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中的宁静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d_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创造一个既方便、舒适又安静的星级服务宾馆。结合区域和客户特定要求,把握旅馆现代自然的主题,倡导一种轻松旅游,人文的旅游气息。以创造舒适、安全环境为原则,结合总体环境的塑造,为城市留下一片绿树成荫的生态空间。
  【关键词】MOTEL;以人为本;四合院;立方体空间
  
  1 背景分析及发展现状
  1.1 汽车旅馆概念分析
  “汽车旅馆”(MOTEL)概念源自国外,历史可追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为自驾者开设的旅馆,通常建造在高速公路旁边或者城市郊区,设有旅客住房,并有宽敞的停车场地。
  依据美国标准,汽车旅馆主要为二星级标准,建设成本低、服务简单,为驾车者提供简单、低价的客房及专属车位。
  我国目前也兴起了像上海莫泰、广东高速公路汽车旅馆这样的新型住宿形式,因此住宿也都形成了多样化的特征。汽车旅馆从发展形态上看,它只是传统经济型酒店向外延伸的一种特殊形式。
  1.2 发展现状
  1.2.1 在台湾地区的发展
  台湾在经历经济腾飞之后,汽车旅馆开始陆续出现,从1988年台中市仿美式加州旅馆到现今,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行业已日臻成熟,成为台湾旅游和地产业的一大特色。从最初的简易旅馆到现在成熟的旅馆形态,台湾汽车旅馆经过了四次大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第一代汽车旅馆是仿美式旅馆,建筑低矮、设施简单,价格低廉,一般为院落式停车场,选址多在高速公路交流道附近,以驾车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第二代汽车旅馆注重隐秘性,选址在较为偏僻的公路和僻静的巷弄,建筑一层为停车空间,内部装修比第一代豪华,设备较齐全。随着汽车旅馆数量的激增,竞争加剧,汽车旅馆开始转型。第三代汽车旅馆华丽变身,走主题式精品旅馆路线,内部装修设计达到星级酒店标准,目标群也不再限定于过路旅客,开始走向大众化路线,选址也由市郊转移到闹市区,并且更加注重旅馆的隐秘性设计,成为台湾市区的一大特色建筑。第四代汽车旅馆延续了第三代汽车旅馆的精品理念,不同之处在于:相较以前更加强调品味和休闲,不再盲目追求奢华,内部风格从过于绚烂归于平静和单纯,旅馆主题也从张扬归于内敛,成为普通大众、情侣、家庭及工作聚会的首选。
  1.2.2 在大陆地区的发展
  由于国内汽车旅馆起步较晚,发展也比较傲缓慢。直到Motel 168以大陆首家汽车旅馆出现在人们面前时,才标志着汽车旅馆终于在中国大陆崭露头角。莫泰168结合我国国情,将汽车旅馆与经济型酒店设计理念结合在一起,市场定位更侧重于商务型经济型酒店。同时,有利的市场环境也引导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的投资者们着手汽车旅馆的建设。继上海莫泰168之后,南京、宁波等地都相继出现了仿台湾式精品汽车旅馆,无锡、广东高速公路上也都在准备筹建汽车旅馆。
  2 项目概况和设计构思
  2.1 基地现状
  该项目用地位于合肥市锦绣大道以西,合安路以北转角处。建筑总面积为8000平方米,地面以上两层,局部三层。
  该建筑是原有的花园大酒店的扩建项目。用地东面是多层农民自建住房,南面为桃花宾馆,西面是翡翠小区并有花园与水面和小区相邻。北面邻翡翠公园和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新区。该地由于位于合肥西部城乡结合部,系政务文化新区、大学城、技术经济开发区结合点,并且主要交通干道都汇集于此,地理位置处于显要地位。
  2.2 规划设计原则
  2.2.1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创造一个既方便、舒适又安静的星级服务宾馆。
  2.2.2 结合区域和客户特定,把握旅馆现代自然的气氛,倡导一种轻松旅游,人文的旅游气息。
  2.2.3 以创造舒适、安全环境为原则,结合总体环境的塑造,为城市留下一个绿树成荫的生态空间
  2.3 共享设计构思
  该方案继承了传统的徽州民居四水归堂的特点和北方传统四合院形式,并将两者相结合,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创造一个外封闭内开放的幽静的私密空间。
