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食管异物

来源 :求医问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hsh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岁的吴小妹家住湖南安化的山区。2008年2月15日中午,吴小妹在家吃草鱼时,觉得喉咙有点痛,似乎有鱼刺卡在嗓子眼上。于是,她赶紧吃了几大口饭菜,想把鱼刺压到胃里去。咽下饭菜后,她感觉喉咙处没有异物了。可过了几天,吴小妹竟出现了胸部不适、呼吸困难的症状,连吞咽口水都觉得胸口疼痛。家人便将她送进医院,经检查发现鱼刺已刺穿了她的食道,并使其出现了食道穿孔、肺部感染、胸腔里存有积液、右颈部呈弥漫性肿胀等情况。医生立即为吴小妹实施了气管切开术。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下,她终于脱离了危险。
  
  这里的食管异物是指异物停留在食管内,致使患者发生吞咽障碍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食管内的异物以鱼刺、肉骨等最为常见,其好发部位是患者的食管入口处,其次是食管的中段,发生于食管下段者较少见。食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
  1.异物位于食道的颈段时,患者多在颈根部或胸骨上窝处出现疼痛;异物位于食道中段时,患者的胸骨后和背部可出现放射性疼痛;若食管异物合并有感染,患者可出现发热、全身中毒等症状,而且会有较为剧烈的疼痛。病情较轻的该病患者仍可进食少量的流食或半流食,病情较重的则无法进食或有张口流涎的症状。
  2.当食管异物合并有感染时,患者还可出现如下情况:①食管穿孔:尖锐的异物可随着患者的吞咽运动刺破其食管壁,导致其食管穿孔。当该病患者合并有食管穿孔时,便容易使咽下的空气从刺破的食管壁处外溢,然后潜入颈部皮下组织形成皮下气肿、纵隔气肿。食管异物患者若在合并有食管穿孔后24小时以内进行治疗,其死亡率为10%,若在合并食管穿孔24小时以后进行治疗,其死亡率会上升到44%。②气管食管瘘:当异物嵌顿、压迫患者的食管前壁导致其食管壁坏死时,可累及其气管后壁形成气管食管瘘,并可导致其肺部发生反复的感染。③大血管溃破:当尖锐的异物穿破了食管并伤及主动脉弓或锁骨下动脉等大血管时,可引起患者出现致命的大出血。食管异物患者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大多都会不治身亡。
  那么,该如何防治食管异物呢?
  1.人们在进食时切忌匆忙,应细嚼慢咽,忌用带有刺骨的肉汤与米、面混合煮食。
  2.发生食管异物后,可先在亮光处用勺柄压住患者舌头的前半部,若能发现异物,可用镊子或筷子将其夹出。若经数次努力后还不能奏效,患者应速去医院通过喉镜、纤维支气管镜或异物钳将异物取出。
  3.对合并有感染的患者可给其应用足量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同时可配合进行补液等支持治疗。食管黏膜有损伤者应禁食2~3天,然后可根据病情从进食流食开始,逐渐过渡到正常进食。对食管损伤严重或疑有食管穿孔者,则必须通过鼻饲为患者喂食。
  4.对合并有食管周围脓肿、咽后脓肿或上纵隔脓肿的该病患者,应考虑为其实施颈侧切开手术或经咽、食管内破口撑开手术,以便引流脓液。
  5.当该病患者合并有中下纵隔脓肿,或疑有主动脉破裂危险,或异物嵌顿甚紧难以在食管镜下取出时,应及时请胸外科医生协助处理。■
  本栏目编辑/庞毓文 pangyw66@126.com
其他文献
An attempt is made to locate nuclear technology within a logical context considering history, risks, societal catastrophes and perspectives: the need is identif
据英国的《每日邮报》报道,英国的营养学家和医学家共同推出了一本名为《前列腺保护食谱》的新书。在这本50页的特殊食谱中,他们归纳总结了很多具有保护前列腺功效的食物。下面
临床实践证实,慢性肝炎患者若合理地调整饮食结构可使病情更快地好转,有时甚至可以起到决定性的治疗作用。但是,此病患者在如何调整饮食方面往往存在着很多错误的认识和做法
盐敏感性高血压是指患者在摄入过量的盐以后会明显升高的一种高血压。此病患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其存在细胞膜离子转动缺陷和肾排钠的障碍。他们在食用过量的
美国克利夫兰的佩奇先生是一位很有名望的心脏科医生。他平时很注意保养身体,经常进行步行、打网球等运动,而且从不沾烟酒。多年来,他一直将自己的血压、血脂和血糖等控制在正常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加快实现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4月16日—21日、4月2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西施、杨玉环、王昭君、赵飞燕、武则天这些影响后宫甚至对中国历史都有着深远影响的女人们,要么是国色天香、雍容华贵,要么是玉骨冰肌、清
本文在公共理念和现实政策两个层面讨论了媒介公共性和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问题。作者首先对"公共领域"、"公共性"和"媒介公共服务"等概念进行批判性地重新审视和评价,以此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