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丝万缕难理情,一景一言皆回忆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iaodo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脊轩志》一直是中学教材中之经典美文。文美,并不仅仅意味其文字晓畅,文理鞭辟,更在于其情意恣肆,以文及情,读后使人心酣无穷,犹惦心中。
  对于此篇文章,要是用传统文言串讲之法梳理,无疑是对编者之用心领会不及。古人认为人生之“四悲”:少年丧父母、中年丧妻子、老年丧独子、少时无良师。“四悲”中作者就经历了两悲。这怎能让人不悲伤?但是现在的学生生活基本都比较快乐和富足,怎么样带领学生体悟归有光那种人生至痛,让学生从这篇文理兼美的文章得到更多学习文言的乐趣?有必要让学生透过文本重重叠叠的记叙,细细品味归有光之深情。
  通过第一节对文言字词的疏通,学生初读文本,初步感受作者与项脊轩的关系。钱基博言此文:“睹物怀人,此意境人人所有。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此妙笔人人所无。”基于此,我想,在第二课时中该如何带领学生透过朴实的文字,体察归有光痛彻心扉的情感,体味其“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的特色呢?
  王锡爵亦曾评论这篇文章:“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表。”这篇课文虽然没有华美的辞藻,但是读罢让人不禁掩卷而泣。那么,这篇文章感人的地方在哪里?归有光在这篇课文中共回忆了与他生命至关重要的三位女性的往事。为什么他先忆其母,后忆其祖母及爱妻?透过归有光“哭”的程度,感受他情感之变化,以此作为学习这篇文章情意美的抓手,必能让学生在学习文言的过程收获更多。
  从想母亲,到忆祖母,最后到念妻子,归有光是如何做到层层推进深情,使人同生悲情呢?母亲非常关心归有光,来看望他的时候“以指扣门扉”,还温言细语地问老妪“儿寒乎?欲食乎?”,动作非常轻盈,语气满溢关爱。而作者并没有从正面直接地回忆母亲,而是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老妪的回忆展开。为什么要借老妪回忆母亲?结合文章背景体悟,母親是在归有光八岁的时候去世,作者对母亲的记忆必然是不深刻的。那作者为什么还会因为母亲的一个轻盈的动作,两句简洁的话语而哭泣呢? 归有光丧母时还很小,对于母亲的概念不深,母亲于作者来说只是一个朦胧的记忆,是一个缺位的角色。但是老妪回忆起母亲来看望他的这个情形,抓住最能展现母亲慈爱形象的一个动词,两句简短的话语,使之感动落泪。这点生活经历和同学们的生活很相似——某个晚上写作业到很晚了,妈妈轻轻推开门,细声地问道:“累了吗?肚子饿了吗?赶紧去休息吧,明天再起来写吧。”这样的动作虽细微,这样的话语虽平淡,但却饱含了母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然而,母亲曾经温存的问候归有光现在已不能再听到,脑中连一点对母亲的印象都没有,对于母亲的形象尚且还要通过老妪的描述才能在脑中构建起来,这能不悲吗?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文章用一个“泣”字简练地向我们传达了归有光丧母的悲情。
  在一般人心目中,母亲的地位无可替代,但在归有光心中,祖母的份量更甚之。如何体现出来?回忆母亲的时候归有光只是“泣”而回忆祖母时他却“长号不自禁”。为什么归有光对祖母怀有如此浓烈的感情呢?首先,从“余束发读书轩中”中看出,祖母和归有光生活的时间比母亲还要长,他和祖母更亲近;其次,母亲问“儿寒乎?欲食乎?”是从外在的物质层面关心归有光,而祖母呢?“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归有光八岁丧母后一直和祖母相依为命,祖母稍微长时间不见归有光就会来找他,当发现他竟日默默在轩中读书的时候,又深怕他太累太苦太压抑,足见祖母的这种关怀更多是在精神层面,比母亲的关心还要深刻。再者,心细如发的归有光还留意到了一个细节——祖母离开的时候是轻轻合上门的,深怕惊扰到孙子的学习。走时祖母还喃喃自语“儿之成,则可待乎?”这个家族虽然人口众多,但是大家忙着分家,乌烟瘴气,看到这么勤奋的孙子,祖母只好把重振家业的希望寄予在他身上,而且还拿出她珍爱的、或许是传家之宝的象笏,期盼他考取功名,有朝一日能光耀门楣,重整家业。但是,写这篇文时,归有光尚未考取功名。所以,一心关爱他、对他寄予厚望的祖母去世了,他却还没有实现祖母对他的期待,望着祖母的遗物,归有光能不悲痛吗?对于祖母的描写,作者没有浓墨重彩地描写,只是通过语言、动作直接从正面展现祖母形象,让读者感受到了深切的祖孙情谊。
  接着写丧妻,归有光没有“泣”,没有“长号”,甚至连个“哭”字都吝惜,那是不是就代表他不悲伤呢?非也。归有光也悲伤。妻子死后,他悲伤到“室坏不修”的程度。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间“百年老屋”,之前已经有过“尘泥渗漉,雨泽下注”这些问题,现在它不是破漏这么简单了,而是“坏”,破败了,这样的轩子已然不能住人。房子破败到可能无法住人了也没心情去修理,可见丧妻带来的巨大打击,使作者生活都没有动力了。为什么作者会如此悲伤?课文以“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述诸小妹语……”等情景描述归有光和妻子间的相处情形,恰好印证了他和妻子感情好到极点。归有光的妻子时常来轩子,或问他问题,或陪伴他一起读书,是他的灵魂伴侣。妻子回娘家后,还会跟家里人聊起婆家的事情,继而回家后,又述诸小妹语于归有光,读者们可试想两人曾经是多么地幸福!而且,祖母去世后,身边就剩这如花美眷相伴相随,陪伴着他度过寒窗苦读的日子,现在妻子去世了,他哪里还有心情修理房子呢?直到后来归有光生病赋闲在家才想起了修葺轩子,而且他复葺南阁子后亦不敢久居此地,就怕时常回忆起与妻子相处的时光,睹物思人,所以复葺后的南阁子也是“其制异于前”。这部分内容虽不言“哭”,但却写出了哭的痛感。直至文末,归有光一改前朝之写法,只白描眼前之树,这时候的归有光悲痛不能已,心哀不能言,只能睹物思人。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把归有光丧妻后“惨恻之思”淋漓纸上。这不就是王锡爵说的“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表”吗?
