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迁移率族警报素的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中的意义

来源 :天津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115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蛋白B1和N1(HMGN1和HMGB1)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方法检测91例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石蜡标本胞浆中HMGB1和HMGN1的表达情况,计算阳性表达率。分析HMGB1和HMGN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利用Kaplan-Meier法分析HMGB1和HMGN1与预后的关系。结果91例患者中HMGB1和HMGN1细胞胞浆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36/91)和31%(28/91),两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
其他文献
卷积运算作为图像空间域分析的重要工具,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本科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架构的飞速发展,卷积运算成为深度学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图像工程和机器视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课程教学中,应与时俱进,探索在图像空间域的传统卷积应用基础上,结合深度学习框架,介绍卷积的各种变体及应用场景,将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背景有机融合,使学生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卷积算法并能够
国内虚拟现实行业的飞速发展,逐渐凸显出虚拟现实人才的匮乏。分析了当前虚拟现实方向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包括专业课程学的广泛但缺乏综合应用、理论未能发挥指导实践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讲述计算机五大部件的工作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由于《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学生主动性
针对C#程序设计内容多、知识点零散、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等问题,提出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具体融合知识点并映射为项目任务、以学生为主导改进、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并改进考核评价方式。数据表明,该任务驱动式教学促进了学生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编程思维和实践能力。
摘要: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评价适当于否是影响教师参与教改热情、影响教师工作成效和专业发展的关键之一。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的评价手段和方式是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师工作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尚未有专门促进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快速成长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文根据国内外教师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成果,并结合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的特点及对教师的要求,编制问卷进行调查、访谈,最后构建了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