  建筑设计过程是个共享参与权的过程,设计的全过程体现了权利和资源的共享,关系人共同参与设计;由于这次的甲方是台湾人,早年留学国外攻读建筑,对中国大陆的传统建筑文化有着浓郁的兴趣,于是我们参与设计的时候,参考了大量的优秀传统建筑, 结合徽州建筑的内涵:白墙灰瓦,清新自然,朦朦胧的感觉,所以我们建筑的基调是白色为主,同时也可以根据季节的变换作出各色的视觉效果。同时,建筑本身是一个共享平台,设计结果要实现建筑本身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共享提供一个有效、经济平台的目的。
  该项目位于道路交叉口,位置显要,核心定位概念为“人性化关怀休闲场所”,提倡给旅客一种“不一样的家,不一样的关怀、温馨、舒适、隐蔽”的居家旅游方式。建筑被绿荫环抱,给人以若隐若现的无限遐想。
  3 总平面规划设计
  方案通过个性的创意,力求在大学城内创造一个休闲优雅、风格独特的度假环境,提升环境文化品味。在具体设计上,通过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根据小区中各绿地所处的位置、性质、功能的不同,并根据绿地的使用对象出发,考虑绿地空间的分割,力求创造出不同氛围来定义不同的空间。
  3.1 结构布局设计
  平面形式:由于传统的四合院,是华北地区民用住宅中的一种组合建筑形式,是一种四四方方或者是长方形的院落。一家一户,住在一个封闭式的院里。所以我们根据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建筑特点与现代的设计手法相结合创造出一个外封闭内开放的幽静私密空间。
  除此之外,在具体的平面形式中,运用徽州民居四水归堂(因为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所以这种住宅布局俗称“四水归堂”)的平面特色,在建筑的外墙设计一圈水系包容,内院设置一个正方形水池,其平面形式犹如徽州四水归堂的特色.另外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以适应当地人口密度较高,要求少占农田的特点。住宅的大门多开在中轴线上,由四合房围成的小院子通称天井,仅作采光和排水用。
  3.2 空间层次
  建筑通过4*4*4米的立方体模块组合而成,采用”加减”的设计手法创造一个外封闭内开放的幽静私密内院,将人们从喧嚣的都市平层引入幽静祥和的度假空间,由于每户配备停车间使的交通更加的便捷。
  建筑空间分为四个层次:
  3.2.1 公共空间:城市道路和原有的花园酒店室外空间。如网球场、篮球场。
  3.2.2 半公共空间:森林、灯柱等。
  3.2.3 半私密空间:接待、门卫等。.
  3.2.4 私密空间:客房(含汽车库)、全私人的内部空间。
  3.3 景观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既考虑功能性要求,亦注意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因此在设计中道路系统延续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做法,萦绕迂回、曲径通幽,令人浮想联翩。此外,结合西方景观设计的几何图形做法,运用塑石、喷泉、雕塑、水系等要素使其成为纵深感极强的具有导向作用的迎宾林荫大道。
  3.4 停车系统和植物配置
  3.4.1 院落局部一层架空作为车流入口,旅客可以直接开进汽车旅馆底层,在客房底层停入,自成一个封闭系统,做到每户之间互不干扰,动静有序。
  3.4.2 旅馆四周种植以水杉林为主,适当配置名贵花木点缀。每户庭院内部种植翠竹,美化生活情调。
  4 建筑单体
  4.1 平面设计
   该项目定位于五星级高档汽车旅馆,与周边的风格品位相适应,力求创造森林汽车旅馆的主旨。一层西边局部架空作为人流车流的出入口,中间内院设置大小不同的水池,并有抗压玻璃封顶。每户一层空间供汽车停放,局部有游泳池和庭院,二层为客房并设有SPA水疗设施。每个房间面宽4m,一二层上下通高并设有单独的中庭和玻璃踏步楼梯联系。主客房每间建筑面积在120—150平方米,并配有少量300—500平方米的豪华客房,此外还在顶层配有850-1200平方米的两套总统豪华套房并在一层设有单独的楼梯间和电梯,除两套总统套房外,客房内部还配备按摩浴缸、蒸汽按摩椅等并设有立体绿化休闲阳台,并由室内设计师进行二次设计,形成主题不同、风格多变的室内空间。
  4.2 立面设计
  立面主要运用“加减法”的设计原则,对立方体模块进行增减,设计紧扣自然,现代的主题。通过色彩的对比、材料的色泽、体量的变化,层层的凹凸,高低错落,体块缺失的手法穿梭组成。外立面造型以白色为主,灰色窗花点缀,建筑与周边的森林相协调,从而凸显建筑的纯净、自然。通过虚实对比、质感对比、体量对比、形成汽车旅馆独特的立面形象。此外,实体墙体上的整体画面可以根据不同季节和灯光设施进行更换,形成独特鲜明的个体形象。
  参考文献:
  [1]顺.我国汽车旅馆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02).
