,特别是对于建设优质建筑工程,营造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新时期应充分发挥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优点,在法制建设、管理机制完善、质量管理等方面形成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支持和保障,在加快建筑行业进步的同时,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共同发展。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有利于生产领域之间更通畅的交流,并与经济因素互通有无。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之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互相补充关系或是作用,能够更好,更多地与其它的经济行业或领域合作互动,从而做到让我国经济发展更和谐。由于现在的企业建筑大多以基本的私营为主要表现方式,同时由于改革建设的问题导致内部管理的完整性以及契约观念变得不充分和不完整,使监督管理工作陷入多处难点。时常会发生低劣工程,违法乱纪以及管理不到位等频发的现状和情况。因而,充分完善和加强管理体系,并有力解决系列现状问题,显得更加重要。
  二、建筑管理和质量监督中存在的弊端
  1.政府监管漏洞。政府部门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督的法律法规渗透力不够大,以及相关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对工程质量问题把关力度不够强,导致了一些建筑企业在未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的情况下,无视相应的法定程序,贸然动工,一些企业在经审查的情况下,为增加收益,转包工程项目,增加了工程质量监督的难度,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埋下了隐患。
  2.建筑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中,监管机构的定位不明确。一方面政府可能亲力亲为地进行监管,另一方面也可能寻找有质量监管资质的代理人代为履行责任。这样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对政府行政执法单位和专业技术部门的定位问题、政府雇员和专业技术职业人员的定位问题。政府需要进一步地规范和明确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的性质、监督内容、监督方式,防止混淆监管责任的情况的发生。
  3.应用于建筑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的法律法规、政策尚未完善。目前,我国主要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标准等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监管。但是依据以往不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具有不良行为的施工单位或者企业进行处罚,存在着适用度的问题,而且质量监管机构无法及时有效地随着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出台监管的新法规、新技术标准。
  4.除却政府方面监管的漏洞之外,建筑行业对质量监督的自觉性和力度也不够。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良莠不齐,特别是在转包的建筑工程中。接受转包的施工队可能能是资质、经验、技术更加不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标准的承包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的质量,而且会给监管工作带来更多的困难。
  三、加强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的对策
  1.加强政府在质量监督和管理中的责任,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政府监管为最高监管,有着足够的权威性和威慑性,更能引起企业对工程质量的重视度。为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规范执法人员的监管行为,需要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管理制度和条例,使质检人员有法可依、按照严谨的管理方案进行质量监管。
  2.进一步完善质量监管法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需要以及相关法律执行监管工作,那么为实现监管工作的规范标准与制度化,需要完善法律法规、执行标准等。因此要加强法制建设,将工程质量监管纳入到法制管理的轨道。此外,组织编制建筑工程的技术指南和标准,编制、审定、推广工程建设的标准设计。最后,整个施工过程中有着许多的分工和相应的承包商,因此要明确各承包商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责任、应承担的违规处罚。
  3.完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第一、在施工过程中,要密切结合工程项目的需要,综合考察项目所需的专业标准和技术水平,从而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第二、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得员工可以深入掌握具体的理论和工程技术标准,从而可以根据理论的指导、参照技术标准进行施工,提高参建人员的技术水平。第三、要严肃处理违反技术标准的操作行为,在必要的情况下,要追究行为主体和施工企业的法律责任。第四、为使得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技术含量、安全管理、以及队伍管理达到相应的标准,需要完善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质保体系等质量规范化管理工作。
  4.加强建筑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当今我国质监人员的素质水平还有待提升。在执行工程质量监督的过程中,为保证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顺利、有效的进行,达到良好的监管效果,需要质量监督人员秉持严格、公正的监督管理态度,依据相关法律和技术标准,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这样才能保障工程质量,促进企业长期、健康的发展。
  5.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要在确定质量目标后建立,采取目标责任制的方式来强化质量管理,建立完善定岗位、定标准、定责任的三级质量检查网。要重点检查关键部位、交接程序要严格进行、守住质量关,促进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同时要定期审核质量管理系统的运行,确保发现并及时处理不达标准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有效地控制施工过程,保障工程质量。
  6.提高建筑市场准入的门槛。建筑行业所能获得的巨额利润,驱使着更多的人转投到建筑行业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开土动工搞建设催生了大量的建筑需求。在巨额利润的吸引下,建筑市场的不断扩大,导致了建筑市场供大于求、建筑行业的生产力过剩,造成了建筑业市场混乱现象的发生。因此,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严格的建筑市场准入制度,稳定建筑市场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事关人民的福祉,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应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运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方式,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以更好的工程质量维护生产的正常开展、生活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最后要重点强调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人才的培养,要将人才培养工作放到发展建筑工程質量监督工作的首位,通过内部选拔、外部招聘和有关专家聘请等方式,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功能和价值更好、更全面地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宗刚.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措施之我见[J].科技创业家.2013.
  [2]曾广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析[J].科学之友.2010.
  [3]陆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7.
  [4]侯志明.探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实施措施[J].建材与装饰.2007.
  [5]杨益寿.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措施分析[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
其他文献
作者对39例血友病甲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的亚群分布,外-5′核苷酸酶(5′NT)活性和异常特性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生成进行了研究。根据CD4:CD8比率和HIV血清阳性将39例病人
设计专业是应用型学科,开展校企协同育人能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市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升级,从而带动产业的升级。如何提高设计专业校企之间协同育人合作的紧密度,实现真正意义
隐匿性传导(Concealed concluction)是指激动在传导途经中,已经传导了一段距离但又尚未“走毕全程”的一种传导受阻现象。从电生理的角度看,隐匿性传导实际上就是递减型传导
中国援刚果(金)恩塞莱旱作物示范推广项目第二期的顺利实施证明,恩塞莱地区种植农作物可行性高,但存在粮食生产效益低和作物良种缺乏等问题。因此,项目实施应向重视良种繁育
“易武落水洞茶树王凋零枯竭,现已确定死亡。”云南省勐腊县易武镇政府2017年8月发布了这条令人惋惜的消息。近一二十年来,同处在西双版纳的国内外著名的南糯山大茶树、巴达
当人体在有窒息性气体环境中工作时,容易使人体呼吸系统终止呼吸而造成伤亡事故。预防中毒窒息事故应根据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窒息性气体的种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通常,预防中
2013年年底,我赴臺灣中研院文哲所、近代史所開會并訪學,有機會再次與張壽安教授晤面,承她送我兩部周昌龍先生的著作:《新思潮與傳統——五四思想史論集》、《超越西潮:胡適
去年来,我局在全局14个基层党委、1个机关党委、5个基层党总支、299个基层党支部、3187名在职党员中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我局的主要做法是:一、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狠抓
作者从256例、急慢性白血病患者长芯骨髓活检中得到5例,其骨髓的长度对诊断、论断复发或化疗后证实残余疾病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例1是低增生性急性粒性白血病,大部分活检标本
患者1,男,59岁,因有出血倾向而入院。体检发现左腿有瘀斑,肝大,血象WBC 73900/μl,其中原粒细胞9%,血小板2.3×10~3/μl。骨随增生明显活跃,细胞数增多达8×10~5/μl,其中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