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h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经济社会,市场和环境的快速变化给制造业提供了很多机遇,但同时传统的管理模式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束缚。为了能让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正常运转和快速成长,需要规范和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通过预算管理来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在各个流程中实现监督功能,使得成本管理规范和有效。企业需要加大信息化管理范围,全面实现企业数据共享,提高管理效率。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关注经营目标,还需要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对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和完善,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管理层认知;预算管理;信息技术
   财务管理在制造业企业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管理地位的提升,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财务信息系统的完善成为企业全面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应结合自身经营特点来探索适合本企业的财务管理规范和实施细则。
   一、制造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认识不足
   很多制造业企业领导比较关注业务经营,对财务管理缺乏全面的认识,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企业的内部环境没有很好地和现代化企业管理融合,管理制度的制定停留在形式上,财务管理活动不能得到有效开展。管理方法不能适应经济环境和企业的生产活动变化,财务信息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因此财务管理水平在制造业企业中难以突破,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目标不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
   制造业企业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环境的新变化,不断地尝试新的管理模式,但大多数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程度较低。各个部门的信息相对独立,管理和控制体系比较零散,各部门合作中出现对接错误,信息不对等的情况。
   信息化建设对企业财务管理和整体发展会带来诸多有利的优势,但企业往往重视程度不够,并未积极地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中,使得财务信息化建设活动流于形式,或者建设活动不了了之。
   当前制造业企业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并没有得到深入的运用。依据信息化技术对财务数据的获取和财务数据的分析虽然是很好的管理策略,但是因为信息没有得到及时共享、共享程度薄弱,财务管理无法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紧密联系,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优势无法体现。
   (三)內部管理监督不科学
   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预算管理的实施和内部控制的监督,当前制造业企业缺少完整的财务预算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预算管理没有将长期预算和企业现有发展计划相结合,不能体现相关性和协调性。企业管理仅仅局限于产品的生产周期,内部控制浮于形式,造成各项成本开支模糊、人力和资金成本出现严重流失的情况,实际运营成本和成本预算差距很大。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缺乏,不能很好的把管理制度和企业长远发展相匹配,无法发挥相应的管理作用。
   二、加强制造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明确财务管理的战略意义
   企业要依照法律规定健全规章制度,不断强化内部监督管理。制造企业的财务管理有着其特色,管理流程多,涉及的部门相对多;这就要求企业相关部门参与制定管理制度,构建和确认各项基础管理制度、管理目标和内容、明确的权责关系。企业的核心层应当重视财务管理活动,通过开展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让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需求,帮助企业提升自身核心价值和经营效益。
   此外,制造业企业要提高财务管理的地位,全面树立财务管理意识,使全体员工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企业的各个部门员工,需要懂得一定的财务知识,同时专业知识要不断的增强。与客户和供应商合作中,能够洽谈合理的商品价格、付款方式和其他合同条款,减少合同条款的漏洞,维护企业的利益。
   (二)加强预算管理,节约成本资源
   1. 树立预算管理的理念
   企业要根据战略发展方向,结合企业内部经营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预算管理方案。企业应当定期组织管理层开展相关培训,提高预算管理的技能和方法。严格要求管理部门按照制度执行,不仅要关注企业预算管理的结果,还要从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分析和控制,发挥预算管理的效能,全方面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
   2. 全面参与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一个完整的运营体系,企业要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工作。各职能部门领导要重视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关注预算管理的进度,落实控制工作。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资源共享,保障预算工作的有效完成。
   3. 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合理性
   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区分销售、采购、生产、管理各个环节分别制定切合实际的、能够完成的计划目标。各部门要对预算指标、各项费用、材料定额等各类因素准确把握,根据成本要素的变化对预算编制内容进行增减,不断缩小实际支出和预算计划的差额,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预算的编制要和生产、经营等部门进行沟通认证,必要时邀请专家认证,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企业要考虑市场经济的更新变化,及时调整预算编制内容,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4. 加强预算管理的监督和绩效考核
   预算的下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将预算目标分解到具体实施的部门、人员,配套相应的约束机制,优化流程监督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保持良性循环,要动态跟踪预算工作的进度,使各项业务依据制定的目标和程序完成。
   企业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将预算管理作为工作目标,还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相应的监督执行机制,将预算的执行结果作为重要的绩效考核依据。这样在预算管理执行过程中,相关人员能够严格遵守规定,确保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企业要做好全面的预算管理工作,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构建科学的预算考核体系。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使企业准确的分析预算执行的情况。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主动参与到企业建设中来,提升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三)加大信息管理技术的运用
   1. 信息化管理的影响
   傳统的财务数据信息处理、分析和传输,基本依赖人工完成。信息化技术使用后,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和软件,远程处理企业财务信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集中处理财务信息的方式来集中管理财务信息,提升财务管理效率。企业管理层可以随时对经营生产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查询,通过计算机信息化软件自动生成各种报表,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满足各部门的使用要求。这种模式可以提高信息使用的效率,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企业经营管理更加便捷和灵活,给企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信息化的发展也促进企业更好的了解管理工作的重点,不断完善过程的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减少资金成本浪费和经营风险。
