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肝转移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疗效的对比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mitrily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和手术切除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184例,肝转移灶选择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或手术切除治疗,根据肝转移灶的治疗方式进行亚组分析,其中单纯微波组98例[男56例、女42例,年龄(59±11)岁],单纯手术组86例[男56例、女30例,年龄(56±11)岁],对两组病例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单纯微波组的转移灶病灶大小<单纯手术组,余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根据转移灶大小,将转移灶分为直径<3 cm组和≥3 cm组,分别分析病灶直径<3 cm和≥3 cm中单纯微波组与单纯手术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根据不同结直肠癌原发灶等级分析单纯微波组与单纯手术组患者的生存时间。

结果

单纯微波消融组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50.9%、20.9%;单纯手术组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42.8%、20.8%,两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2)。转移灶直径≥3 cm,单纯微波消融组的1、3、5年总体生存率为100%、65.4%、12.1%;单纯手术组的1、3、5年总体生存率为100%、59.5%、30.9%,两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单纯手术组长期生存率>单纯微波组(P=0.018)。转移灶直径<3 cm,单纯手术组与单纯微波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在结直肠癌原发灶Duck B、C期肝转移灶治疗中,单纯微波与单纯手术治疗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76和0.385)。多因素分析显示结直肠癌转移灶大小是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灶效果好,且与手术治疗有着相似的生存预后。但对于直径≥3 cm结直肠癌肝转移灶,手术治疗远期效果优于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拉曼光谱技术在骨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相关研究进展。方法以"拉曼光谱""共焦拉曼光谱""拉曼显微镜""滴液沉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光纤拉曼光谱""拉曼光谱带""骨关节炎""软骨",以及"Raman spectroscopy""Raman microspectroscopy""confocal Raman spectroscopy""drop deposition Raman spect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神经生长因子(NGF)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12周龄清洁级成熟雄性SD大鼠48只,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NGF组、BFGF组、NGF+BFGF组、对照组4组,各12只;每组大鼠按观察时间点不同随机分为术后2周及术后4周2个亚组,每亚组6只。48只大鼠均建立左胫骨骨折模型,并行1 mm克氏针髓内内固定。术后第3天于骨折断端周围局部经皮注
目的探讨1切2中垂直内移测量法在经皮椎间孔镜侧路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L1/2或L2/3)的安全性及初步疗效分析。方法纳入山西省人民医院骨科2017年6月—2018年8月单节段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55~84岁、平均65.14岁;病变节段位于L1/2者8例,L2/3者12例。术前均采用1切2中垂直内移测量法在MRI横断面测量后,确定穿刺旁开距
目的探讨前路动力化方形区钛板螺钉系统(DAPSQ)钢板轨迹长度及各分区数字化测量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在14具(22侧)无畸形或骨缺损的成年人干燥骨盆标本上画出DAPSQ钢板轨迹,再用PDS缝线沿DAPSQ钢板轨迹摆放并做好各分区的标记,用游标卡尺在标记后的PDS缝线上分别测量DAPSQ钢板轨迹在耻骨区、方形区、髂骨区的标本实测长度。再将测量后的骨盆标本行CT扫描并三维重建,得到Dicom格式数
目的探讨带蒂胸外侧动脉穿支皮瓣在乳腺癌保乳术后部分乳房重建中临床应用的解剖学基础及效果。方法(1)取新鲜成人尸体标本8具,其中男6具、女2具,年龄28~71岁,平均39.5岁。标本经股动脉灌注加入氧化铅的红色凝胶后,在上至锁骨、下至第五肋、外至腋前线、内至胸骨旁的区域内,解剖观察两侧胸外侧动脉的位置、走行、分支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吻合情况,对胸外侧穿支血管的来源进行系统分型,并测量胸外侧动脉穿支起始处
目的探讨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股骨滋养动脉的X线影像学特点,为临床避免骨折误诊提供一定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6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的成人DDH患者髋关节X线片(含下肢全长)资料,163例共244髋,男20例、女143例,年龄20~69(42±16.14)岁,CroweⅠ型72髋、Ⅱ型58髋、Ⅲ型46髋、Ⅳ型68髋。统计存在股骨滋养动脉影像的X线片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设计手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6年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脊柱一科采用椎板切除治疗的44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40~76岁。术前均采用Mimics软件对胸椎CT扫描的DICOM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在胸椎椎板和骨化黄韧带的三维可视化模型上观察骨化灶的立体结构以及与椎弓根、关节突、椎板的位置关
目的观察糖尿病神经性骨关节病(DNOAP)患者软骨的病理表现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西安市红会医院收治的8例DNOAP患者的胫距关节、距下关节、距舟关节的关节软骨为DNOAP组,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20~66(55.7±3.8)岁;2017年4月—2018年7月西安市红会医院因车祸或严重外伤截肢的8例患者的胫距关节、距下关节、距舟关节的关节软骨为正常对照组,其中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内固定治疗失败的原因,并分析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1年3月—2018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45例,其中男16例、女29例,年龄35~80岁,平均47.5岁;股骨颈骨折3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股骨颈骨折依据Garden分型标准,Ⅱ型6例、Ⅲ型20例、Ⅳ型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依据改良Evan分型
期刊