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互动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i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与学是在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中进行的。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已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现今,最为理想的师生关系应当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相互接纳、沟通、鼓励、分享、共同进步,“1对1”式的平等交往。这样的师生关系如何建立呢?师生间心灵的互动是有效的途径。由此,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建立融洽、和谐、宽松的教育教学环境,可以加快教育进程,也能够提高教育效果。特别是在农村,各方面矛盾突出,师生互动就更加重要。
  教师该如何与学生进行交流,是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下面就农村师生间如何“互动”谈谈个人的观点与做法。
  一、师生互动在课堂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灌输知识。学生的积极主动、创造力并没有发挥,学生毫无生气。现代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师生的互动频繁有效。在教学中适时采取“先学后教”,“先教后学”的教学方式,使师生在互动中完成知识的共享,心灵的碰撞,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流。
  1. 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要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师宜谦卑,忌高大上,更应以诚待人,消除学生的疑虑,让学生愿意跟老师讲真话,说心里话。某日数学课,我不慎讲错一公式。没想到有学生当场指出错误。学生的肯定让我心虚,稍加思索后我先继续我的教学。课后,我查了电脑,第二天我更正错误,并致歉:“有时候你们也是老师。以后我若有错,请大家帮忙指正。希望日后能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此后,我每次备课都认真多了,在没有绝对把握的地方认真对待,绝不轻心,在有把握的地方,也多用了心,生怕被学生抓出毛病。久而久之,师生间民主平等,真诚以待彼此有了收获。学生的学习积极了,老师的教学也更认真了。
  2. 轻松幽默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师生互动,我们以交流谈话的形式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运用自己风趣的语言丰富的肢体语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我喜欢幽默地与学生互动。比如发现有学生在上课时发呆,可以说:“某某同学,听帅哥讲课,还发呆?肯定想着隔壁的女神。”这样轻松幽默的语言,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让其他分神的同学集中精神投入到学习中来。具有幽默感的老师长期与学生互动,会产生和谐默契的关系,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3. 让“我能行”入课堂
  与城里孩子相比较,农村学生对课堂自由度的把握很不以为意,他们很习惯教师一灌到底的作风,课堂上很是沉默与冷寂。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问讨论,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要,用积极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我能行”,让学生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做学习的主导者。我坚持“无错原则”,允许学生犯错。经常在课堂上,有学生喜欢对某道题,提出自己新的看法、解法,这时候,我把讲台让给他,让他演示自己的想法。让他感受“我能行”。这样,对学习的参与者,都会有积极的作用。
  二、师生互动在课外
  作为年轻教师,与学生年龄差距不大,只有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多与学生进行轻松、自然的互动,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态度亲切、地位平等、真诚地和他们交心。这样的交流不露教育痕迹,但又切实地对学生心灵产生积极的影响。那么,在课外,又该如何与学生进行互动呢?
  1. 课余共同活动时的互动
  课余,深入学生谈天说地,谈大学,侃人生,适时夸奖表扬差生。也和学生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并适时对他们说,“如果学习时也像打球时这样认真,成绩也会像你球技一样棒。”等鼓励性语言。相信学生会更加尊重你,愿意与你做朋友。
  2. 校外偶遇的互动
  校外偶遇学生是培养师生感情的好机会。教师可以询问生活状况,鼓励在学校要当好学生,在家当好孩子。特别是对缺乏关爱的留守儿童,他们更需爱的交流。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怀,内心倍感亲切,能拉近师生关系。
  3. 利用电话、网络和学生互动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个别农村学生能用上手机或电脑。茶余饭后,教师可以利用聊天工具与学生互动,探讨最近社会新闻,询问学习,告知天气转冷注意防寒等等。非面对面谈话,学生没有约束感,往往畅所欲言。教师了解到学生家庭生活,也能反馈班级各方面的工作情况。
  三、师生互动在纸上
  1. 利用作业评语与学生交流
  教师在批改作业试卷的时候,在空白的地方写上几句话,如“进步了,继续努力!”“你表达得不够清晰!”等等评语,前者给予学生肯定,鼓舞学生。后者对学生委婉的批评,比直接批评好得多。
  2. 利用书面交流
  随着学生身心的发育和社会阅历的增加,心理发生一定的变化。或隐藏自己,或不善于表达。因此,为了使学生的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设法去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有何问题,有何期望。利用学生写心理日记,做阶段性小结,进行书面交流。学生能够在平等、保密、尊重为原则的交流中流露真实的心声,老师也能了解他们心灵深处的想法,从而可以“对症下药”。