  整篇课文归有光主要立足于一个“悲”字,从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细节描写几个角度回忆他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三位女性,事件虽小,笔触亦平淡,但叙述层层递进,情感愈发浓烈。
  归有光的这篇文章虽好,但由于其文言特色,让很多学生对其望而生畏,加上应试压力,很多人不敢深读、细品。因此,在课堂上,除了结合文言之“文”与“言”对文章进行梳理之余,我还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延伸,从“选材之小”“记事之真”“叙述之细”这几个角度,结合生活进行再次创作,以使学生从中体味归有光写人叙事抒情之高超笔法之余,再次触碰归有光那颗孤独而又悲伤的心灵。
其他文献
文本如同“冰山”,需要我们透过浮在“水面”上的“语言文字”进而体悟隐在“水面”下的“深厚意蕴”。“不同的作者在意义的表达上,有的直白,有的隐晦,有的平淡质朴,有的含蓄曲折,丰富多彩的意义传输方式给文本解读带来了巨大的解读空间。”[1]“教师需要在反复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努力发现文本的隐秘处(这里的隐秘处也就是最紧要处,最‘含糊’之处),进而发掘出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意’”。[2]  所以咀嚼品味字里行
期刊
家童,是古代私家奴仆的统称,指未成年的仆役,或曰童子、僮仆。其地位虽说颇有些卑微,但他们在古代名篇中作为艺术形象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很有探讨的必要。古诗文中的家童,總是躲在看似毫不显眼的区区一隅,以其懵懂无知、少不更事、无忧无虑的“愚者”形象来衬托作者或抒情主人公作为“智者”的敏感与清醒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强烈的情感体验。家童所代表的儿童世界,在作品中,尽管模糊得毫无个性,但我们完全可以透
期刊
李清照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被选编入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深得学生喜爱,这无疑是拣玉挑金之举。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对“昨夜雨疏风骤”进行交流探讨时产生了争议,一方认为应解读成“雨大风狂”,一方则认为应该是“小雨时风”。课下,笔者翻阅教参,发现里面的“名家赏析”是2000年第10期《文史知识》中陈祖美先生
期刊
高中语文教科书有两篇文章是写项羽的,一篇是《鸿门宴》,一篇是《项羽之死》。读过这两篇文章的人对项羽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掩卷而思,会发出太多叹惜。  尤其是《项羽之死》一课,课后专设一题,有意引导学生思考:“项羽该不该过江东,历来意见不一。试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多次听此课,凡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学生发言积极,讨论热烈,但意见不外乎两种:一种认为项羽应该过江东,此类学生大多用杜牧《题乌江亭
期刊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知识形势和互联网背景下,仅靠教师个体的力量或个体教师的力量是无法适应语文教育的,也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对语文知识、能力和素养的需要;何况,作为母语学习,相比较其他学科,学生自身学习的“活水”增长速度也不一定亚于老师;更何况,其他语文教师的“活水”说不定源头更远、“流量”更大。所以,目前语文教育改革最可靠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建设互助互惠的多方共同体。  实践证明,优秀的语文教
期刊
“体验”指的是什么?“体验”就是“体”和“验”.体:身体(大脑、肢体、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学习要重视身体参与以获得充分的感性知识——即“亲身体验”,才能进而升华出
期刊
语文课程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相关的语言、文学知识,而且要用优秀的文化滋养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相对于浩瀚无边的传统文化,日常教学中有限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时间显得远远不够。对于高中学生,必须使他们熟练掌握一定量的文化常识,具有一定的古籍阅读能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和习惯,使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对此,《高中语文新课程
期刊
问答教学是课堂教学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提问包括教师为了引发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而提出的问题,也包括为了促使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思考而进行的追问。  问答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最终能否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提升认知,加深理解。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诸如“答非所问”“流于表面”“方向跑偏”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实际上都是教师的问题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思
期刊
自美国学者格拉泽尔(Edward Maynard Glaser)于1941年提出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一词以来,许多西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概念进行了各种阐釋。本文采用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测验量表”给批判性思维所下的定义,即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对产生知识的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证据和评价知识的标准等正确与否做出自我调节性判断的思维过程”。[1]在这
期刊
开展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的内涵、特征与要求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入理解、领悟和把握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理念、实质和途径,构建高效语文生态课堂,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等,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内涵  要全面、客观、准确和历史地理解与掌握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的内涵,有必要对其诞生和发展的历史作一简单的回顾。20世纪初,生态学已成为一门初具理论体系的学科,其思想、原理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