   2. 加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范围
   信息化技术需要以互联网为基础,采用一体化系统,实现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共享。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一般有以下几个环节:销售环节:产品订单、产品生产、产品发货、产品销售、收款;采购环节:原材料采购申请,原材料采购,付款;存货环节:存货入库、存货出库。制造业企业采用信息化系统建立各个环节的成本支出、资本投资和维修支出等台账,每一项业务发生和财务支出都准确的录入信息系统,保证数据在各部门的有效传递,提高了资金的有效利用率、规范财务管理工作。
   管理人员可以将信息化技术和更多相关的管理活动联系起来,借助定期评价的方式对信息化技术在管理应用范围的效果进行获取,通过不断加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信息化技术在制造业企业中的应用效果也越加显著。
   3. 建立信息化管理数据库
   企业在建设信息化管理的过程时,要重点关注数据共享的深度。制造业企业应当建立财务信息数据库,在运营过程中定期对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加工,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根据战略经营活动计划的实时变动和需求,对数据库的信息进行系统的评价,各阶段的财务报告给企业经营者决策带来重要的依据,将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和优势很好的呈现出来。
   财务管理信息化推翻传统的单一审核模式,更加全面地对企业各个流程进行管理监督和数据分析;从传统的被动审核转变成事前预测、事中监督、事后控制的模式。信息化技术给高层决策提供了有用的信息资源,提高了管理效率。
   (四)财务人员的素质培养和监督职能
   财务人员需要了解各项法律法规的变化和会计制度的更新,在实际业务活动中做到有效结合运用。企业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机制,定时组织财务人员进行理论学习,加强实践分析处理能力培养。制造业企业需要根据信息化建设要求,明确信息化的目标和方向,将管理信息化知识和技能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培养一批技术和管理多元化的管理人员。
   随着财务信息化质量的提高,财务人员的技术要求也在提升,财务人员也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财务人员需要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参与企业的管理建设。
   企业要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财务人员的权责,把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财务人员应当根据内部制度严格审核各项单据、监督各个流程的成本支出,通过日常的工作提供客观准确数据上报给管理层。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敏锐的专业应对能力,对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还要在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和融资活动管理等层面加强风险控制意识,减少经营管理风险,发挥财务部门的监督作用。
   三、结语
   财务管理在企业战略管理和日常运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环境的更迭变化。企业管理层应该不断实施、贯彻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提升各个环节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化和完善财务管理体系,树立风险意识。经营决策层要全力支持财务工作,将企业战略目标作为财务管理的导向,提高财务工作的管理效率,为企业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炎燕.财务管理在制造业的创新思维刍议[J].经贸实践,2018(18):122-123.
   [2]王昭操.关于加强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9(24):48+50.
   [3]黄昌兴.新常态下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22(03):40-42.
   [4]高雪.论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8(21):55-56.
   (作者单位:靖江市宏达不锈钢制品厂)
其他文献
词典用户在词典编纂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目前已出版的中医双语词典目标用户不明确,内向型和外向型词典用户区分标准不统一,因此造成词目的释义方法和内容不能满足用户
目的探讨芪脂补肾壮骨方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7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
摘要:信息化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相匹配,推进财务管理系统流程化、信息化发展已成为公司财务管理的一个基本方向。它能夠确保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发展产生更为实际的意义,在完成企业财务预算信息准确共享的同时,了解公司发展实际。文章结合集中管控下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展开论述,提出了做好行业财务管理信息功能构建、完成系统总体功能构建、完善系统部署方式构建等策略,使企业管理过程成本得到有效降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国有企业面临着极大的外部环境风险和压力。这需要国有企业加强风险防范意识,采取具有针对性措施规避财务风险。但从实际情况看,许多国有企业的内控管理工作并不完善,无法对企业资源进行更科学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因此,基于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的联系,对国企在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加强国企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有利于推进
黄芩是传统中医配伍抗癌方剂的常用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肿瘤、镇定止痛、抑菌消炎等作用,其中黄芩中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且已成为近年来
季春时节,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如期而至,恰逢论坛成立20周年.从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启航,到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层次对话平台,博鳌亚洲论坛之树20年间已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成
期刊
本文从“小肠气化”理论角度认识自闭症共患胃肠功能障碍的病机。小肠的“气化”功能在吸收水谷精微以生成宗气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脏腑气化”功能的重要组成部
摘要:在我国大力开发煤炭矿石资源的同时,面对愈发凸显的资源紧张和行业竞争,传统煤炭企业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在内部管理方式和财务内控手段上不断升级优化。文章以煤炭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关注其财务内控管理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围绕当前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经营特点和行业环境给出相关解决对策和优化路径,帮助煤企建立特色化且具有良好适用性的财务内控管理体系。通过财务核算增效、全面预算改革、综合管理制度完善等方式
摘要:塞舌尔共和国位于印度洋中西部,非洲大陆东南方,与马尔代夫、毛里求斯合称印度洋的三颗明珠。随着中非经济的融合及“一带一路”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中资公司及个人进入塞舌尔,且主要从事建筑、零售、餐饮行业。而截止目前,针对塞舌尔的税务法规政策尚未有全面的介绍,致使广大中资公司及个人在经济活动中受到税务问题的困扰。文章根据笔者在塞的工作、学习经历,希望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尽可能全面简要的对塞舌尔税制进行介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疾病和不同病因病机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诱因复杂,病势迁延,病程较长。中医多归属于“水肿病”范畴,其病机主要为脾肾气阳不足,血瘀湿阻为患所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