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河口互花米草不同入侵年限湿地土壤磷赋存形态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n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闽江河口鳝鱼滩互花米草不同入侵年限湿地(SA1,5~6年;SA2,8~10年;SA3,12~14年)为对象,基于时空互代法研究了互花米草入侵对湿地土壤磷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入侵年限互花米草湿地土壤中难分解态磷(HCl-Pi、Residual-P)含量的占比最高(46.4%~46.7%),中等易分解态磷(NaOH-Pi、NaOH-Po、Sonic-Pi)次之(40.0%~44.0%),而易分解态磷(Resin-Pi、NaHCO3-Pi、NaHCO3-Po)最低(9.5%~13.3%)。随着互花米草入侵年限的增加,湿地土壤磷赋存形态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也发生明显改变,中等易分解态磷、难分解态磷和总磷含量整体上均呈增加趋势,而易分解态磷含量呈降低趋势。相对于SA1,SA2的中等易分解态磷、难分解态磷和总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1.5%、9.7%和10.5%,而SA3分别增加了24.8%、13.2%和13.5%。互花米草入侵年限的增加显著改变了湿地土壤磷的赋存形态特征,这主要取决于电导率(EC)、pH值及粒度等关键因子的变化。近年来,闽江河口开展的互花米草定期刈割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残体向土壤归还磷养分的能力,降低了土壤中易分解态磷的养分供应。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背景: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率持续增长,是外伤性致死的主要原因。此外因创伤导致的神经功能的损害使得许多患者终身残疾,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患者伤后早期一旦出现颅内显著占位性血肿或脑肿胀导致颅压持续性增高甚至脑疝,I期开颅手术并去骨瓣减压(primary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成为了唯一可能挽
为了探究公路建设过程中外来植物的入侵格局及其与路域生态系统的关系,研究了滇中地区路旁云南松林内紫茎泽兰的入侵扩散格局及其对云南松林功能属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紫茎泽兰主要分布于距公路5~20 m的范围内,不同公路距离对紫茎泽兰丛数、丛面积、株高、盖度均具有显著影响;(2)随着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增加,云南松综合性状值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功能丰富度(FRic)下降趋
为明确云南省紫茎泽兰根结线虫病的病原种类,于2019年2月在云南省澜沧县林下三七种植区采集根部带有明显根结的紫茎泽兰根系进行根结线虫分离,通过观察所分离根结线虫的2龄幼虫、雌成虫、会阴花纹特征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并利用序列比对、系统发育树分析、序列特异性扩增区段(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SCAR)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原线虫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