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盛 唱衰?智能手机混战引热议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vewpyc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来往往都是客,
  翻来覆去忙炒作,
  起起落落都成空,
  苹果三星偷着乐!”
  这是网友“老解1972”对热闹非常的“智能手机”口水大战编出的一个段子。关注互联网企业扎堆手机市场的不只是热心的网友,李开复在微博上表示,“互联网公司做手机大部分是要失败的”,众多粉丝对该观点进行转发、评论。一时间,互联网企业做手机引起了业内的热议,其中不乏针锋相对的观点。本报记者采访了三位业内专家,将他们的观点呈现给读者。
  
  争议一:互联网企业真的是在做手机吗?
  
  在互联网企业刚刚摩拳擦掌表示要试水手机市场的同时,已经有业内专家在质疑:互联网企业真的是在做手机吗?
  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认为:互联网企业做手机这件事并没有发生。一家企业做手机,需要做几件事:第一,要做研发;第二,要采购原材料;第三,要组织生产;第四,要有销售渠道;第五,要做售后服务;第六,要经营品牌。只有把这六件事情做起来,或者把这六个部分里面相当多的事情承担起来,那样才叫做手机。我们看一看互联网企业现在都做了什么?前五件事基本没做,只做了第六件事——经营品牌,还有一半品牌是别人的。阿里巴巴与天语合作,360与华为合作,百度与长虹合作,互联网公司只是给手机打个副牌。那怎么能说互联网企业做手机呢?
  
  争议二: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能否成功?
  
   “互联网企业进入手机领域,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配合布局移动互联网战略,聚合用户到自己的平台上,后续通过应用和流量挣钱。” 易观国际分析师王颖的观点很有代表性。截至目前,手机仍是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入口。一场看似互联网企业的手机战,实为“移动互联网入口”争夺的圈地战。
  但互联网企业通过参与手机终端的发放来抢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目的能否达到,业内专家也有不同的看法。
  “以前我们要抢占浏览器,做导航或者做门户都是为了抢占用户上网的入口。那个时候互联网企业还都很弱小,他们不可能去做PC来抢夺互联网入口。在今天的移动互联时代,手机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源头。并且,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中国互联网巨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他们可以通过做手机去抢占用户入口了。” 知名互联网专家刘兴亮对互联网企业的手机战略持肯定态度。
  业界资深人士谢文对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的做法并不看好,“就拿奇虎360来说吧,号称有几亿用户了,现在他要把服务嵌入华为的手机终端,靠做手机增加几百万用户,这几百万用户对他有多大帮助呢?小米手机算做得好的了,出货量也就是几百万台。”
  通过占领手机抢夺入口没有问题,但是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量,才会有效果。苹果有三亿多台IOS终端,效益就很明显。谢文表示达不到三五千万台的销量就谈不上规模效益,但要销售三五千万台又谈何容易?现在手机企业能做到的也就是三五百万台。
  如果互联网企业非要抢占入口,也不一定非要参与手机制造,FaceBook就没做手机,但是他已经有9亿用户了,其中不乏移动互联网用户。
  
  争议三:互联网企业做手机有优势吗?
  
  在谢文看来,互联网企业不懂硬件制造,做手机完全外行,没有操作系统,也没有营销渠道,如何能够撬动这个庞大的市场?项立刚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互联网公司一没技术,二没人才,三没渠道,‘板凳要做十年冷’,没有这些积累,怎能做出好手机来!”
  不过也有给互联网公司打气的。知名互联网专家刘兴亮总结道,互联网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们注重用户体验的传统,就像小米科技副总裁黎万强说的“小米要做手机行业的‘海底捞’”,用户体验一直是互联网企业最看重的;其次是服务,包括安装App、售后等,互联网企业还是有优势的;第三是营销,传播等方面他们有自身的特点;第四是现成的用户基础,这也许是互联网企业敢于血拼千元智能机的底气所在。
  旁人“评头论足”终究都是“浮云”。奇虎360CEO周鸿祎说:“互联网手机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互联网营销”。360的竞争对手小米手机上市两天网上预订就超过30万台,网络营销的力量可见一斑。不管互联网企业做手机最终是大行其道,还是昙花一现,这些互联网企业毕竟给手机行业带来一些鲜活的因子。“试玉要烧三日满”,互联网企业能否赢得一席之地让我们拭目以待。
  
