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应为暂予监外执行单独审批主体

来源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he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暂予监外执行是维护国家刑罚权威,彰显人道主义色彩的举措,有利于维护罪犯的人身权益。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多元审批主体的存在,产生了执行标准不统一、行政执罚机关自我审批程序设计不合理、检察机关监督的广度过窄和深度过浅、刑期计算难等问题。厘清暂予监外执行的性质,是确定由哪个机关作为单独审批主体的前提。因其性质为司法权,采取法院为暂予监外执行单独审批主体,检察机关监督法院审批过程的权力配置的方式更为合适。此外,还应当以审批程序多元化、参照羁押折抵管制刑期的方式计算刑期以及加强检察机关的监督力等作为配套措施,以
其他文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的信息需求倍增且极易形成“情绪共鸣”,错误信息也得以借助社交媒体广泛传播。文章从(错误)信息获取和传播渠道、个体情绪对接受(错误及矫正)信息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矫正错误信息等几方面展开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公众主要通过来自主流媒体的官方渠道获取和传播疫情信息,社交媒体受到了年轻人及受教育程度较高群体的关注;个体情绪的确会对错误信息的接受产生影响,同时,简单驳斥对于情绪消极的个体来说是最为有效的矫正信息类型,但事实陈述与因果解释则对情绪相对乐观的个体更为有效。因此,来自主流媒体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