  [2]沈国斐,谈晓.我国汽车旅馆发展探析[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07).
  [3]徐海峰,中国发展汽车旅馆可行性研究[A].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 (05).
  [4]沈子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汽车旅馆在中国的发展 ,2010(13)
  [5]王丹阳.邵志伟.韩龙湖,国内外汽车旅馆对比研究, 华中建筑,2011,(02).
  [6]林佳慧.MOTEL:城市中的诱惑.台湾.淡江大学,2006.
  [7]龙健.国内城市连锁经济型酒店现状调查及基于改造的建筑设计研究.重庆:重庆大学,2008.
  [8]马桂顺.我国汽车旅馆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2).
  作者简介:
  朱峰(1986.09--)、男,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杨海雪,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建筑勘察设计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高层结构的广泛应用,而框架结构更多的应用于多层车间等结构。作为专业技术设计人员均应从建筑的体型及平面功能要求合理选择适当的结构体系,并严格按照现行规范要求,设计出即经济又实用的结构。  【关键字】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设计;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在此期间有了快速的发展,从以前的多层占主导地位,到现今的高层鳞次栉比。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加快,我国的房屋建设的速度也随着越来越快,所以,人们对房屋住宅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的施工当中,仍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质量安全问题。本文详细的论述了我国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当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其原因,并深入的探讨了预防和控制混凝土框架结构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结构;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1 前言  在现代的框架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建设水平的逐步提高,房地产业开发的加剧,楼房的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国内现状来看,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就达到了25万余家,每年的工程总产值达到5500亿人民币。在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背后,蕴藏了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伴随着收入的增加,楼房也同样在增高,而且是从最开始的7层楼房,达到了现在世界上最高的哈利法塔828米高的楼房建筑,这样就
期刊
【摘 要】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国现代水景设计所存在的对本土文化缺失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通过分析日本和德国两个国家的现代水景对本土文化传承的设计案例;最后提出了中国现代水景设计传承本土文化的两点启示。  【关键词】本土文化;水景设计;园林;景观    1 我国水景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出现原因  首先,一味求“大”。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都大刮水景观之风,不顾地域水资源的紧缺与否,不顾场地的需求与否,都跟风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环境提出更高要求,更趋向舒适度、环保性及时代感。本文将结合当前室内设计的现状,对室内设计中几种新型装饰材料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建筑;室内设计;装饰材料    装饰材料作为室内设计的重要载体之一,只有掌握装饰材料的性能、应用环境等相关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物尽其用,满足现代室内设计的各种要求。  1 高分子复合材料  高分子材料主要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对门式刚架轻钢结构典型优势进行详细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门式刚架轻钢结构优化设计时应注意的几个常见的问题。  【关健词】门式刚架轻钢结构;设计;问题探讨    门式刚架轻钢结构由于具有建筑造型美、强度高、延性好、自重轻、施工速度快、用钢量少等特点,在我国工程的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门式刚架轻钢结构本身也有很多缺陷,例如抗侧力较差,因利用后屈曲强度造成板件较薄等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多层轻钢结构常用的结构体系及常用的设计方法,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改进框架结构分析方法和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的设计方法,简单分析了工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多层轻钢结构;框架体系;点设计/施工;组合楼盖;抗剪连接件    1 前言  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高能耗、破坏环境的建筑材料将逐步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将是低耗、高效、环保的新型建材。钢材做为
期刊
【摘 要】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绿色建筑是一种崭新的设计思维和模式,它提供给使用者有益健康的建筑环境,并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减少能耗。随着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对住房的需求,房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而以牺牲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传统建筑和房地产业已经走到了尽头。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  【关键词】土木工程;绿色节能建筑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下,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在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现状是施工单位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工期紧,进度快,创造最大利润成为了施工单位最终的目的。这样的情况出现,必定使得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诸多的质量不合格的问题。如何有效的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进行科学完善的质量控制,本文就针
期刊
【摘 要】地震是我国比较频繁的地质灾害之一,特别是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给我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损失,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同时也给我们巨大的警示作用,引发了我们对与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的反思。由于地震本身具有突发性强、不可抗拒性、破坏性特别大、涉及范围广、预见性低等特点,因此,为了切实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必须切实做好民用建筑抗震设计,做好抗震预防工作,从根本上保证建筑的抗震性能,从而防止和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