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填图,对区域展布的榴辉岩及其围岩进行详细研究,将与榴辉岩共同遭受高压一超高压变质作用的一套共生岩石组合称为榴辉岩带;将其围岩分为同生围岩、共生围岩和后生围岩。同时根据地球化学资料等分析,认为榴辉岩的成分不是单一的,一部分为大陆拉斑玄武岩、另一为基性的火山凝灰岩和泥灰岩。榴辉岩是在“湿”的条件下,即在有气体和流体的参与下,在地壳深部由一种综合效应产生的高压釜机制形成,而不是俯冲至上百公里的地幔深处由静压力形成。榴辉岩的折返过程,由深层次纵向伸展而导致的横向收缩和挤出,并在后期热隆构造体制下及岩浆的上侵作用抬升至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