  项立刚:互联网企业只是把自身的一些业务和应用内置到手机里,他们不需要做什么投入。别人开发、别人生产、别人卖。卖掉了最好,卖不掉也没什么坏处。同时炒了炒自身的影响力和关注度。那怎么能说互联网企业做手机呢?
  谢文:通过占领手机抢夺入口没有问题,但是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量才会有效果。如果达不到三五千万台的销量就谈不上规模效益,但要销售三五千万台又谈何容易?
  刘兴亮:互联网公司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们注重用户体验和服务,另外他们在营销方面也有自身的特点。现成的用户基础也是互联网公司敢于血拼千元智能机的底气所在。
其他文献
在移动设备大行其道的今天,传统PC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最新调研数据显示,全球PC出货量在今年第二季度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传统PC行业必须走上变革之路,而超轻薄类的笔记本产品则承担起引领行业突破的重任。  6月,三星就发布了第二代9系列高端超轻薄笔记本。三星电子大中华区首席市场官晏昆表示,这一代产品具有轻、薄、亮、大、快、久六大特点。“13英寸产品只有1.16千克重,最厚的地方只有12.9毫米。
本报综合报道 近日,汉王科技公告称公司将以1.16亿元的价格出售全资子公司汉王智通,通过此次股权转让,汉王科技将获得约8000万元收益。  此前,汉王科技预计今年全年净亏损3500万元~4500万元。2011年,汉王科技亏损49669.57万元,前三季度继续亏损了3818.45万元。若汉王科技今年继续亏损,根据交易所规则,将被交易所进行“ST”处理。  受苹果iPad和众多知名厂商平板电脑冲击,汉
赵海军 zhao_haijun@ccw.com.cn  按照通常的定义,人们把公元2000年以前称为PC时代,而把公元2000年以后称为“后PC时代”。尽管人们知道在“后PC时代”PC的作用不容小觑,但唱衰PC之声从未间断。  在移动互联时代,PC作为上网设备之一,不仅受到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冲击,而且遭遇了智能电视、智能冰箱的挑战。兼并重组,使得品牌PC厂家集中化。2010年,方正科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沏上一杯淡淡的绿茶或是一杯浓浓的牛奶,慵懒地靠在沙发上,指尖轻触iPAD屏幕,各类时尚、财经、科技领域的前沿资讯便可呈现眼前。  可以看到,手指正在感受报纸及杂志的改变,读新闻、听音乐、看视频,电子杂志正在为我们提供全新的交互式阅读体验,而这一切正是得益于数字出版行业的飞速发展。  让报纸变得触手可及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出版行业迎来了数字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在随之改变
作为一家IT分销商,对于企业定位,长虹佳华董事总裁祝剑秋如此形容:“分销其实是服务业,要在中国IT分销行业占据一席之地,长虹佳华必须踏踏实实做不一样的分销服务。”  目前,长虹佳华的分销业务分为海量分销和增值分销两大部分。在海量分销业务上,长虹佳华提出的做不一样的服务,主要包括“人”和“钱”两方面。“人一方面是指打造长虹佳华自身专业的服务团队,同时,人还包括对下游经销商专业人员的培养。例如长虹佳华
国务院补贴265亿元促节能家电消费  本报讯 近日,国务院通过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并研究确定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政策措施。决定安排财政补贴265亿元,启动推广符合节能标准的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预计将能拉动近3000亿元的家电销售。  全国3G用户达1.52亿  本报讯 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3.03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10.19
在加拿大安大略理工大学医学中心,有限的医护人员通常要照顾数十位早产婴儿,这是长期以来最让医院头痛的事。如果用传统的方式,医护人员必须要等到早产儿心跳、呼吸等资料都储存下来后,再进入数据库分析和判断。但这样耗费时间过长,危在旦夕的新生儿很可能因为采取措施不够及时而丧命。  于是他们利用传感设备连接到早产儿的身体上,了解婴儿身体的温度、心跳等指标,通过系统分析,提前24小时预测早产儿可能发生的感染,提
如今,对云计算的好处已经少有人怀疑。随着人们对云计算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着手规划甚至部署云计算。不过,业内专家提醒,部署云计算并不是一切推倒重来,集成、整合等无论是在搭建云平台之前、过程中还是之后依然有必要。  “要真正发挥云计算的高性价比、灵活调度等诸多好处,集成与整合都是绕不过的话题,甚至说集成是云平台建设的第一步也不过分。”甲骨文公司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技术总经理喻思成表示。  根据IOU
近日朗科推出一款采用USB 3.0高速接口的移动硬盘新品K308,主要面向对产品速度、数据安全、时尚性及便携性有一定要求的消费群体。据了解,朗科科技早在两年前就着力推广USB 3.0接口的应用普及,目前其已经拥有了较为全面的USB 3.0系列产品线。  外观上,K308移动硬盘采用酷黑色调,盘体采用无螺丝设计,口袋大小的尺寸、155克的重量,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携带。其中正面以菱形线条设计加之当下新
北京时间6月28日凌晨,2012年谷歌I/O大会在美国旧金山拉开帷幕。继“冰激凌”、“汉堡包”、“甜圈”之后,谷歌带来另一道美味,代号为“果冻豆”(Jelly Bean)的Android 4.1。除此之外,谷歌Nexus 7平板电脑以及谷歌眼镜“Project Glass”等产品也炫目登场。  今年6月的IT界相当热闹,苹果、微软、谷歌三大巨头相继在上月推出各自最新的操作系统。  对于本月压轴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