  总言之,农村教师与学生间心灵的互动,情感上的交流,是教育学生的手段,更是融洽师生关系,沟通师生情感的途径。苏霍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幼小的心灵。在这里,谁有耐心和细心,谁就能取得成功。”让我们通过饱含爱心,耐心,细心的互动去荡漾学生的心,让校园不只是学习课本知识的场所,更是师生互动的乐园,学生精神的家园,这是我们所追求的。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培养小学生说话、写话、识字等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阅读能力就是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高效阅读,领悟文本,不断提高语文素质。【关键词】小学语文  领悟文本  阅读能力  培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式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效阅读是每一个教师梦寐以求的期待。语文阅读是小学生根据已有的语文知识,自己阅读材料,主动获得语文
期刊
【摘 要】地理学科跨“人文与社会”和“自然”两大学习领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进行地理综合实践活动选材丰富(地球表层各种自然、人文要素都是研究对象);诚然地理学科研究内容丰富,可谓纵千古,横八荒,力图解释普遍性的规律,但这些规律也需与当地实际结合,与时代合拍,就是地理学科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这也是地理学科生命力之所在。鉴于此,《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作为基本理念,倡导“开
期刊
【摘 要】舞蹈教育,是对儿童进行美育的一种重要途径。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和均衡教育理念的普及,农村舞蹈教育急需走出“象牙塔”,融入大课堂。【关键词】舞蹈教育  现状  对策舞蹈是美的一种表现。舞蹈可以提升人的审美能力,提升人的素养、品格;舞蹈活动又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与推进,乡镇艺术气息曾浓,音乐艺术培训班在不断地兴起,现在许多农村学校也逐渐正规开设音乐课程,专设音乐教室供师
期刊
【摘 要】美术课的实质就是以美育人,以美的艺术造型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用美的心去发现美丽的事物,从而获得较高的审美能力。那么,什么是美术课的金钥匙呢?本文的观点是“兴趣教学”。【关键词】美术课  金钥匙  兴趣教学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外名人的话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兴趣教学十分重要,是全世界都倡导的
期刊
【摘 要】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甚为严重,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学生除了拿手机上网或者阅读一些相关或无关的电子书之外,几乎对文学作品、杂志报纸、文言诗词等都不接触。而出现被电视或者手机取代正当课外阅读的趋势,所以,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担忧和对策。【关键词】中学生  课外阅读  语文北大教授孔庆东在2013年10月19号的微博中发出一条他曾在一个公开场合的发言,提出了当前国人阅读的两极分化现象。现在,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新课标三维目标写起,在实际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被重视,造成许多高中生陷入了“情感沙漠”中。笔者结合教学,从寓教于“导”“读”“究”“文”“用”五方面谈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德育。  【关键词】高中语文 三维目标 渗透 德育  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明确规定:“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
期刊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重视语言运用,追求课堂教学的简单有效?深圳名师赵志祥老师六年级阅读课《狼和鹿》时的做法给我们启发:老师们要删繁就简,找到语言训练点,安排扎实的课堂训练,做到基础字词当堂抄默、配套联系课中选做、背诵积累留足时间、感悟理解及时批注。  【关键词】语言训练 教学策略  当前,老师们意识到了语言训练的重要性,但语文教学重感悟,轻训练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老师们一是怕语言的积累和
期刊
【摘 要】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国灿烂文化中的无价瑰宝。而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尤为重要。汉字以笔画即可构成表达全部形象的图形,承载的信息量大而具有规律性。因此,我们就应该追根溯源,认识汉字最初的形态,了解其演变过程,寻找其中的规律,这样的识字教学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追根溯源 识字习惯  长期在一线教学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小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四学段(7—9年级)对文言文的阅读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一要求体现了对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要求,体现了对背诵文言文的重视。但文言文学习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书”,深奥难懂,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然而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也是令老师们头疼的问题,投入多而收效微。教师不能不教,学生不能不学。语
期刊
“语文”是什么?叶老说:“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语文”就是老师在课堂上教会我们的孩子说话、写文章。要教会孩子们这两个本领,老师一定要想办法说得好,写得好。尤其是要说得好——课上得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在老师那引人入胜的课堂语言中爱上语文课,主动地愉快地习得语言表达的规律、精髓。  怎样的教师语言可以像蜜一样粘住孩子们的耳朵、心灵呢?是那些幽默风趣的语言,是那些灵动智慧的语言……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